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月18日.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来自国内外多位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权威出席会议,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等问题展开探讨。同时,还举办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伦敦宣言)中译版的发行仪式。  相似文献   

2.
天津大学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多次合作,是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合作范例。文章系统回顾了天津大学与故宫博物院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历史,揭示了高校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优势,以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点,阐述了跨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共享平台的重要性,指出建筑教学科研融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建筑教育创新实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张睿丰 《城市住宅》2021,28(2):192-193
阐述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优势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与传播.在视觉传播从静态化向动态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需对信息存储、共享与传播的形式有新的认识.而对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需在观念与意识上及时转变,制定统一的技术应用标准与规定,实现数字技术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精准对接,从而为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多样的形式,使其能渗透到大众的文化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叙述参加国际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 RPS)在意大利举办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学习的经历,结合意大利圣吉米尼(San Gemini)的保护与修复案例,介绍了意大利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方法,希望能对我国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关联耦合理论是当代城市设计的 经典理论之一,强调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 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规律,并 已被应用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 的各个层面。它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 新的观察视角,推动了近年来新兴遗产保护 类型(如区域遗产、文化线路等)的界定与保 护,并深化了既有传统遗产类型(如历史纪念 地、历史文化名城村镇等)的保护工作。本 文通过探讨关联耦合理论与文化遗产保护的 关系,提出文化遗产群落的概念,结合相关 案例,梳理出以该理论为视角的文化遗产群 落保护的一般方法,以期对中国文化遗产保 护的实践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名城在我国城市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我国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按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可分为三层。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不同时代建筑的结合,城市是由故事组成的,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让人阅读出个性,而不应在发展中渐渐丧失自我.建筑师的创造应该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融于建筑规划之中,建筑必须带有中国本色特征.与遗产有关的城市环境管理和规划设计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现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分析了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的主要破坏因素和保护研究的现状,并针对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提出了适合中国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9.
袁鹏  解旭东 《华中建筑》2008,26(11):199-202
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时期第一代建筑师及建筑教育家的代表,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学术思想中的相关部分对当代建筑师和规划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文通过介绍并分析梁思成先生关于北京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相关工作,试图揭示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吕舟 《建筑学报》2001,(3):58-60
文章认为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整个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0 0 0年 ,由于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完成的几项重要工作 ,使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迎接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介绍了有关的国际文献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