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速溶茶粉是重要的茶叶深加工产品。国内外对速溶茶粉加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其香味品质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速溶乌龙茶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研究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SPME的优化条件为用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在70℃萃取40 min;经GC-MS分析,从速溶乌龙茶粉中鉴定出3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芳樟醇、反式-β-罗勒烯、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和顺式芳樟醇氧化物浓度最高,其浓度分别是16422.8、3407.8、2549.7和2163.1μg/kg;香气强度值最高的成分是芳樟醇、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β-罗勒烯和苯乙醛,它们的香气强度值分别是2,737,138、360,522、424,950、56,796和31,708。以上结果表明速溶乌龙茶粉主要挥发性成分和香气贡献成分是芳樟醇、反式-β-罗勒烯、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和顺式芳樟醇氧化物。该研究为评价速溶茶粉香味品质特征提供了挥发性成分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7):138-147
通过研究3种不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对速溶鹧鸪茶粉含水率、色泽、多酚含量、湿润性、分散性的影响,确定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以速溶普洱茶粉为辅料拼配,结合电子感官和人为感官评分筛选最佳配比,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比较拼配前后风味差异。结果表明:预冻温度-20±2℃、预冻7 h,一次干燥温度80℃,干燥3 h,二次干燥温度55℃,干燥6 h,速溶粉各理化指标最佳;速溶鹧鸪茶粉与速溶普洱茶粉拼配比为7∶3,风味最佳。拼配后复合茶粉中醛类物质含量增加了0.34%,酸类物质含量减少了0.18%,滋味醇和,口感顺滑。该研究为鹧鸪茶综合利用及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的方法提取新鲜洋葱、真空冷冻干燥洋葱和热风干燥洋葱的挥发性成分,并经气质联用分析,分别析出36、33、27种物质。鉴定出洋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有机酸、醚、醛、酯、烃类化合物,新鲜洋葱中的挥发性物质在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过程中分别保留了14、12种物质,其总峰面积含量分别为55.59%、53.16%。真空冷冻干燥洋葱更利于洋葱干燥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郭艳峰  张延杰  欧洋锋  夏雨  刘妍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7):202-205,183
为了明确加工工艺对百香果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紫果百香果为原料,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研究了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百香果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鲜汁、喷雾干燥果粉和真空冷冻干燥果粉中占主导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鲜汁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酯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9.39%。喷雾干燥果粉占主导的挥发性成分是醇类(34.38%)、酮类(20.50%)、胺类(21.69%)和烯类(13.21%),酯类化合物仅占总化合物的9.16%。真空冷冻干燥果粉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酯类,占共挥发性成分的42.49%。喷雾干燥后的果粉产生了更多的风味物质。真空冷冻干燥后的果粉,基本能够保持百香果原有的风味,为后续百香果干燥工艺的改进及其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反渗透膜浓缩,真空冷冻干燥,避免了高温作用的加工过程,生产的苦瓜茶,保留了苦瓜中大部分营养成分、有效成分及风味。  相似文献   

6.
以冻干草莓粉为研究对象,对其湿法生产工艺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U8(81×41)均匀设计和L9(34)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湿法生产冻干草莓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将草莓浆在-25℃下预冻5 h,装料厚度6 mm,冻干室工作压力65 Pa,升华温度55℃,解析温度70℃.  相似文献   

7.
以菠萝为原料,利用真空冷冻干燥将菠萝果肉制作成为菠萝粉。通过正交实验,对菠萝粉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作初步研究,探讨真空冷冻干燥不同的干燥温度、真空度、物料厚度对菠萝粉干燥特性的影响,得到最优菠萝粉成品的最佳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为65℃,真空度为40Pa,物料厚度为4mm,菠萝粉干燥品质的影响因素主次是物料厚度>真空度>干燥温度。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β-葡萄糖苷酶处理前后的速溶乌龙茶粉水溶液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其香气强度值(OAVs)及感官评价,分析其主要香气轮廓,确定β-葡萄糖苷酶对速溶乌龙茶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经GC-MS分析,从β-葡萄糖苷酶处理前后的速溶乌龙茶粉水溶液中共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9种,酯类4种,烯烃类11种,呋喃类4种,醛类5种和其它类4种。酶处理后,顺式-3-己烯醇(15416.97μg/L)、己醇(476.14μg/L)、香叶醇(6542.43μg/L)、苯甲醛(707.32μg/L)、水杨酸甲酯(268.81μg/L)、3-甲基丁醇(95.24μg/L)、2-庚醇(61.26μg/L)、2-乙基己醇(47.61μg/L)、辛醇(30.29μg/L)、壬醇(103.26μg/L)、己酸己酯(87.75μg/L)的含量显著增加,且花香、果香和青草香大幅度增加,主要香气贡献成分为癸醛、顺式-3-己烯醇、香叶醇、2-甲基丁醛和2-乙基呋喃。研究表明β-葡萄糖苷酶可显著改变速溶乌龙茶粉水溶液的挥发性成分和香气轮廓,为速溶茶粉后续加工食品的风味改良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制作马铃薯颗粒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对冻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预冷冻时间为2.5 h,搁板温度为50℃,装料量1.4 kg,对应的冻干时间为4.41 h时成品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百合精粉真空冷冻干燥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百合湿粉共晶点温度为-18 ℃,百合精粉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为:物料预冻温度-25 ℃,预冻时间2~3 h,物料铺料厚度1.2 cm,冻干机冷阱温度控制在-55 ℃左右,干燥室真空度保持在7~9 Pa,解析干燥阶段搁板加热温度40 ℃,物料冻干所需时间16 h.  相似文献   

11.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确定冻干米饭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分析比较快速冻结和慢速冻结两种方法对冻干米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冻结温度- 50℃、时间1.5h;一次干燥温度- 20℃、时间8h,二次干燥温度50℃、时间5.5h;真空度维持在10Pa 左右的条件下工艺最佳,并绘制了冻干曲线。而且从综合品质和营养角度上分析,快速冻结的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附加值高。  相似文献   

12.
无糖型茅岩莓速溶茶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茅岩莓 (学名显齿蛇葡萄 )为原料 ,经提取、过滤、真空浓缩得茅岩莓浓缩汁 ,再配以其他原料经干燥而得茅岩莓速溶茶。研究表明 ,茅岩莓提取温度为 85℃ ,提取时间为 2 0min ,加水质量为 1 5倍时 ,所得提取液具有较高的得率和较好的品质 ;当茅岩莓速溶茶的配方为茅岩莓浓缩汁(3 0 % ) :麦芽糊精∶麦芽糖醇 :低聚果糖 :阿斯巴甜∶VC∶柠檬酸∶天然茶香精质量比为 3 5∶2 0∶3 0∶1 0∶0 7∶1∶1 3∶2时 ,采用低温冷冻干燥 ,所得茅岩莓速溶茶产品的溶解性和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区乌龙茶香气特征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 个主要乌龙茶产区(福建、广东、台湾)的5 种乌龙茶样品的香气物质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顶空固 相微萃取提取茶叶香气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香气成分,并对其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 在5 种乌龙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127 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53 种;各乌龙茶样品中,除铁观音中酮类物质含量较低 外,均以醇类、酯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但它们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在共有香气成分中,其中16 种化合 物平均含量相对较高,它们分别是橙花叔醇、α-法呢烯、β-紫罗酮、咖啡因、茉莉内酯、吲哚、植醇、植酮、芳樟 醇及其氧化物、二氢猕猴桃内酯、香叶基丙酮、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γ-癸内酯、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经对 比发现,5 种乌龙茶在香型及香气组成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茶叶产地及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运用感官检验、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distillation-extraction,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气相色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对速溶滇红茶样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感官检验结果表明该速溶红茶的主要风味轮廓为花香,此外还有一定的甜香和青草香。GC-MS结果共鉴定出2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2种,醇类11种,酮类4种,酯类4种和其它类6种。通过定量结果分析,发现其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为苯甲醇(3.38μg/g)、芳樟醇(3.52μg/g)、薄荷醇(18.00μg/g)、4-氧代异佛尔酮(3.53μg/g)、二氢猕猴桃内酯(80.26μg/g)、棕榈酸(20.60μg/g)和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3.68μg/g)。GC-O与OVA分析结果显示苯乙醛、苯甲醇、芳樟醇氧化物I、芳樟醇、香叶醇和吲哚是速溶滇红茶香气轮廓的主要贡献成分。该结果为深入研究速溶红茶及其它速溶茶的风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SPME—GC/MS法测定红茶及红茶粉中的挥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祁门红茶和红茶粉中主要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谇质谱联用技术(OC—MS)对这些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香气成分的分析对比找出红茶加工成荼粉的过程中所丢失的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红茶经过加工到红茶粉后,其中主要的醇、醛、酯类物质大量减少,当样品量为lg、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30min时得到萃取结果最优。祁门红茶香气成份中共检测到醇、醛、酮、酯、酸类物质,主要特征性香气成份为反式-2己烯醛,苯甲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2-亚硝基甲苯,水杨酸甲酯,香叶醇,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苯甲酸苄酯等,在红茶粉香气物质中占绝大部分成份,香叶醇是代表祁门香的主要物质,构成其特殊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ry,GC-MS-O)联用仪,并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橘红茶及其原料的主要香气轮廓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 表明,橘红茶的主体香气是果香和甜香.GC-MS共鉴定出92种挥发性物...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HACCP在速溶茶粉生产中的应用,通过生产过程的监控,消除了物理、化学、生物的危害.生产出安全的保健速溶茶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祁门红茶和红茶粉中主要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香气成分的分析对比找出红茶加工成茶粉的过程中所丢失的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红茶经过加工到红茶粉后,其中主要的醇、醛、酯类物质大量减少,当样品量为1 g、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30 min时得到萃取结果最优。祁门红茶香气成份中共检测到醇、醛、酮、酯、酸类物质,主要特征性香气成份为反式-2己烯醛,苯甲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2-亚硝基甲苯,水杨酸甲酯,香叶醇,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苯甲酸苄酯等,在红茶粉香气物质中占绝大部分成份,香叶醇是代表祁门香的主要物质,构成其特殊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