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通过对肉块状灌肠制品现行工艺改进的研究,利用快速湿法腌制的原理,通过延长搅拌时间。采用二次搅拌工艺,促使盐溶性蛋白加速溶出,使制成品成为一种稳定的溶胶体系结构,从而改进了制品的色泽、弹性、口感和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直链以及支链淀粉含量、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及碘结合能力为分析手段,研究木薯淀粉经过不同时间(0、15、30、45、60 min)超微粉碎处理后的老化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时间超微粉碎处理后,木薯淀粉表面结构破坏,颗粒团聚,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支链淀粉含量降低;木薯淀粉糊液回复值显著降低,且处理时间超过30 min后,下降趋势变缓,这说明不同时间超微粉碎处理对淀粉的短期老化有抑制作用。然而,随着超微粉碎处理时间的增加,木薯淀粉冻融稳定性降低、凝沉性增加、碘结合能力增强,这表明超微粉碎处理对木薯淀粉的长期老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木薯淀粉生产中浆渣分离的工艺流程与设备进行了讨论。根据木薯原料的特点提出了新的浆渣分离工艺流程设计方案,新工艺可将淀粉的提取率从71%提高到84%。 相似文献
6.
粉碎是饲料加工中的重要工序。在饲料生产中,需要粉碎的物料比例一般在50%~80%,粉碎工序的电耗占粉料成品加工总电耗的60%~70%,粉碎质量也是评价成品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与粉碎工序相联系的工艺有三种,即一次粉碎工艺、二次粉碎工艺和闭路粉碎工艺。1... 相似文献
7.
酱油浸出工艺使用二次粉碎,超细压滤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油浸出工艺使用二次粉碎、超细压滤技术的探讨王健,陶宝杰,滕克合(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工业公司155630)0前言浸出工艺是酱油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作用是在酱醋成熟后,利用浸出液将其可溶性物质尽可能地溶出,单位质量相同的酱醋溶出的可溶性物质越...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9)
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木薯粉丝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检测木薯粉丝的各项品质指标。木薯粉丝最优的制备工艺条件为:糊化时间3min,食盐添加量为1.5%,水添加量为49%,醋酸酯淀粉添加量为5%,预糊化淀粉添加量为6%。木薯粉丝的平均烹煮损失为2.89%,平均断条率为2%,平均膨胀率为290.20%,平均复水时间6.17min,上述烹煮试验指标表明木薯粉丝的品质与米粉或红薯粉丝相当;由木薯粉丝的压缩试验和拉伸试验测得木薯粉丝的力学指标:剪切形变为0.580、剪切应力为105.191g/mm~2、拉伸强度为29.413g/mm~2、拉伸形变为0.497。数据表明木薯粉丝的力学指标均达到优良粉丝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为研究超微粉碎改性木薯淀粉及其对消化性的影响,以粒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以及Englyst法为分析手段,研究木薯淀粉经过不同时间(0、15、30、45、60 min)超微粉碎处理后的粒度、微观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经超微粉碎处理60 min后,颗粒结构被严重破坏,淀粉颗粒之间发生团聚,淀粉粒径由13.50 μm增加至36.17 μm;超微粉碎处理对木薯淀粉的晶型没有影响,仍为A型,但其相对结晶度由21.33%下降至1.14%;木薯淀粉在3000~2800 cm-1与1080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减弱,表明超微粉碎处理使木薯淀粉的结构遭到破坏,氢键相互作用减弱;天然木薯淀粉的快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抗性淀粉(RS)的含量分别为3.91%、44.71%、51.38%,经过超微粉碎处理60 min以后,RDS与SDS的含量分别增加至6.87%和45.91%,RS的含量下降至47.21%,说明超微粉碎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木薯淀粉的消化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大米微粉碎工艺特点及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大米(碎米)微粉碎工艺特点及在米微粉的开发价值,计算民微粉碎循环气流网路的总风量和总阻力,说明利用一台风机和循环气流网络,在对设备和物料进行降温、冷却的同时,能完成对物料输送、分级及产品收集等任务。空气能量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4.
将锤片粉碎机、砂盘粉碎机、双筛体方筛进行串、并联使用,能避免各自单独使用所产生的缺陷,发挥各自的长处,单机处理量可提高1倍,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2.0%~30.5%,易损件使用寿命可延长5~6倍,能同时生产多个规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食品工业科技》2008,(06):223-225
葡萄皮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为充分利用葡萄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对葡萄皮的清洗、干燥、杀菌、低温超微粉碎等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选取时间、温度、水分含量为影响因素,以表征粉体特性的休止角为考察指标(滑角和细胞破壁率作为参考)。结果最佳粉碎工艺为C1A3B1,即:将葡萄皮调整水分含量小于3%,加入30g/kg微晶纤维素,在-20~-15℃下粉碎30min。最终得出原料水分对粉体特性影响最大,粉碎时间影响较大,在粉碎过程中应加以控制。采用该工艺获得的葡萄皮超微粉的颗粒直径为2.1~25.6μm,平均直径为7.8μm,而葡萄皮细胞的直径为7.5~52.5μm,平均为25.7μm,说明细胞破壁率达到了100%,并且反应粉体流动性的指标休止角α=39.6°(<40°),达到了超微粉体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原料粉碎是酒精生产中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令生产管理者操心的工序,除了要完成既定的产量要求外,由于它是酒精生产中主要耗电部门,因而吨原料粉碎电耗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指标。此外,作业中的除杂、除尘、噪音等也都是些比较“头痛”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改善,都有赖于周密合理的工艺设计。本文将就有关原料粉碎工艺设计中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一点个人观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介绍了一种新的饲料厂工艺--“粉碎-配料-粉碎”组合工艺,实际应用表明,这种工艺灵活,适应性强,特别适用于饲料产品多样的饲料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