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品牌似乎不经意间就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营销概念。名牌来之不易,需要耐心、勇气、财力、物力多方面长时间的投入。如何对现有品牌进行开发和利用,更好地发挥品牌效应,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营销战略中不可或缺的课题。充分利用品牌资源实施产品线延伸,是企业常用的品牌战略。很多企业正是因为成功地运用了品牌延伸策略,才取得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2.
陈建军 《A&S》2005,(9):77-77
当前的安防市场,各种同类产品品牌繁多,让人眼花缭乱。这种百家争鸣的现象对于消费者有多种选择,是好事。对于产品供应商来说有竞争有压力,从而让生产企业为求生存不得不积极地创新产品、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一件好事。然而也使越来越多的同行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产品同质化考验。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乳制品安全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乳制品全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更有效地保证了乳品质量安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使企业的经济损失和对社会的危害降到最低;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信誉度和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声誉。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食品”)是以奶业为主,兼营麦当劳快餐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几十年来,三元食品一直做为历届“人大”、“政协”两会等中央及北京市重大政治活动、经济文化大型活动的乳品供应商。  相似文献   

4.
以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梓 《信息网络》2007,(3):76-79
工厂生产的是产品,而消费者购买的是品牌。为了生存和发展,扩大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生产企业无不精心设计、打造自己的品牌。所以,在消费者身边形成了品牌的层层包围圈。消费者,特别是那些白领阶层越来越沉醉于这些品牌、忠诚于这些品牌。面对繁如群星的品牌,生产企业不得不着力塑造品牌识别,并将这种识别推向市场。于是,早在2005年,包括电信在内的欧洲20个行业的品牌广告投入就高达372.5亿欧元。可以说,品牌竞争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的产品,一直以一种低姿态存在于市场:不仅价格低,而且其在技术含量、品牌和质量等方面的缺陷,都使其无法摆脱廉价的固有标签。处在产业结构调整门槛上的中国企业,一方面要加强以中国创造为核心的产品技术创新;另外一方面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着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尽量摆脱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固有看法。以单个应用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来看,虽然各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市场对本土设计的需求出发,阐述了企业品牌与产品本土化设计的关系;以及通过对消费者、产品、设计师这三个因素的解析来探求产品本土化设计在品牌建设中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7.
企业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企业通过Intranet或者Internet技术来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进而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各种设备以及各种信息系统的协助之下来完成各种业务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大大提升,同时还能够促使企业管理不断向科学化与高效化迈进,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具备更好地发展优势与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许多企业的产品品质、功能、设计及促销手段都已趋于同类化,过多、泛滥的信息使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受到了直接、间接的干扰。为了使相同领域,处于同等技术水平或质量水平的企业呈现出不同的姿态、面貌、形象,品牌设计师利用设计理论及艺术表现力把企业或产品的独特理念设计、转化为统一的视觉符号,把许多受限制的、难以表现的信息整合出来,用超越一般的、常识性的手段来表现企业或产品的实质性内容,追求差别化效果,使企业或产品的形象拥有明确、统一的识别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崛起,需要世界级企业,世界级产品,世界级品牌,更需要世界级管理!21世纪,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会成为世界级企业。伴随中国其他行业企业的发展,中国管理软件业将有机会出现世界级企业,而与本土企业紧密合作,利用技术后发优势,以及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是中国管理软件企业成功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品牌战略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营销战略家里吉思·麦肯纳认为,最快地把有生命力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公司存活的几率最大。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新经济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更多的企业家开始把打造永续的品牌资源作为企业生存的基石,并把各种营销的活动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塑造品牌形象结合起来,把品牌视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2001,(37)
当今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商务环境是:客户需要定制自己的产品;产品制造需要跨部门、跨企业共同协作,这些部门和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业务过程和信息系统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需要临时组合,松散联盟急剧增加,虚拟企业开始出现。为了适应这种商务环境,企业就需要借助一种技术,使其能够快速地获得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有效地组合并利用世界上所有可利用的资源。 CPC的体系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为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财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以知识、信息为增值的主体和对象,要求知识和信良成为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要…  相似文献   

12.
PLM是针对制造业的扩展型企业解决方案,以便于在公司的各个部门、用户、供应商之间共享产品数据,它把企业的产品——即企业的利润来源——放在一切活动的核心位置。PLM可以从ERP、SCM、CRM系统中提取相关信息,并使之与企业的产品知识发生关联,进而用于扩展型企业,使从制造到市场、从采购到支持的所有人员都能够更快速、高效地工作。如今,由设计来驱动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需要生产大量定制和个性化的产品,而产品结构的不同部分又在全球的不同地方进行设计和制造。面对这种情况,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看来,品牌对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一些与民生有关的企业品牌更为如此。只有响亮的品牌才能在百姓心中扎下根,产生广泛的影响力,给企业带来无尽的价值。但要使企业的品牌取得较好的效果,形成并具有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企业在品牌传播渠道上做足做透文章,让品牌无时不在地展示其应有的品牌魅力。  相似文献   

14.
《A&S》2008,(10):46-47
视得安在国内有十余年的发展,而罗格朗则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企业实现合并之后,视得安品牌也得到了更大的生命力,它可以共享集团资源,把罗格朗和Btidno这两个品牌的精华都融入到自己的产品研发中来,加上原有的渠道基础,使它焕发出新光彩。  相似文献   

15.
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当优质的产品和低廉的价格等商品性因素已经无法使你拥有竞争优势时,你该如何办?是继续狠抓产品质量,还是继续降低价格?或者从其他角度人手?比如超越产品的限制,向那些非商品性因素,如企业文化、售后服务、品牌等方面转移?在众多成功的企业中,很多或者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后者,这样,你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Cloudy 《电脑》2009,(2):166-166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现.是联系消费者心理需求与企业的平台,会使消费者在消费该企业产品和服务时产生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从而形成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7.
《数码时代》2006,(8):17-17
以品质为先的企业理念。让KTC的产品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并使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KTC品牌。了解KTC产品。KTC于近日正式启动了“百家形象店工程”。  相似文献   

18.
也许你对“华旗资讯”这家企业并不怎么熟悉,但相信一定知道“爱国者”这个品牌,从显示器到数码相机、从机箱到键盘鼠标、AKMP3\MP4到MP5等等,在数码领域到处都可以见到“爱国者”这个品牌的产品。爱国者的英文标识aigo,在国内翻译为“爱国者”;而其公司华旗资讯则希望成为中华的一面旗帜,所以华旗跟爱国者是一脉相承。虽然华旗到今天还不能算是一个大企业,中国比它富得多的企业俯拾皆是;但华旗可以说是一个做得有声有色的企业,其麾下“爱国者”品牌在中国消费电子领域更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网络已经越来越普及,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网络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信息交换平台,而企业网站是一个可以在网络上展示企业信息的方便手段。企业网站是利用ASP以及数据库建立的网站,具备对产品信息、产品图片、产品的类别、企业招聘信息、企业新闻、浏览者的留言和订购信息等的编辑和管理功能,利用ASP和ACCESS建立网站的后台管理,使企业网站具有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品牌,是广大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良好的产品形象、美好的文化价值、优秀的管理结果等等所形成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企业经营和管理者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几代人长期辛勤耕耘建立起来的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信任……质量是品牌的本质、基础,也是品牌的生命;服务是品牌的重要支撑,是商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形象是品牌在市场上、消费者心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体现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文化价值是品牌的内涵,是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的消费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的结合;优秀管理是保证品牌成功的依靠,成功的品牌无不依靠管理创立、发展、创新,是品牌得以健康成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