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暖 腊八粥     
王瑾 《食品与生活》2008,(12):46-46
“小孩小孩别嘴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初八是腊月里的第一个节日,俗称“腊八节”,家家都要吃腊八粥。吃过腊八粥,春节的气氛也就一天比一天浓了。  相似文献   

2.
按照传统习俗,步入腊月就到吃腊八粥的时候了。但遗憾的是,在快节奏的今天,一些传统的节日以及节日美食正在渐渐被人们淡忘,因此在这里似有必要重提腊八节与腊八粥。  相似文献   

3.
腊八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岁暮食物,得名于腊八节。腊八节是传统节日。于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举行。曾为岁终祭祀众神之日。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纪念佛主释迦牟尼成道的节日。这天寺院有法事活动,民间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相似文献   

4.
腊,原为远古时期的祭礼。古代“腊”与“猎”通,人们在冬天狩猎,用捕获的禽兽作“供品”,举行大祭,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猎)祭”。自秦代起以十二月为腊月,汉代称腊祭之日为“腊日”,作为盛大的节日,直到南北朝时方将腊日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谓之“腊八节”。  相似文献   

5.
(一)腊八祭与腊八粥 腊八祭亦称腊日祭、王侯腊、腊八节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欢庆丰收,酬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后来演化成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其为“嘉平”,商代为“清札”,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6.
月历     
《美食》2010,(1):21-33
当月食令 腊八食粥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相传“腊八节”起源于远古时的“腊祭“,每年腊日要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以祈求五谷丰登、吉样平安。古时的春节,实际上从这天就算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清宫腊八粥     
腊月初八日食腊八粥,本是佛门子弟的饮食风俗,是为纪念释迦牟尼成佛而形成的。民间善男信女竞相效仿,成为民俗,至唐宋时期广为流行。历代崇信佛教的皇帝,都视腊月八日为重要节日,并食用精美的腊八粥以表虔诚。 清代宫廷信奉佛、道、萨满教,亦十分重视腊八节食腊八粥这一传统食俗。每年腊月初八前的两三天,清宫就派大臣准备做腊八粥的原料,将糯米、小米、红枣、桂圆、核  相似文献   

8.
腊,原为远古时期的祭礼。古代腊与猎通,人们在冬天狩猎,用捕获的禽兽作供品,举行大祭,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猎)祭。自秦代起以十二月为腊月,汉代称腊祭之日为腊日,作为盛大的节日,直到南北朝时方将腊日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谓之腊八节。腊八  相似文献   

9.
腊,原为远古时期的祭礼。古代"腊"与"猎"通,人们在冬天狩猎,用捕获的禽兽作"供品",举行大祭,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猎)祭"。自秦代起以十二月为腊月,汉代称腊祭之日为"腊日",作为盛大的节日,直到南北朝时方将腊日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谓之"腊八节"。腊八  相似文献   

10.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转眼又至寒冬腊月。暖尚遥,冻未消,就着无数古老传说,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下肚。周身暖煦,健康养生。品着悦目可口的腊八小食,与邻居友人相互祝福,感受着饮食传统赋予心灵之馈赠。今年的腊八节,您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1.
《美食》2010,(Z1)
当月食令腊八食粥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相传腊八节起源于远古时的腊祭,每年腊日要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以祈求五谷丰登、吉祥平安。古时的春节,实际上从这天就算开始了。据说腊祭有八种神,于是便将腊月初八确定为固定祭日。农历腊月初八又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被称为成道节,是佛教的一个盛大节日,要作浴佛会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施舍给进香者,后来腊八舍粥逐渐成为传统善事。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相似文献   

12.
翻开日历,原来元月二日就是腊月初八了。长久以来,在我国民间有夏历腊月初八熬腊八粥的习俗,也就是过“腊八节”。腊是古代的祭名。《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有:“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疫”的史实。至于阴历十二月初八喝腊八粥,是在佛教传到中国之后的事。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经过6年的苦行生活,他仍没能在精神上摆脱对人生的各种苦恼。这时,他已经饥饿疲惫到极点,恰好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乳糜(奶粥),使他食后恢复了体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  相似文献   

13.
食在腊八     
正腊八节是我国古老的民俗节日,它来历已久,传承至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十二月"与"腊月",两个词意同,字面上却不相干。远古时期,年岁之终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这种祭祀活动,古称"腊"或"蜡"。周朝时,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神灵称为"蜡",秦汉时统称为"腊"。"腊"多举行于农历十二月,人们便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它还有很多名称,如岁尾、腊冬、残冬、穷冬、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这些不同的名称各有来由,最通俗人们也最熟知的当属"腊月"。古代腊祭这一天称为"腊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称"清祀",周代称为"大蜡"。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才开始固定在腊月初八。  相似文献   

14.
每年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这段时间,民间都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们素有的传统习惯,趁这机会把厨房客厅布置一新,添上新装备,节日里招待起客人就多门份喜悦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5.
正生活中有节日,节日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市井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  相似文献   

16.
腊月初八,天寒地冻。眼看着外面寒风凛冽,我早已裹上了厚厚的棉衣,可爱的女儿却人小鬼大,仍然“要风度,不要温度”,穿着裙可真是美丽“冻”人。我这个做妈的虽然勉强发扬着民主精神,让女儿的形象自己做主,但心里还是很担心:小妮子这么穿早晚冻出毛病来!硬的不行来软的,心想那就从食补“进攻”吧。“腊八节”自然要喝腊八粥,只是女儿谈甜色变,这可难为了我这个做妈的,多亏了左邻右舍太太们的出谋划策。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几位妈妈们齐齐相中了“三色猴头菇”,色彩丰富,滋补养胃。  相似文献   

17.
曹锡琴 《烹调知识》2004,(11):52-52
中国厨行用以纪念自己的节日者是灶王。而在一年中取灶王———又称灶君的诞辰日为节日,该组织名曰“灶君会”。农历八月初三,关于灶君之说,有历史记载者可见唐·段成式之《酉阳杂俎》“诺奉记上”,称:“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当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白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故为天帝督使,下为地精。”这就是中国民俗中腊月二十三辞灶之出处吧!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灶王升天之日,民间以祭之;而八月初三是灶君诞辰日,故定为厨师的节日。厨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中国已经存在有2000多年了…  相似文献   

18.
腊八食粥     
腊月初八快到了,这一天,南北皆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食粥的起因是:腊八,佛教的节日.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遍访印度的名山大川,一日来到比哈尔邦的尼连河旁,由于累饿不堪,昏倒  相似文献   

19.
迎春面点     
从腊月“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全国各地都沉浸在辞旧岁迎新春的欢乐气氛中.迎春之际,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风俗,制作面食糕点,是很多人家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续上期节日菜点和大年夜花色饺子,本期介绍几款不同风味,品种多样的面食及糕点,祝大家新春快乐.  相似文献   

20.
沧州年俗     
何菲  李春晖 《美食》2024,(2):5-12
<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沧州的年俗是一进腊月就开始了。腊八饭小时候过年氛围的第一标志就是吃腊八饭(关于腊八节,沧州和其他地方过法不太一样,不是喝粥而是吃米饭,或是很稠的那种黏饭)。五谷杂粮焖米饭,豆腐白菜炖粉条。五谷不固定,“主流”是大米小米,红枣是必备,因为那是一年的“找向”(沧州读音里“枣”和“找”同音),其他的可以根据自己家传统或实际情况酌情放(据传说,当年佛祖吃的也是施主老太太家剩的粮食熬的粥),像玉米、黑米、花生米、麦子、黑豆、黄豆、红豆、绿豆、爬豆……近几年还有放鹰嘴豆、葡萄干、薏米等等的,主打一个丰富:感谢植物慷慨,感恩大地馈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