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心理契约不仅存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中,同样也存在于公共部门管理之中。不同的行政范式下,公务员心理契约内容也必然有所不同。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的视角去探讨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内容转变,并主张注重行政文化建设;完善公务员决策参与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公务员激励机制;重视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建立公务员心理档案五个方面来完善公务员的心理契约管理。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不仅存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中,同样也存在于公共部门管理之中。不同的行政范式下,公务员心理契约内容也必然有所不同。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的视角去探讨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内容转变,并主张注重行政文化建设;完善公务员决策参与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公务员激励机制;重视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建立公务员心理档案五个方面来完善公务员的心理契约管理。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其行为代表政府形象.在中国社会“关系”文化的影响下,公务员在社会交往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关系学的视角出发,针对公务员社会交往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讨建立公务员文明交往的主要机制.这对于提高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文化素质、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加强文明交往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现依法治国,避免“权大于法”或“以权压法”的不法现象,必须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研究与控制。滥用的原因在于行政权的不受制约,行政主体的特殊地位,公务员对附加利益的追求及公务员队伍的膨胀等。而限制其的关键是使行政权力得到合理行使,即在符合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机制,使行政行为真正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5.
日本政府在二战后开始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对公务员的培训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当前,一批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日本公务员成为世界公务员队伍中的佼佼者,一度称为"尖子政府"。同时也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笔者选取现行日本公务员的培训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及中日两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异同,进而探讨其对我国公务员培训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和启示,以此提升我国公务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行政人员既有维护公共利益的义务,又有谋取个人利益的权利,二者之间相互博弈,公共行政责任缺失及行政道德失范现象严重,要对公务员进行行政道德教育,采取物质激励与行政问责制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切实加强公共行政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行政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灵魂,行政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关键。行政道德建设一靠他律的监督机制;二靠自律的养成机制。监督机制包括加强行政道德立法、建立一个权威的执行机构专门负责审理公务员违反道德但又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在公务员任免升降中引入道德赏罚机制。养成机制包括内省和慎独。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实行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及社会历史原因、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提出了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的路径: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祛除"人情化"问题;完善职位分类,放宽资格限制,实行分类考试;加强考官队伍建设,丰富面试形式及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家赔偿法》中对行政赔偿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也规定了行政追偿制度。赔偿制度和追偿制度的结合支撑起了较为完整的国家财产责任框架,但在看似完备的法律规定中却突显出了赔偿理论的不足。公务员承担行政追偿责任的性质不明确是这种理论不足的集中反映。应从民法的代理理论出发,以公务员和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中的关系为切入点,突破传统理论的思维定势,将公务员承担的追偿责任定性为公权代理责任,使得公权责任理论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行政学院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学院,作为行政学院的体育课程,选择太极拳,是由于其"身心皆修"的功能;及通过领导干部、公务员等国家公职人员学习、练习太极拳,来影响、引导人们学习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挖掘、保护、传授民族知识,使我们的民族知识、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大众、政府作为及民间传统的博弈过程。既有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客观上要求以文化植入作为重要实现手段;然而,基于文化机构建设、人口流动与现代传媒发生的文化植入,并未让乡村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民间依旧保留了自己传统的文化意识。理解这一现象,需要建构一种涵盖而又不拘泥于文化人类学意义的"文化生态"意识。搞清农村文化的当前生态格局,研究文化植入的限度并进而转向对文化发生的日常生活空间的关注,在尊重和理解民间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乡村生活与文化大众、政府作为的沟通机制可能是深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着手考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现象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一种文化变革和社会思潮,是一种十分宽泛的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并非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而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其目的是要把社会的现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重新连接,按照一种世界文明和多元文化的理想,重新恢复西方人道主义的文化价值。后现代主义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肯定,是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回归。  相似文献   

13.
华裔作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其文学作品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现象,通过对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的运用,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描写,美国华裔作家更加了解祖先的文化,更能理解父母,从而展示了他们寻找文化归属感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4.
对于淮安地域文化的归属,既有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古文化史的描述层面,并且为了兼顾行政区划和地理单元的完整性,忽视人文事象的空间区域分布与空间差别,将其归入以徐州为中心的楚汉文化区.通过选取农业耕作、传统民居等物质文化因子和方言、风俗、戏曲三大非物质文化因子指标,建立地域文化综合评价体系,根据权重和数学模型定量计算出淮安文化指数,再利用SPSS软件,将淮安文化指数与附近的17个代表地点进行聚类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淮安文化指数得分接近盐城、扬州、镇江、南京,淮安宜归属扬州为中心的淮扬文化区.通过对历史时期的淮安文化演进过程的梳理,藉此提出淮安地域文化史层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科技创新乏力这一现象和现实出发,分析了中国科技创新乏力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相互关联。指出影响科技创新乏力的直接原因并不在于传统文化本身,而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经济的原因,而且,科技创新乏力的现象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相似文献   

16.
儒学与墨学的消长构成了“五四”思想启蒙的另一幅思想图景。墨学复兴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危机的历史语境和“回应”西学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尊墨抑儒”现象则说明“五四”思想启蒙并没有越出传统文化自我调整的结构边界。  相似文献   

17.
刚健有为的人格情操、厚德载物的人格风范、修齐治平的人生抱负和和谐完美的人格修养是蕴涵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人格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素质仍然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运用这些优秀思想的时候应坚持批判地继承,同时要丰富教育方式和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片面强调目标语言文化的输入,导致跨文化交际中"国学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通过对淮阴工学院非英语专业公选课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能够用英语准确表达国学文化的学生微乎其微,而公选课开设以后这一现象有了较大改善。在国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完全可行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国学的比重,发挥国学的正能量,以扭转长期以来的"文化逆差"势头,从而真正继承和弘扬国学文化。  相似文献   

19.
传统财务理论研究的局限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财务理论研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存在诸多局限。加强财务治理结构的概念框架研究,以此改进、完善和发展传统的财务理论,对于建立健全财务治理结构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财务决策执行的效率,推进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加速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日本企业文化吸收和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研究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