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维护、合理使用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众多工业领域中,石油工业的用水量和排污量是最大的,要首先解决这方面的难题。本文把油田采出水作为研究的对象,从油田采出水处理后的去向着手,对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改造技术及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比亚大象油田采出水处理工程设计拟选用自然沉降除油-氮气诱导气浮-压力核桃壳过滤的工艺流程.为验证选定工艺流程的可行性,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本研究采用实际油田采出水,对自然沉降、气浮、过滤等处理单元进行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斜板油水分离器除油-氮气诱导气浮-压力核桃壳过滤的工艺流程处理利比亚大象油田采出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4.
鲁克沁油田是一个注水开发的稠油油田,随着油井注水受效比例增大,提液增产工作量增加,采出水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为实现油田经济、有效注水,减轻环境污染,降低油田开发成本,进行了采出水生化处理后回注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在采出水处理工艺上,优选"倍加清"4号、7号联合生物菌群,对有机质平均去除率达到96%;进行加药方案优化研究,确定了絮凝剂、除氧剂、杀菌剂等最佳加药方案,现场采出水经处理后,悬浮物、粒径中值、含油、细菌等水质主要控制指标均达标,同时系统运行平稳,实现了合格污水回注。另外,在室内分别进行了注清水和污水后对储层的伤害情况进行研究,确定了清污混注时的最佳混配比,为油田下步清污混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斌  叶永东  王钦平 《广东化工》2012,39(9):50-51,53
油田在生产开发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采出水,依据油田生产、环境的要求,应采取适宜的技术手段将采出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是保障油田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对此类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随着三采聚驱采油技术的推广,新的处理技术及产品亟待开放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及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大庆油田目前已经形成的高含水后期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聚合物驱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论述了目前采出水处理工艺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提高沉降分离效率、改善过滤效果和反冲洗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技术措施.从而达到了提高已建油田采出水处理设施的效率的目的,满足了油藏开发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采出液含水率逐年上升。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问题,对油田采出水进行处理再利用,对油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工艺角度,论证了利用油田采出水配制压裂液的可行性,并设计了一套工艺流程,使油田采出水具备配制压裂液的配制要求。从而降低了油田开发成本,缓解了集输系统循环及外输压力,为油田采出水的再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油田采出水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油田采出水的水质特性,阐述了采出水中颗粒的性质。并详细分析了其中一些影响采出水处理的因素,包括:pH值、温度、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化学助剂等。  相似文献   

9.
油田采出水的特性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47,自引:6,他引:47  
总结了油田采出水的特性及现场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指出目前油田现场采出水处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污水处理难度大的原因是聚合物增加污水粘度,表面活性剂使污水严重乳化,并指出处理该污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温水解-好氧接触氧化法处理油田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采出废水温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采用高温水解.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对油田采出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水COD浓度为200-350mg/L,水解温度为53℃,水解段与好氧段的HRT分别为16h、8h情况下,废水经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到85%;废水经水解预处理后,可生化性有明显提高,为后续好氧生化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工艺适合作为油田污水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以PAC为凝聚剂,PAM+为絮凝剂,对原油终端处理厂含聚采油废水进行了混凝工艺研究,考察了凝聚阶段、絮凝阶段桨叶转速及搅拌时间对沉淀出水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凝聚阶段和絮凝阶段工艺条件相同,桨叶转速为300~550 r/min,搅拌时间均为30 s的条件下,沉淀出水浊度为4.5~5.5 NTU。与传统的混凝工艺相比,处理效果显著提高,且搅拌强度增强,搅拌时间大幅缩短。该项研究有利于提高原油终端处理厂进水流量,对保障海上注聚采油平台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某印染废水工程实例,针对该工程废水的特点,设计采用物化沉淀—厌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在好氧生化阶段接种强化脱色菌,强化生物脱色效果。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为1 500 mg/L、BOD5为350 mg/L、色度为1 000倍时,处理出水水质为CODCr≤80 mg/L、BOD5≤25 mg/L、色度≤40倍,优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石油降解菌在高矿化度采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了孤岛油田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生化段的运行效果,并借助GC-MS分析,描述了生化处理单元28种有机物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生化曝气池为处理工艺的控制环节之一,其中投加的石油降解菌在高矿化度条件下对烃类物质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全程厌氧与水解酸化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中,全程厌氧与水解酸化作为厌氧段均可有效处理印染废水,作者从作用机理、运行条件、污染物去除效果、最终产物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厌氧段宜采用全程厌氧.  相似文献   

15.
水解-微曝氧化沟工艺在造纸中段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敏忠 《工业水处理》2006,26(1):70-71,75
采用水解-微曝氧化沟工艺处理四川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造纸中段废水.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避免了污泥膨胀,氧化沟混合液的MLSS达5~6g/L,系统CODCr去除率在90%以上,各项出水指标达到GB 8978-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化工厂废水的水质、水量特征对已有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改造工艺主体采用了水解-SBR法。介绍了经改造后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的设计、系统运行及工程投资等内容,为类似的废水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厌氧水解-好氧-吸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厌氧水解-好氧-硅藻土吸附工艺对某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COD总去除率达87.6%,色度总去除率达98%,出水水质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级排放标准要求.在给定条件下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并分别确定厌氧和好氧处理最佳反应时间为8~10 h和6~8 h;硅藻土在去除色度上效果显著,同时具有去除COD的能力,当硅藻土投加质量浓度≥5.0 g/L时,可使印染废水出水的色度和COD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要求;若色度和COD指标仅需同时满足二级排放标准要求时,硅藻土投加质量浓度为2.0 g/L.  相似文献   

18.
两级生物膜处理合成洗涤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AF)—好氧生物接触氧化(BCO)联合工艺对合成洗涤剂(LAS)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AF反应器在HRT=24h、温度(32±2)℃、pH为7~8、营养母液质量浓度5mg/L条件下,BCO反应器在HRT=12h、常温、DO为4~5mg/L条件下,对LA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和95%,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A / O-MBR 工艺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摸索适合油页岩干馏废水水质特点的处理工艺,提出了“混凝沉淀-溶气气浮-A/O-MBR-纳滤”的处理工艺流程,并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在系统稳定运行后,经过优化调整工艺参数,CODCr BOD5、NH3-N、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7%、98.2%、99.2%、99.3%,不计人工费的吨水处理运行费用约为7.6元,出水水质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石油炼化行业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运行成本经济可行,说明该工艺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厌氧发酵液,研究了不同循环比条件下,水解过程挥发性脂肪酸和氮元素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水解过程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主要有甲酸、乙酸和丙酸,仅有少量样品检测出甲酸,乙酸和丙酸占有机酸总量比例较大。在循环比为1/3条件下产生的有机酸的种类、总量比其它两个条件要多。处理后出水中COD浓度与有机酸总量、乙酸、丙酸浓度均呈线性关系。循环比1/3条件下,处理后出水中氨氮和硝态氮浓度最低(分别为3.57 mg/L和48.60 mg/L),脱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