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大型设备吊装中的平衡问题提出不均衡系数K值进行分析和讨论,阐述吊推法吊装细高件的钢丝绳受力计算和滑车组穿方法,探讨滑移法抬吊作业的平衡控制和指挥,分析高重心吊装作业的整体平衡,简单总结大型设备吊装施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乌石化PTA装置F1—2002PTA产品料仓吊装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之一,本文就吊装系统中的施工环境、吊装方法的选择及设备预制进行了技术分析和比较说明,介绍了吊装门架的组成和竖立,对门架强度做了计算分析,最后对设备吊装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工艺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塔类设备的滑移法吊装及空中旋转法吊装两种方案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比,并通过丙烯塔的吊装实例分析对大型塔类设备的空中旋转法吊装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对于大型LNG储罐混凝土外墙出现裂纹的情况,国内检修设备及手段尚不成熟,需要采用定制的高空吊装系统进行检测和修补作业。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国内某LNG接收站提出的两种高空吊装系统技术方案进行了力学分析,其中包括4种荷载组合工况下吊装装置本体的强度计算、稳定性计算和储罐珍珠岩填充孔的强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吊装方案的最大应力均小于材料许用应力,均可以满足强度要求,其中方案1整个吊装系统在停泊时满足稳定性要求,在工作状态不满足稳定性要求,需要通过缆绳与珍珠岩填充孔连接增强其抗倾覆能力。该文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吊装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为国内LNG接收站储罐的检维修装置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字架吊装法是一种简单、经济、可靠的吊装方法适用于中型塔类设备的整体吊装,特别是在起重能力不足时,其经济性和安全性尤为明显。通过某厂100×104t/a常压蒸馏装置常压塔的吊装,介绍了人字架吊装的特点、机具设置、主要受力分析和吊装工艺。  相似文献   

6.
某炼油化工厂需要在坚持生产的情况下吊装更换空冷设备。由于吊装场地狭小,经过多方案的对比,确定利用加热炉烟囱作立柱的悬索走线法吊装方案。考虑加热炉烟囱的壁板较薄,又是处在作业的高温状态下,对其受力和稳定性需进行严格的理论计算和校核,同时采取得力的辅助措施,使吊装在短时间内一次成功。实践证明,在场地狭小无法使用吊装机械的石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程中,只要将理论计算与得力的吊装措施相结合,以现有炉、塔等设备作吊装立柱的悬索走线吊装法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国外重型设备吊装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外重型设备吊装技术的进展概况,归纳总结了三大特点和发展趋势,即桅杆在重型设备吊装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超重型吊车与桅杆相结合的新思路,计算机在起重吊装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列举典型吊装工程实例,并与国内的起重吊装技术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对于大型设备的吊装施工,可采用吊装平衡梁的方法。平衡梁横截面的合理选择是首要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吊装的成败。在拥有相等截面积的条件下,如何设计和利用具有最大刚度的平衡梁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已有钢结构框架内,无法使用大型吊车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滑轮组、卷扬机等机具设备进行吊装的过程。文章对吊装设备、机具的选型、吊点位置的选择等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同种工况下的设备吊装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厂蒸馏(一)常压塔的吊装方案的实施,从进度、安全、经济性等方面分析了大型设备的吊装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供(配)电系统的节电技术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的方法,可测算输电线路的电能损失。通过现场技术改造,可使低于标准要求的功率因数达标,实现节电目的。本文分析了无功补偿的作用和补偿容量的选择方法,着重论述了低压电网和异步电动机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结合应用实例说明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提高低压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已成为节电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贺会群 《石油学报》2007,28(6):122-124
利用已有的采油平台和平台上的相关设备,研究开发出经济、高效、可靠的可钻调整井钻井装备和相关配套技术。基于力学分析方法完成了可行性技术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完成了设备的总体结构设计,运用三维设计和控制理论完成了新型固控系统设计和转盘反扭矩控制系统设计,应用优化设计方法完成了管汇空间布置与优化设计。新方法予以有效实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800 kt/a重油加氢裂化装置为背景,根据加氢裂化反应机理,建立了四集总模型作为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高斯-牛顿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和四阶龙格-库塔法计算有初始值的常微分方程,并用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因此该集总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中压蒸汽系统的安全阀当设备超压起跳时,巨大的泄放压力会对安全闽产生反冲力致使安全阀根部发生后仰。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得出,安全阀反冲的根本原因是安全阀起跳后由于反冲力在连接管件根部产生的弯曲应力远远大于管子的最大许用应力,使安全阕起跳时管件发生弯曲。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安全阀的根部做加强筋板或在连接管与设备的焊接处进行补焊加强,解决了该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虎  张钊  王强 《天然气与石油》2006,24(3):22-26,39
结合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特点,特别是西气东输工程电气设计的具体情况,探讨了石油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结合常用可靠性指标及计算方法,从电源方案、供配电网络结构、设备选型等方面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作了系统性阐述,从设计角度就如何提高油气田的供电可靠性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Chloride salts are difficult to remove from heavy crude oils and bitumens. In the presence of steam, the chloride salts form hydrochloric acid, causing significant corrosion in the downstream equipment. The rate and the extent of the hydrolysis reactions for magnesium, calcium, and sodium chloride salts were measured by contacting with flowing steam at 100°C to 350°C. The extent of hydrolysis was controlled by salt cations and by the external particle area. The non-volatile products of the reactions were metal hydroxychlorides. Intraparticle reaction of the water limited the rate of hydrolysis, therefore, the water of hydration was most reactive.  相似文献   

17.
 在超声波作用下,采用单分子层剥离-重堆技术,正丁基锂柱插MoS2夹层,合成了前驱体LixMoS2和Ni/Al-MoS2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 用于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苯胺反应。考察了Ni/Al-MoS2催化剂的n(Ni)/n(Al),催化反应温度、H2分压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n(Ni)/n(Al)=0.5的催化剂, 在反应温度383K、H2分压2.0MPa、液时空体3h-1的反应条件下,硝基苯加氢制备苯胺反应获得最大转化率和收率,硝基苯的转化率可达到99.1%,苯胺的收率达到了98.8%。本研究结果为工业装置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有用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首先在超声波作用下,采用单分子层剥离-重堆技术,正丁基锂柱插MoS2夹层,合成了前驱体LixMoS2和Ni-MoS2复合材料,以抽余油催化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Ni-MoS2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活性。抽余油催化加氢制备特种溶剂油最佳反应条件:n(Ni)、n(Mo)的配比R=0.07;氢气压力6.0MPa;反应温度633K;抽余油加氢脱硫的转化率为99.2%,加氢脱芳的转化率达到了98.7%,本研究为工业装置的技术改造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型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常规均相催化技术采用酸、碱催化剂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其工艺对设备腐蚀严重,同时带来大量工业废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及工业成本的增加。新型催化技术可改进均相催化技术的不足,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和容易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等优点,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阐述了近年来生物柴油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应用,重点介绍了新型生物柴油制备方法,如反应精馏法、催化膜反应器、超声法、微波法、连续催化法及其应用现状的国内外进展。最后,对新型生物柴油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持续、无毒、生物可降解的脂肪酸甲酯混合物,主要性质与石化柴油近似,是未来最有可能替代石油的清洁燃料。本文提出了一种反应吸收制备生物柴油新工艺。通过Aspen Plus软件分别对反应精馏与反应吸收过程进行稳态建模。结果表明,与反应精馏相比,反应吸收过程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由于反应吸收工艺仅使用了一个反应吸收塔,因此能够减少设备投资。此外,对反应吸收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的动态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控制结构能够有效地抵抗进料扰动,具有良好的可控性。由此可见,反应吸收过程是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生物柴油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