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形变加工和长期时效热处理,研究了(C+N)复合强化的Fe-13Cr-17Mn(M,V)奥氏体合金的稳定性和相平衡特点,结果表明:在500℃以下合金奥氏体稳定,不发生γ→α转变。采用(C+N)复合添加晶粒细化,可有效抑制ε马氏体形成和σ相析出。500~700℃长期时效后形变诱发大量碳化物析出,Ms点提高,加快形变诱发α马氏体分解和再结晶,促使γ→α转变和σ相析出,合金奥氏体变得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亚稳奥氏体型Fe-Cr-Mn(W,V)合金的组织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形变奥氏体组织进行长期时效观察合金相演化过程 ,研究了低放射性亚稳奥氏体Fe Cr Mn(W ,V)合金的组织稳定性。实验表明 :合金在高于 40 0℃时 ,相平衡处在γ α σ三相区 ,低于 40 0℃可以保证亚稳奥氏体的稳定性。亚稳奥氏体可以发生γ→ε→α′→α转变也可以发生γ→γ(f)→α′(f)→α转变 ,ε马氏体不是γ→α转变的唯一中间过渡相。形变诱发ε马氏体形成过程中伴随奥氏体晶粒碎化 ,可产生细晶强化作用 ,这是开发亚稳奥氏体Fe Cr Mn合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Fe-C-Cr-Mn系亚稳奥氏体基耐磨铸造合金的成分与结构设计,在预先进行合金成分及结构设计计算的基础上,试验了11种不同成分的合金,在滑动磨损时,这些合金的耐磨性高于25%Cr马氏体基白口铸铁,远高于Mn13钢。  相似文献   

4.
5.
梁工英  邢建东 《金属学报》1991,27(6):99-103
用热分析法测定了不同含Mn,C量的Fe-20%Cr-Mn合金的液相线温度和共晶转变温度,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不同含C量的Fe-Mn准二元相图(凝固区间部分),分析了含Mn量对Fe-20%Cr-Mn合金液相线和共晶转变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聚变堆第一壁结构材料的工作环境出发,分析了Fe-Cr-Mn系合金取代Fe-Cr-Ni系合金的可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展望Fe-Cr-Mn系合金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Fe—Mn—C合金奥氏体强化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5种Fe-Mn-C合金的M_s温度及奥氏体在M_s温度时的屈服强度,结果表明两者成线性关系。还研究了奥氏体固溶强化对马氏体形态的影响,提出存在一个奥氏体强化特征温度T_c,当M_s>T_c时,马氏体形态主要为位错型条状马氏体,当M_s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具有大贮氢容量材料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 ,吸氢容量可达 3% (质量 )以上的Ti3Al便是其中之一。但是Ti3AlHx 过分稳定 ,也就是说为其实用化的放氢温度太高。因此 ,降低这类合金的放氢温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研究了一些替代元素对于Ti75-xAl2  相似文献   

9.
选取三种热力学模型(规则溶液,LFG,KRC模型)计算了Fe-Mn-Cr高碳四元合金的马氏体相变驱动力和Ms温度。KRC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LFG模型计算结果和实测值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
奥氏体型Fe-Cr-Mn(W,V)合金相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形变加工和长期时效热处理 ,研究了 (C N)复合强化的Fe 13Cr 17Mn(W ,V)奥氏体合金的稳定性和相平衡特点。结果表明 :在 50 0℃以下合金奥氏体稳定 ,不发生γ→α转变。采用 (C N)复合添加晶粒细化 ,可有效抑制ε马氏体形成和σ相析出。 50 0~ 70 0℃长期时效后形变诱发大量碳化物析出 ,MS 点提高 ,加快形变诱发α′马氏体分解和再结晶 ,促使γ→α转变和σ相析出 ,合金奥氏体变得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Fe—Cr—W—V—C合金中{225}f马氏体的形核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Fe-C-Si-Mn合金中的下贝氏体浮突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用透射显微镜观察到的最小结构单元--亚单元是由更小的超亚单元组成的。超亚单元的浮突为“帐篷”型,而非不变平观应变型,表明它不是切变形成;超亚单元的浮突高度为60-140nm,最大形状变型量约为0.23,贝氏体的多层次结构以及合金元素C和Si对它的影响可用激发形核-台阶生长机制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
Fe—C—Mn—B合金奥氏体等温分解动力学及Mn的再分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了不同含Mn量的Fe—C—Mn—B系合金的等温转变TTT曲线,结果表明,适量Mn加入Fe—C合金不但推迟转变,而且使TTT曲线形状发生较大改变而出现河湾形状。用能谱分析方法测定Mn在奥氏体、铁素体及相界处的分布规律表明,随转变温度的降低,Mn由再分配向无再分配转化,在其间存在一个温度范围、虽然无两相间的再分配,但在相界处有明显的Mn浓度峰,而且浓度峰最强的温度与TTT曲线上河湾温度相对应。说明TTT曲线形状的改变与合金元素再分配规律变化有关,河湾的出现归因于Mn在相界富集而产生的溶质拖曳与溶质类拖曳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化学镀方法首次成功地制备了Fe-TM-B(TM=Sn,W,Mo-W)合金,采用VSM研究了合金施镀态和热处理后的磁性。结果表明:随镀层中Fe含量的增加和热处理温度的降低,镀层饱和磁化强度出现增加趋势,在B含量分别为14.9at%和9.3at%时,Fe-Sn-B和Fe-W-B镀层的矫顽力出现极小值;Fe-Mo-W-B镀层矫顽力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连续增加。Fe-Sn-B和Fe-W-B镀层的剩磁比不  相似文献   

15.
16.
胡本芙  贾成厂 《金属学报》2001,37(7):703-708
研究了Fe-Cr-Mn(W,V)低活性奥氏体钢的相稳定性对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Mn(W,V)奥氏体钢存在韧-脆转变行为,应变诱发ε-马氏体和热诱发ε-马氏体的相互作用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粗晶粒亚稳奥氏体Fe-Cr-Mn(W,V)钢危性断理解,沿晶断裂抗力温度降低而减弱,发生沿晶断裂是高Mn钢断裂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Cu—Ni—Si—Cr—Fe合金强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Cu-Ni-Si-Cr-Fe合金的时效强化特性,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时效温度为450-500℃,时效时间3-4h的条件下可获得最佳强化效果,经600-700℃的高温时效处理,该合金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18.
NaCl和水蒸气对Fe—Cr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勇华  王福会 《金属学报》1999,35(10):1074-1080
用热重地研究了在600℃表面未涂或涂有NaCl膜的情况下,Fe-Cr合金在空气或空气+水蒸气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合金在空气或水蒸气的腐蚀行为明显不同的是,在单纯NaCl与水蒸气的协同作用下。随着Cr含量的增加,Fe-Cr合金的耐蚀性能反而降低,即Cr含量越高,合金的腐蚀增重越大。  相似文献   

19.
TiAl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刚、高比强、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极具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该合金低的室温塑性、损伤容限及加工性能,导致其制造成本较高,限制了应用领域。均匀细小的显微组织可以显著改善TiAl合金的室温塑性及加工性能。本文综述了高温淬火获得亚稳组织转变并细化TiAl合金组织的相关研究,如块状γM相、马氏体α′相及全B2相转变等。在回火过程中,亚稳组织的分解可以细化合金组织,亚稳组织过冷度越大,析出相形核率越高,晶粒细化效果更为显著。讨论了各种组织细化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隆起度(γ)在Fe-Mn-Ti合金中随热处理条件而变化,在510℃回火,r值阴时间缓慢上升,但数值一直保持在0.4到0.5之间,在570℃回火,在50min,r达极大值0.51,然后随时间延长略有下降,在各温度回火90min,观察性能的变化,看到(BH)max和(BrHc)在480℃达极大值,r在较低温度,440℃达极大值,从历史角度看人们对隆起度数值的重视程度有明显变化,在国外1970年后的磁性材料书籍中基本不再提及隆起度,而在国内最近还有使用和论述的,其可能原因是对永磁体材料和永磁学的发展认识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