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地下连续墙在复杂地形的东深供水改造工程C-Ⅳ标中的应用,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要点及其检验效果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武广客运专线整孔预制箱梁结构的特点,详细介绍了液压式外侧模板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等施工技术,并根据箱梁内腔截面设计整体吊装式全液压内模系统,使箱梁外观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提高了制梁速度,降低了施工强度.  相似文献   

3.
陈启高  庄仪生 《建筑技术》1996,23(11):752-753
用经地下埋管的空气调节房间的温度陈启高,庄仪生,傅祥钊,李雪掌,冯雅Makinguseofexternalundergroundpipelinelayouttoregulatetemperatureofairconditioningroom¥Chen...  相似文献   

4.
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中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埋管方式、埋管深度、地下埋管系统的环路形式、埋管材料、埋管间距、埋管系统的管径选择及水力和热力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中以土壤源热泵地下换热器水平埋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下埋管的二维数学模型。使用边界离散、保形变换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级数形式的解。对数学模型求解时,考虑了其他算法所忽略的因素(管壁外表面温度、地下埋管上方大地表面温度等)。  相似文献   

6.
何德湛 《特种结构》2008,25(2):103-103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向香港、深圳供水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凤凰岗——窑坑段长3.3km的输水管道,首次采用两条内径4.8m(单管设计输水流量45m~3/s,双管90m~3/s)的现浇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压力输水涵管的布置方案。该方案具有如下三大创新特点:①设计方法创新。提出了压力涵管管  相似文献   

7.
地源热泵地下垂直埋管换热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源热泵的发展意义及前景, 参照国外地下埋管换热器岩土温度场的求解方法,采用线源理论及热阻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了传热模型,提出了采用计算法确定大地初始温度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在建设的垂直埋管换热器试验装置上进行了单管、三管串联运行试验,为开发地源热泵技术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中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埋管方式、埋管深度、地下埋管系统的环路形式、埋管材料、埋管间距、埋管系统的管径选择及水力和热力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较具代表性的地下埋管换热器模型、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模型、单井回灌式换热器传热模型、路桥融雪水平埋管模型作了分析,并根据现阶段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给出了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中3325m长埋藏式现浇预应力输水管道的工程应用经验,包括结构形式的确定、锚固方案的设计研究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刘斌 《山西建筑》2011,37(5):123-124
针对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地下埋管换热器模型,单井回灌式换热器传热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现阶段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给出了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某市一小区会所工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采用桩埋管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室内末端为风机盘管系统,单个桩埋管施工深度为60m(同桩基深度),换热器与桩基的空隙间填充水泥砂浆。结合该工程,我们对桩埋管工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段会军  赵大军 《山西建筑》2014,(20):106-107
通过对地下混凝土储热桩的储热研究,选用单U型埋管换热器,建立地下混凝土储热桩埋管换热器周围温度场模拟分析所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模拟仿真,研究了储热桩体温度受埋管半径、埋管流量等参数变化的影响,并总结出受这些因素影响后储热桩内换热器周围混凝土温度场的变化趋势,为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周华  林远征 《建筑技术》1990,17(12):5-8
中央电视塔的基础为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环板结构,坐落在地下25m深的天然地基上,由基础环板和塔座环梁两大部分组成。环板外壁直径50m,内壁直径27m,环带宽11.5m,板厚3m。沿环板外侧1.2m范围内配有16层预应力筋,每层分为2束,每束由49φ~s 5的高强钢丝组成。为预应力筋张拉锚固,环板上每隔90°设有一个扶壁,扶壁长5.8m。环向预应力筋分为2段,每段包角180°。环板混凝土设计标号为400号(图1)。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我国现行电力行业标准《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按结构可靠度理论进行修编的需要,对水电站地下埋管围岩内压分担率的统计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已搜集到的国内外部分水电站地下埋管围岩内压分担率的实测数据。利用统计数学中的K-S法和A-D法等检验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分布假设检验。求得了水电站地下埋管围岩内压分担率在设计基准期内的概率分布函数及其统计参数。证明其最优概率分布函数可用对数正态分布来拟合。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现行钢管规范按结构可靠度理论进行修编及对水电站地下埋管进行可靠度分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而且对水电站地下埋管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地下埋管多年运行后产生环向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地下埋管轴向抗裂验算的计算方法,对判别已建地下埋管工程是否裂缝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工程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ANSYS有限元APDL语言进行编程,根据线热源模型,对竖直双U型管地下换热器周围温度场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分析得到了土壤热物性、管外温度、土壤类型以及回填料等因素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土壤本身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对实际工程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埋管的换热特性是混凝土埋管辐射系统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管内流速、管长和设计进出口温度相关联的换热性能计算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混凝土埋管建议的设计流程,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埋管的换热特性是混凝土埋管辐射系统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管内流速、管长和设计进出口温度相关联的换热性能计算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混凝土埋管建议的设计流程,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有地下水渗流情况下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中竖直地下管群换热器的管间距问题,本文基于热渗耦合作用下的数学模型,采用整体求解方法求得冬、夏季工况下管内流体、地下埋管换热器及周围土壤的温度场数值解,从而分析了管间距对冬夏工况下不同联管方式管群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夏工况下管间距影响不同,应根据具体的建筑负荷情况选择联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