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松辽盆地西部地区白垩系青山口组和嫩江组的淡水碳酸盐岩,对其结构组分、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和主要岩石类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进而对其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提出了初步认识。该区碳酸盐岩以生物灰岩为主,其发育状况受沉积环境控制。各岩类的成岩环境表现出不同的序列特征。其中近岸带鲕粒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的成岩序列为:湖底—大气淡水渗流带—大气淡水潜流带—湖水潜流带—区域地下水潜流带。本文对本区碳酸盐岩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也进行了总结,最后还指出了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泥岩微观孔隙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泥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扫描电镜、场发射电镜、气体吸附法及高压压汞法对其内部微观孔隙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套泥岩主要发育5种类型孔隙(基质晶间孔隙、粒间孔隙、有机质孔隙、晶内孔隙、溶蚀孔隙)以及微米-纳米级微裂缝。泥岩孔隙主要以微孔和介孔为主,孔容为0.0018~0.0300mL/mg,比表面积为0.91~31.02m2/g,孔隙度较低,为1.20%~3.87%。岩石的组成成分和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孔隙的发育和分布。孔隙度随有机质、伊利石及黄铁矿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绿泥石以及石英、方解石、斜长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与高岭石含量相关性差,表明孔隙度的大小可能不受高岭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查明泥页岩系统微观孔隙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利用扫描电镜及场发射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成像技术对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中的微观孔隙进行了系统观察.该套泥页岩中主要发育了5种类型孔隙,即基质晶间孔、有机质孔、溶蚀孔、粒间孔、晶内孔;此外,还发育大量微米—亚微米级(纳米级)微裂缝,包括溶蚀缝、充填缝及层间缝3类.微孔隙和微裂缝构成复杂微裂缝网络-孔隙系统,为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外排驱提供了有效通道,同时也为残留在页岩中的油气提供了充分的储集空间,对于油气的初次运移以及页岩油气等非常规资源的储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本区开展工作以来,多数地质工作者认为,青山口组与泉头组为整合接触,连续过渡.泉头组四段和青山口组为一粒度逐渐变粗的水进序列,是地壳沉降中的统一水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滨北地区可识别出的3个超层序,研究层段属于热沉降坳陷期一级超层序的上部.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大量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沉积学分析结果表明,中浅层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及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详细分析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根据生储组合关系,指出滨北地区碎屑岩储集体成因类型包括曲流河河道、泛滥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浅湖滩坝等.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其次为三角洲平原、滨浅湖滩坝砂体及河流相带.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黑鱼泡-乌裕尔凹陷、明水阶地西部及安达地区,这些储集体毗邻生油凹陷,具有优先捕集油气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白垩系嫩江组的介形类化石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嫩江组的介形美化石类型和数量都很发育,保存完整,壳饰特征明显,分带规律清楚,纵向上将其划分为16个化石带,并将相应的地层划分为17层,对黑帝庙油层的细分层研究很有意义。同时根据介形类化石属、种数量变化、壳饰特征研究了嫩江组的介形类化石的演化特征,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认为嫩江组的介形类化石壳饰有两种类型,即:蜂孔—网状类型;小瘤状—刺状瘤—瘤状类型。壳饰的变化,明显地反映了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泉头组及青山口组沉积演化与成藏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辽盆地泉头组与青山口组沉积演化的研究,阐明生储盖组合特征及油气宏观分布规律.应用沉积地质学方法研究认为泉头组与青山口组属于拗陷期湖进-湖退旋回形成的一套大型河流、浅水三角洲与大型湖泊、三角洲沉积地层,青山口组一段发育的油页岩及深湖相泥岩是重要的烃源岩和盖层,储集层主要是大型三角洲、浅水三角洲及河道砂体,形成高台...  相似文献   

8.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基于岩石矿物、岩心薄片、测试分析、测井数据及钻井地质等多种资料分析,对大型坳陷陆源碎屑湖盆细粒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储集物性和页岩油富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深湖—深湖区高有机质丰度薄片状页岩相相较于中有机质丰度块状泥岩相具有更好的生烃潜力,发育的页理缝在超压...  相似文献   

9.
以松辽盆地致密油储集层试验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新的理想重复压裂井概念,结合体积压裂水平井特有参数对候选井的重复压裂潜力进行等级划分和排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考虑应力敏感效应的重复压裂产能预测模型,确定最优重复压裂方式和时机。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改造簇数下,对产能贡献由大到小的重复压裂方式分别是缝间补压新缝、缝内暂堵转向、老缝加长和重压老缝;重复压裂时机越晚,有效作用期越短。利用考虑地层压力变化的破裂压力预测模型研究了不同生产时间水平井段不同位置破裂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水平井段不同位置处破裂压力分级,可以确定最优重复压裂时机下的暂堵转向次数和暂堵剂用量。现场应用中单井日产油量由2.3 t提高到16.5 t,研究成果对同类油藏重复压裂优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南部泉头组-嫩江组热演化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钻井测温和镜质体反射率资料,在现今地温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有机质热演化和热史模拟研究。热史模拟结果表明,火石岭组古地温较高,沙河子组时期有一个明显的降温,营城组晚期-登娄库组时期地温缓慢回升,青山口组时期古地温明显回升,姚家组时期以后开始降温,明水组的降温速率最大。R.史反演表明.嫩江组期末,青一段烃源岩热演化达到成熟期,嫩江组一段、二段烃源岩达到低成熟期。明水组期末,青一段烃源岩热演化为成熟晚期,嫩江组一段、二段烃源岩抹到成熟期.  相似文献   

11.
英坨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红岗阶地北端,是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曲线以及录井资料,识别出了研究区青山口组一段、二段、三段发育沉积微相类型。总结了各微相特征,建立了测井相模式,完成了青山口组一段、二段、三段沉积微相平面图,青山口一段、二段、三段沉积微相平面图表明青山口组三角洲砂体不断进积并向北迁移,湖盆中心由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变化,伴随滨岸线的顺时针迁移,物源方向从青一段到青三段逐渐向北移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加温-三轴压力联合的(轴压8 MPa、围压10 MPa)渗透测试、封闭体系页岩电加热热解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嫩江组二段富有机质低熟页岩平行层理方向原位渗透率的演变规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样品原位渗透率呈现先升后降又升的变化规律,375℃时渗透率最低。同一温度下,样品原位渗透率随孔隙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低熟页岩原位渗透率演变可划分为5个阶段:(1)25~300℃,热破裂和黏土矿物的脱水作用改善了渗透性,但渗透率小于0.01×10-3μm~2。(2)300~350℃,有机质热解排烃形成有机成因的矿物粒间孔和微米级孔缝,在有限范围内形成连通的孔隙网络,提高了渗透率。但液态烃内黏稠的沥青质含量高,应力约束下不易流动而滞留于孔隙内,导致渗透率增长缓慢。(3)350~375℃,有机质大量热解生烃形成孔隙,但液态烃吸附溶胀和应力约束下的附加膨胀热应力,压缩了孔裂隙空间,液态烃难以排出,造成渗透率急剧下降。(4)375~450℃,有机质生烃后不同矿物之间相互连通的孔隙-微裂隙网络系统、增加的孔隙尺寸和黏土矿物的转化作用,促使应力约束下渗透率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测井参数对烃源岩超压进行实证性分析时,往往会受到有机质的影响。文中将富有机质泥页岩划分为非有机质泥岩骨架、固体有机质及孔隙流体3部分,以有机质含量为基础推导出了一套针对烃源岩超压成因判别的测井参数校正方法。在以松辽盆地长垣地区葡532井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为例进行研究时发现,经有机质含量校正后无论是孔隙度对比法还是速度-密度交会图法皆否定了过去超压是不均衡压实所致的认识。此外,文中强调在预测埋藏深度非历史最大埋深的地质体压力时,应根据古最大埋深与现今埋深差值对正常压实趋势做相应校正。根据校正后的测井参数,对典型井进行压力预测,其精度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等资料对长岭凹陷嫩江组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白垩纪松辽湖盆沉积类型属潮湿带近海坳陷型。松辽盆地南部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分布于四大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含油层段主要分布于二级、三级层序的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油气藏类型为构造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随着油气勘探的进展,地层-岩性油气藏是重要的勘探目标。西部斜坡区具有形成地层-岩性油气藏的条件。图3表1参9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青山口组三段中上部具有形成岩性地层型圈闭的地质条件。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将青三段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和6个四级层序的体系域,在分析各体系域的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有利砂体分布和青山口组三段顶面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各四级层序不同沉积相带的组合及其与油气运聚、构造特征的匹配关系,进行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区带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岩性地层圈闭发育区划分为A、B、C、D、E区,A岩性地层圈闭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和石油地质研究最重要的对象,B岩性地层圈闭区中北部、C岩性地层圈闭区南部、D岩性地层圈闭区北部、E岩性地层圈闭区东侧北部在下一步油气勘探和石油地质研究中也值得重视。研究思路和结果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及具有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青山口组泥岩盖层的封闭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青山口组泥岩作为三肇地区扶、杨油层的直接盖层,具有较强的物性封闭能力和压力封闭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烃浓度封闭能力,是该区十分理想的区域性盖层。对扶、杨油层天然气的聚集与保存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青山口组油气成藏与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测井、录井、岩心及相关测试分析资料,在陆相盆地沉积学及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下对松辽盆地青山口组(K2qn)沉积演化史及成藏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K2qn为大型湖泊及三角洲沉积,青山口组一段(K2qn1)在最大湖泛期沉积的深湖相泥岩及油页岩是盆地主要的烃源岩;储层主要位于曲流河点砂坝、河口坝、滑塌重力流、席状砂及片状浊积岩砂体中,形成下生上储式含油组合。根据储层类型的不同,K2qn油藏可分为常规油藏、低渗透油藏和非常规油藏3类:常规油藏以曲流河点砂坝砂体为储层,渗透率一般大于10mD,具有统一的油、气、水界面,以构造圈闭为主;低渗透油藏以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滑塌重力流、席状砂砂体为储层,渗透率一般介于1~10mD,油水关系复杂、圈闭类型多样;非常规油藏主要发育于湖相片状浊积岩分布区,渗透率一般小于1mD,呈大面积连续分布,具超压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白垩系储集层中长石溶蚀孔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砂岩次生孔隙在油气田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地区的十口探井为例,研究了长石溶蚀孔隙的形成、结构分类、纵向分布规律及其对储油物性的影响。按长石溶孔的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如下类型:边缘溶孔、孤立状粒内溶孔、蜂窝状粒内溶孔、条纹或条带状粒内溶孔、网格状粒内溶孔、铸模孔和混合型溶孔等。各类溶孔又按其溶蚀程度和面孔率再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据长石溶孔与其它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其成岩序列为:石英和长石的次生加大—长石溶蚀高峰期—石英的溶蚀和斜长石的钠长石化。长石溶孔的成因,均是在富含有机酸和 CO_2的酸性介质条件下,通过直接溶解或高岭土化后由于 K~ 、Na~ 和 SiO_2的被带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乾124井岩屑、测井和地震、重力、磁法资料及金6井等有关成果,对中央坳陷带的玄武岩岩性、产状及其与构造和油气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青山口组沉积中晚期,沿松辽壳断裂断续有中心式玄武岩的喷溢或贯入,其喷溢过程形成的牵引构造和冷却阶段的差异压实构造,为油气聚集和油气藏形成提供了良好前提,它能局部提高源岩的成熟度而无破坏影响,含油气盆地中的玄武岩分布区是油气勘探中值得重视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