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波  曾毓隽 《山西建筑》2010,36(33):51-52
结合具体实例,对古代中西建筑表象的各自特色和风格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古代建筑在布局、材料、结构与造型四方面的不同之处,对当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百年回首,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经历过光荣,也饱受失意。随着西方文化在近代军事、经济和宗教等力量作用下传入中国,中西方建筑文化由相遇到冲突、选择,使中国传统建筑秩序失之平衡。虽然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秩序在文化整体上有着更多的相似,但具有革命性的现代建筑文化则需要打破一切,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形式,还包括相应的政治、经济、生活、价值观念等。正因如此,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一直处在传统与创新、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双重困扰之中。这样的文化危机时代,也正是历史的转折时期,天将降大任于当代建筑师,建构中国建筑新文化和新秩序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 1、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确定 在当代的时空背景下,对中国建筑文化进行确定,显得异常困  相似文献   

3.
物质是如何被赞美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永高 《建筑师》2008,(1):5-21
材料是建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着重于探索新材料以其结构性能所带来的空间和形式潜力.材料的知觉属性则被有意压抑.当代建筑则呈现了依稀可辨的向着材料知觉性的回归.材料再次被显现与赞美。本文通过对于路斯、风格派、密斯、康、卒姆托等现当代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分析解读.呈现了材料显现的多重方式及其在概念和实践上的复杂性.以及材料主题的变更及其内涵的转换。通过对于这些历史片段的考察.作者认为.当代实践应该在材料的表面与结构之间.在材料与空间之间.在知觉与理性之间.寻求一种微妙而诗意的平衡。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对于材料真正的赞美。  相似文献   

4.
虽然建筑中材料的透明性似乎已经天然地与玻璃联系在一起,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只不过是近200年间的事。而在当代建筑学中,新的透明材料的出现以及由加工工艺和建造方式的不同带来的材料透明性的转换,再次打破了透明性与玻璃的单一对应,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建筑学可能。致力于探讨当代条件下透明性的材料转换及其对于建筑学实践的影响,认为这一透明度的转换带来了对于空间、结构的多层次表现,为人们创造了丰富而细腻的感官体验,也使建筑有可能越来越远离那种风格化的形式,而转向知觉、感性、效果与体验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篇首语     
张利 《世界建筑》2014,(9):20-20
<正>《世界建筑》的读者朋友,本期的《世界建筑》再次聚焦于文革以后的中国当代建筑师个体。30余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当代建筑界造就了一种有趣的双群体结构,按照曾经的称呼方法,一个群体被称为"体制内建筑师",一个群体被称为"体制外建筑师"。过去一般认为,"体制内建筑师"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承担了更重大的责任,"体制外建筑师"为我国的当代建筑吸引了更多的西方关注。显然,这种二分法的结构与观点在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进程中都正变得越  相似文献   

6.
中国二十年来的超常规发展让世界瞩目。近年来西方对于中国格外关注,以中国当代建筑为主题的展览在威尼斯双年展、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荷兰建筑协会(NAI)等最重要的展览机构登台亮相,也使中国诞生了一批活跃于国际建筑舞台的"明星"建筑师。但是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对于中国建筑的关注,似乎仍然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上,对于中国大批量建造的建筑产品,更多听到的则是一种负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虽然在时间和地域上相距甚远,但在建筑意匠、营造理念与技术措施上却有着共通之处。本文以类比的方法分析和梳理了二者在形式与功能取向、结构与技术、装配式的建筑理念以及建筑的整体性等方面的相同与相似点,提出了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解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的可行性及具体方案,继而总结了可供中国当代建筑借鉴的基于类型学设计方法的建筑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93-94
因为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经过发展中西方民族各自呈现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思维、历史文脉、性格气质和审美情趣等,这些诸多的因素深刻的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本文总结和对比了中西建筑在材料与结构、建筑组群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材料在建筑“表层”中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对其进行简略归纳之后,分析了混凝土“表层”背后涉及的西方建筑史中两种不同的理论涵义,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混凝土作为建筑“表层”材料在中国当代建筑实践中难受重视的原因.通过此项个案研究,试图从微观的视角对建筑观念史研究的意义进行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方圆、黄金段形式与"数"理关系共同作用下的整体结构和比例尺度影响着对建筑形式美的认知。通过比较中西方建筑平立面几何关系在意识形态来源的认知共性;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西方√2、√3/2比例与1.4倍/1.6倍矩形比例在场地感知和空间体验的作用,比较各自在建造数理转化中的优势;考虑到当代建造的模数关系,在平面几何关系上,重点将中式一丈模数与西方网格法进行差异性比较,立面几何关系通过中式压白、材栔组合对西方矩形对角比例关系进行灵活性补充,形成能够适用于当代轴网模数比例关系的建筑平立面几何关系汇总。文章为既有或传统建筑原有比例关系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当代新建筑对既有或传统建筑的形式延续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两处住宅用房安装中央空调的事例,现场查勘、验算与鉴定,证实了在住宅用房的混凝土梁上钻孔洞安装中央空调管线的做法,影响了房屋结构的安全,同时给出了加固处理意见,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郑怀平 《安徽建筑》2013,(5):189-190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已启动新一轮测量标志普查工作。与过去不同,此次普查在资料汇集、调查人员组织、调查资料归档与调用等方面做了较大变革,文章简明阐述了变革后的测量标志普查资料汇集技术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Conclusions 1. The effect of relative penetration on the change in magnitude of settlement is substantial. With the same specific pressure on the base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decreases as the relative penetration increases.2. Published data on values of unit friction forces along lateral surfaces of deep foundations were confirmed. The maximum value of resistance along the side surface was 2 tons/m2.3.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e realtionship between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and its diameter is nonlinear. Th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working out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oundations of deep footings from deformations especially if one considers that in this case the foundation carries substantial pressures and deforms under conditions of strongly developed shear regions.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6, pp. 11–12, November–December, 1971.  相似文献   

14.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通过对大连水产学院图书馆的介绍,向人们展示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引起环境共鸣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碳化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本文建议采用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已知的混凝土碳化序列,较精确地预测未来时刻的碳化深度。文章最后以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