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安徽建筑》2019,(9):206-207
岩体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PBL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并针对教学准备与设计、师生角色定位以及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研究成果对岩体力学课程的改革具备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课程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力学课程是很多理工科专业核心课程,针对当前本科教育阶段力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力学"金课"建设要点与建设保障两方面论述如何打造本科教育阶段的力学"金课",为本科院校力学"金课"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
基础力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分析独立学院基础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考虑独立学院生源实际情况,对基础力学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岩体工程与岩体力学研究现状 ,讨论了现理论研究成果与岩体工程实际监测资料不相吻合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 ,是现岩体力学研究理论模型与岩体工程实际力学模型不相吻合所致。故应严格根据岩体工程实际力学动态相应进行岩体力学仿真分析 ,方可得到正确的分析成果。笔者曾提出“卸荷岩体力学”的概念 ,以归纳开挖卸荷岩体力学研究内容 ,已经高边坡和地下工程实例所验证 ,开挖卸荷岩体力学研究是岩体工程及其力学仿真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基于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力学课程群的教学实践,文章从教学内容的整合、网络平台的建设、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力学课程群的整合与改革的思路。实践表明:力学课程群的整合与改革,可以压缩教学学时,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讨论若干岩体力学概念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回顾与分析了全世界岩体力学发展中科学与应用2个方面的重要成就及不足,其中,在岩石力学试验机与试验方法方面,介绍了围压三轴试验机、刚性试验机、真三轴试验机、流变试验机、动力试验机、高温高压试验机、多场耦合作用试验机、CT-岩石试验机、现场原位岩体试验及试验标准等;本构规律方面介绍了岩石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围压三轴与真三轴力学特性、时效与尺寸效应特性、动力特性、渗流特性、多场耦合特性、结构面力学特性、岩体变形破坏的声光电磁热效应等;岩体力学理论方面介绍了岩体力学介质分类、块裂介质岩体力学、强度准则、本构规律、断裂与损伤力学、多场耦合模型与裂缝分布模型;数值计算方面介绍了数值方法与软件、位移反分析与智能分析方法。清晰地论述了工程岩体力学与灾害岩体力学分类、概念及其应用领域划分,分析、梳理了大坝工程、隧道工程、采矿工程、石油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工程技术变迁与发展的工程岩体力学的重要成就,分析、梳理了滑坡、瓦斯突出、岩爆与地震等自然与工程灾害发生及发展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预测防治技术的灾害岩体力学重要成就。详细分析、讨论了8个岩体力学未解之百年问题,包括岩体力学介质分类理论、缺陷层次对岩体变形破坏的控制作用和各向异性岩体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 3个岩体力学理论问题,岩体尺度效应、时间效应、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灾变-混沌-逾渗统一理论、完整岩石试件与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时间-位置与能量三要素预测预报5个非线性岩体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学型本科结构力学课程体系设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力学课程是教学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力学基础课程,对本课程设置时应考虑的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设置要求、大工程观要求、计算机引入、与相关课程的协调关系及定性结构力学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较合理的结构力学课程设置观点,论述了本课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考虑生源实际情况,结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对力学系列课程知识点的需求,提出了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力学课程及教材建设的意义和方法,建议在教学中加入工程力学应用方面的具体内容,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好的课程平台。  相似文献   

9.
岩体的损伤特性是工程岩体的重要力学特性之一 ,并与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初始地应力和工程开挖应力场作用下 ,对众多随机损伤裂纹的积累、扩展和演化 ,应用损伤力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是近年来岩石力学与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曾有过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但涉及岩体损伤及检测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关于岩体损伤检测方面的专著更不多见。杨更社、张长庆著《岩体损伤及检测》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著岩体损伤检测识别方法的著作。杨更社在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 ,一直从事岩体损伤力学及检测识别方面的研究。本书是他及其合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国内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从力学课程设置到课程管理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目前国内土木工程本科力学课程设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课程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岩石力学课程的现状与案例教改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石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理论性强且教学内容丰富而繁杂。通过分析岩石力学教学的现状及课程特点,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案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章探讨了岩石力学案例教改思路,包括工程案例素材的搜集、案例教学的设计及案例教学实施等。研究成果对岩石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卓越计划"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岩石力学作为典型的跨行业通用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轻视基础概念、标准混乱陈旧、忽视工程能力培养的问题,难以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教学内容模块化,合理选择培养标准;强化基本概念理解,培养创新能力;深入工程现场,提升工程能力的教学改革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金课”建设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既要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又要重视“教”与“研”的融合,现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注热点。在力学课程中融入探究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更加关注力学知识的工程应用。弹性力学是工科本科生中难度较高的课程之一,其本质是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求解基本方程,即偏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而弹性力学求解的难点在于难以满足边界条件。为此,在弹性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圣维南原理及其应用这一基本教学内容为例,开展了探究式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通过对基本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的深入阐述和延拓,并结合典型工程实例,探讨了在不同的局部边界上如何有效理解和灵活应用圣维南原理。教学实践的效果表明,在力学课程中开展探究性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力学原理的实质及其应用的灵活性,进而感受力学之美。  相似文献   

14.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结构力学基本概念较多,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往往感到难以理解。文章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中结构力学教学与工程实际及后续专业课教学结合的问题,即理论教学与重大工程结合、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结合、计算简图与工程结构试验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结构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结构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结构力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力学既是一门富含理论,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作为岩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隧道工程以及矿业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为满足日益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岩石力学高层次人材的需求,研究生岩石力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在详细分析岩石力学课程教学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高校研究生岩石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研究生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一流本科教学。一流本科教学要实现一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应强化"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结构设计竞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参考结构设计大赛的良好效果,建议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增加定性结构力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应用训练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材料力学是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在分析"三本"土建类专业学生材料力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教学的工程化思想,并通过教材选择及教学大纲优化、"填充式"讲义编写及应用、教学实例库建设及工程实例两阶段讲解,以及增设课程实习环节等几个方面,研究基于"工程化"思想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体系。2011年以来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一定程度检验了此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也从另一侧面表明基于"工程化"思想的课程体系更加适于三本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BIM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实验教学是教学发展的趋势。笔者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及研究生实验教学所面临的困难,结合BIM技术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尝试,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文章针对课程改革提出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材料力学教学现状 ,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 ,对材料力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阐述了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 ,并在我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及科学计算软件Mathematica建立岩石地下工程数字教学平台。通过FLAC数值模拟,形象和直观地展现围岩中二次应力分布及规律,并解释了新奥法初期支护的原理;采用Mathematica对理论解析解进行可视化处理,形象展现围岩力学参数对二次应力分布的影响。该平台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理解和拓展数值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