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基于电力线载波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当今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电力线载波技术的概况,提出一种具有电力线载波通信、监测控制功能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及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电力线载波技术(PLC),通过与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芯片PL2102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采用示波器测试和实验室组网的方法对该镇流器及其系统进行了实验。该系统具有数据传输方便、抗干扰、无控制线和易于实现分布式管理的优点。最后给出了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2.
介绍当今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电力线载波技术的概况,提出一种具有电力线载波通信、监测控制功能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及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电力线载波技术(PLC),通过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芯片PL2102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采用示波器测试和实验室组网的方法对该镇流器及其系统进行了实验.该系统具有数据传输方便、抗干扰、无控制线和易于实现分布式管理的优点.预测了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当今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电力线载波技术的概况,提出一种具有电力线载波通信、监测控制功能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及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电力线载波技术(PLC),通过与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芯片PL2102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采用示波器测试和实验室组网的方法对该镇流器及其系统进行了实验。该系统具有数据传输方便、抗干扰、无控制线和易于实现分布式管理的优点。最后给出了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当今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电力线载波技术的概况,提出一种具有电力线载波通信、监测控制功能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及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电力线载波技术(PLC),通过与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芯片PL2102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采用示波器测试和实验室组网的方法对该镇流器及其系统进行了实验.该系统具有数据传输方便、抗干扰、无控制线和易于实现分布式管理的优点.最后给出了可调光电于镇流器的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5.
正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通道来实现数据传送的一种通信方式。根据传输线路的电压等级,可以将电力线载波通信分为高压电力线载波(35k V及以上)、中压电力线载波(10k V)和低压电力线载波(380/220V)。其中,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10k V中压配电线作为传输通道的一种通信方式。中压电力线载波通  相似文献   

6.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低压电力线载波网络复杂,具有未知性与时变性等特点,难以像中压电力线载波一样根据线路物理拓扑结构组建载波网络。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拓扑结构"组网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方法,描述了建立该结构的算法,并进行了实验室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可靠地实现低压电力线载波的组网,虽需消耗一定的时间,但能满足目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电力线载波通信在居民抄表、路灯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电力线不是专用信道,且受用电设备、电力负荷、线路结构等影响较大,其传输特性在时域、频域上具有多变性,直接影响到电力载波通信产品的业务承载能力和应用效果。文中研制了一种便携化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测试装置,实现了电力线载波信道的阻抗、衰减和噪声三个重要信道参量的在线测量,并可通过即时分析软件实时掌握载波信道的变化特征,对电力线通信产品的技术实现和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力线载波通信用的数字调解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单载波传输与多载波传输的原理,实现方法,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用数字调解器的组成与方案展开讨论,详细阐述了单载波与多载波的回波抵消技术。最后对数字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趋势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缺乏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评估、验证环境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网络仿真器NS-3的电力线载波多频通信协议仿真平台。基于NS-3仿真平台,研发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实现了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层及逻辑链路控制层功能,采用基于前导信号的三次握手机制实现工作频率认知,进而实现多频组网及多频通信。仿真平台不仅支持典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拓扑配置,也支持实测信道衰减/噪声数据的导入。测试结果表明,仿真平台可实现不同场景下不同协议功能、关键算法及关键参数的仿真和验证,支持节点接入率、吞吐量等网络性能的统计,为电力线载波多频通信协议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家庭网络中通用电力线载波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来实现家庭自动化控制网络,其难点在于设计合理的调制解调和耦合方案。本没有使用专用载波通信芯片,而以通用集成芯片设计出廉价实用的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模块及系统实现方案。本主要简要地介绍了该通用电力线载波模块的工作原理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电力载波宽带远动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电力载波宽带远动通信系统,提出将OFDM调制技术运用于10kV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可以达到1Mbps以上的数据通信速率,满足中压配电网宽带远动通信高可靠性需要。分析了基于OFDM的电力载波宽带远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相比传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而言,它可以提供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快的通信速率、更好的抗信道衰落性能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发展,电力线宽带载波可以成为现有的电力通信光纤骨干网络的延伸或补充.文章论述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在配网中的应用,在10 kV配网中压系统中,传输带宽可达到10 M以上,满足配网中各种业务的需求,提供了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快的通信传输速率、更好的抗信道衰弱性能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链路衰减是衡量载波通路传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实现对信道衰减特性的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反射理论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线通信(PLC)信道建模方法。利用电力线传输理论及局部反射理论,推导端接负载的传输线、不同特性参数的传输线级联情况下的电压传输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搭建中压配电网无分支线路、带分支线路及带负荷配电变压器线路的PLC信道数学模型。然后根据中压配电网拓扑结构,从配电网末端将所搭模型依次级联至载波信源处,得到末端节点与信源节点间的PLC信道模型,进而分析各节点处载波信号的传输特性。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速度快,可移植性强。仿真及RLC电路实测结果表明了所提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配电通信接入网中混合通信组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配网终端广泛地分布在城市的角落,在已建成供电区城内,10 kV线路大多没有同线铺设光缆,因此,在后期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通信光缆无法到达的站点,采用全光纤覆盖建设配电通信网在已建成供电区域内很难做到,如果采用电力线载波或者无线通信作为一种补充的通信方式,完全可以做到全网覆盖.文章介绍了EPON、载波、无线三...  相似文献   

15.
通信信息平台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持系统,配、用电通信网一直以来缺乏适用的通信解决方案,成为制约智能电网在配、用电侧应用的瓶颈。分析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特点及业务发展需求,对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和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 PLC)等适用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最后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系统架构和组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配电网载波通信耦合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耦合装置对载波信号在配电网中的传输至关重要,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耦合方式是实现电力线通信的关键。由于中低压配电网结构和信道特性不同于高压输电线路,因此传统的高压输电线路载波通信的耦合技术和耦合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低压配电网。文章在简要介绍配电网网络结构和信道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对电容、电感2种耦合技术的信号注入方式做了深入分析,并对这2种耦合方式在配电网载波通信中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实际效果做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载波通信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远程抄表系统是实现电网自动化,电力商品化的重要技术保证,其中配电网载波通信系统的实现又是其中很重要环节,文中主要从配电网载波通信模块的设计,配电网载波通道的构成,以及基于局域网的配电网载波网络结构,集中抄表系统单元实现方案等方面阐述了电网载波通信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梅欣  吴蓉晖 《电力系统通信》2005,26(4):20-22,26
低压配电网高速数据通信技术能够实现电力、数据、语音、视频“四网合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传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难以适应配电网复杂而恶劣的环境,因此,新的通信标准、先进的调制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业界的关注。文章从测试和分析配电网高频传输特性入手,论述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基于配电网环境的功率控制、自适应调制、通道均衡、抗符号间干扰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一个实用化的配电网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完善中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PLC)组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在结合中压配电网的实际拓扑结构和信道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PLC组网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节点间实际距离、节点间链路衰耗、连接节点衰耗、节点自身价值及链路价值等因素,利用遗传算法计算网络的最大价值函数,确定网络的最佳链路集。在最佳链路集基础上,求取各通信节点的节点度,将节点度数值较大者作为网络的中继节点,进而完成配电网PLC的优化组网。与蚁群路由算法相比,文中算法考虑了配电网的实际拓扑结构与信道特性,中继节点和链路分配更为合理,使PLC网络具有更高的网络价值和网络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20.
高强 《广东电力》2009,22(12):30-34,64
在介绍中压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应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PLC-075型电力线数据传输装置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载波组网通信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深圳配电网利用电力电缆屏蔽层载波通信传输配电自动化数据的典型设计方案、存在的技术难题、将来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