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压裂是低孔、低渗油层改造的主要增产措施。根据常规测井资料、岩石物理实验分析数据及试油成果。研究储层四性关系,确定区块的低孔、低渗储层评价标准。进一步对油层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为油层压裂提供施工层位和准确的储层参数。通过商543区块实例,阐述了选择压裂层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建深1井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录井和试气资料对志留系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测井综合评价,主要对该层位进行了岩性识别、储层划分、参数定量计算、流体性质识别等方面的研究,为建南构造下组合致密砂岩储层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测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测井在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南海东部HZ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普遍存在的孔渗之间相关性差、用常规方法计算渗透率精度低的问题,分析了研究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了储层综合物性参数与岩石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核磁共振测井弛豫时间分布对岩石孔隙结构的表征能力、由研究区储层岩心的核磁实验测量数据、建立了适合本地区计算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的关系式,并用实例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砂砾岩体低孔低渗储集层由于孔隙中流体的测井响应信号弱,常规测井难以识别与评价。核磁共振测井能提供与岩石骨架无关的孔隙度等测井信息,能有效地识别和评价储集层。而且,其多种烃类检测模式及其评价方法能定性评价流体性质和定量计算其流体体积。胜利济阳坳陷东营凹陷陡坡带低孔低渗砂砾岩体测井评价表明,核磁共振测井在储层识别、岩石参数计算、流体性质识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孔低渗、低孔低渗等特征含气砂岩的储层岩性、物性对测井响应的不同的特点分析,建立了一套相应的储层参数测井评价方法.这些测井评价方法包括对于高孔低渗储层评价其孔隙性、含油性的库克法;对于低孔、低渗储层建立的测井非相关优化法;储层测井特征值参数权值法等方法.对于不同储层特征,用相应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可有效地得到储层参数.计算结果、岩心分析数据与试气结论吻合,证明所建立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是合适的,为类似复杂储层参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川渝油气田碎屑岩储层测井解释及流体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侏罗系-上三叠统的蓬莱镇组、沙溪庙组和须家河组等碎屑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种类多、单砂体规模较小但累积厚度较大、横向变化大、含水饱和度较高、储层识别及储层参数定量计算难度大,流体判别符合率低等特点。为此,开展了一系列分析研究工作:①在岩心分析基础上进行长石砂岩、岩屑砂岩、钙质砂岩等岩性识别;②利用声电成像和常规测井资料进行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识别;③利用多种能谱资料计算泥质含量,以及多种测井资料计算束缚水饱和度等储层参数;④使用电阻率-孔隙度法和饱和度法等进行流体类型判别;⑤使用压汞资料和试油资料进行有效储层确定。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四川盆地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的测井解释和流体识别方法。利用该套技术能快速有效地确定射孔层位,较准确地评价单井产能和油气藏储量,在川渝地区多个油气田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应用效果,提高了川渝油气田碎屑岩储层的解释评价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伸.低孔渗油田储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低孔低渗储层压实程度高,成岩作用复杂,地质解释模型和测井解释模型拟合复杂。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的形成和演化受成岩作用的控制,主要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不利于孔隙的演化,而溶蚀作用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从岩石物理实验的角度开展研究.分析了低孔低渗岩石地层因素与孔隙度、电阻增大率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以及核磁共振横向驰豫(T2谱)特性等,对低孔低渗砂岩与常规砂岩物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低孔渗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特殊性,为准确测井解释油气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志丹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解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志丹地区侏罗系、三叠系储层是低孔、低渗储层,压实程度高,地质解释模型与测井解释模型拟合复杂。针对不同层组的地层,优选细化测井解释模型的参数,使测井资料的数字处理能较真实地反映储层物性特征、流体含量及孔隙度变化,为准确的测井解释油气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为低孔、低渗油气层的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根据不同孔渗特性储层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反映特定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三维逾渗网络模型。首先通过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不同孔渗储层电性的总体特征,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地层水电阻率、泥质含量等对不同孔渗岩石电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孔渗特性的降低,相同含水饱和度下电阻率升高;低孔低渗储层的束缚水饱和度大于高孔高渗储层。地层水电阻率、泥质含量等对岩石电性的影响同储层的孔渗特性有关:地层水电阻率、泥质含量等对低孔低渗储层岩石电性的影响幅度明显大于对高孔高渗储层岩石电性的影响幅度;当黏土阳离子交换浓度较低时,泥质对低孔低渗储层岩石的电性也有较大的影响。在低孔低渗储层电性研究及测井评价中,准确求取地层水电阻率、泥质含量等物性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的精确确定成为东方气田群中深层储层测井解释评价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气田中深层储层岩石颗粒细且岩性复杂,导致常规的孔渗关系变化繁杂,用传统的岩心孔渗统计回归方法及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计算的储层渗透率精度较低,存在一个数量级的误差。为提高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精度,切实解决低孔低渗气藏勘探开发的实际问题,首先采用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测井相分析技术对储层测井相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岩心孔渗、铸体薄片、激光粒度等试验分析资料对储层测井相进行标定及小类合并,使同类相具有更相似的岩石学特征,进而在测井相约束下,针对不同岩石物理相类型的储层分类建立渗透率计算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东方气田群中深层储层测井渗透率的评价,能有效提高渗透率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1.
泌阳凹陷深层系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泌阳凹陷深层系测井评价的难题,进行了岩心实验研究,为区域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提供了依据;基于岩心、试油及其它资料,利用地区经验及多种方法,确立了适合区域测井评价的基本储层参数计算模型及油气层评价常用参数下限标准,优选出了油气层判别地区适用方法,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综合测井解释实用技术,提高了测井评价的准确性,满足了勘探开发生产需要。同时说明了地区经验及多信息、多方法的综合判别在解决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评价难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о���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低渗透储层特征参数的研究,抓住了低渗透储层关键特征参数-渗透率。选择与渗透率关系最密切的、有价值的特征参数,如孔隙度、排驱压力、孔喉中值半径、最小非汞饱和度百分数。研究了渗透率与其相对应的主要特征参数的数值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自编程序计算了关联度和关联序,建立了四川盆地五百梯石炭系气藏碳酸盐岩储层、磨溪雷-亚段气藏低渗区碳酸盐岩储层、八角场须四段气藏低渗区碎屑岩储层和平落坝须二段气藏低渗区碎屑岩储层的数值模式,并对储层进行了定量化描述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塔中油藏测井储层参数分布及描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灰色系统理论研制的储盖组合测井解释软件系统实际用于塔中石炭系东河砂岩、泥盆系、志留系岩性段储层评价,处理区域内56口井相应井段的测井和地质资料。利用储盖组合测井解释研究成果,提取和集总储层参数,编制研究区域内各岩性段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油层有效厚度的平面分布图件,描述了各层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指示了不同类型油气储层的层位及分布富集区域。  相似文献   

14.
库车前陆冲断带高压低渗储层测井评价新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西部地区前陆盆地山前逆冲构造带挤压应力异常强烈,强烈的构造应力不仅改变了储层的性质,而且还使得油气的分布异常复杂,加之沉积地层近物源,储层物性普遍较差,属低孔低渗储层。针对库车前陆冲断带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中测井所面临岩性识别、储层参数的计算以及流体识别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文章通过在库车前陆冲断带高压低渗储层综合应用了阵列感应、偶极横波、元素俘获、微电阻率成像等一系列新的测井方法与评价技术,开展了利用新测井资料定量计算地层饱和度、准确识别气水界面、精确确定地层矿物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价致密储层的有效性的方法。将这些方法应用在库车冲断带高压低渗储层的测井评价中,建立了塔里木盆地陆相岩屑砂岩高压低渗储层测井评价方法与标准,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为油田探明、控制、预测等各级储量的测井储层参数和地质工程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对储层特征及其对资源评价影响的认识,是致密砂岩气藏资源评价、生产和高效开发的基础之一。通过测井分析、薄片观察、生烃条件和生产数据分析,研究苏里格气田西南部石盒子组8段和山西组1段储层特征、砂体展布、砂体厚度、砂体叠置模式,明确储层特征和适用的评价方法,探讨储层特征对资源评价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强非均质性特征,适用容积法进行资源评价;储层厚度和面积受控于砂体展布和叠置模式,一般砂体厚度大,展布面积广的分流河道和复合砂体的资源量较大,产气量较高;储层孔渗受控于碎屑组分和微观孔隙类型,并受后期成岩作用强烈改造,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破坏孔隙,溶蚀作用有力地改善了孔隙;生烃强度在根本上控制了产水区和产气区的分布,而致密气富集的甜点区主要分布于有利储层的相对高孔渗部位。在致密砂岩气资源评价中,沉积作用控制了砂体展布和叠置模式,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复合砂体,决定了储层面积、厚度,进而控制了油气赋存规模和产能。成岩作用改变储层储集和渗滤性能,主要以微观形式来对整个油气开采区的油气储量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需求的增加和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大,古潜山油气藏研究已成为辽河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测井评价的难点包括:①岩石骨架矿物成分变化大,岩性测井划分困难;②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裂缝发育,储层识别率低;③缺乏有效的裂缝性储层参数计算方法,包括裂缝孔隙度以及储层饱和度等;④裂缝型储集空间内流体类型的识别和评价依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研究重点是①与②,在常规测井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ECS、成像等测井新技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建立完善复杂的岩性识别方法及储层评价方法例如:测井曲线响应值法、交会图法、ECS测井分析、多矿物组分分析(Optima程序)等;在准确识别岩性的基础上,提高对该类储层的认识,进而提高古潜山储层的测井解释符合率,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参数的准确性,利用地质、岩心和试油资料,根据YD油田主要储层的岩电特征,采用正逆累积统计方法、油气累计体积以及Pickett交会图方法,更新了储层岩石、矿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解释模型,细化了各个层系的孔渗饱解释参数,特别是每个参数的截止值.根据最新的解释参数,重新建立了储层划分类型和解释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FT测试资料对所有目标层系重新划分了油水系统.油田实际生产测试表明,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能够指导碳酸盐岩的测井综合评价、油藏储量计算和油气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8.
滦平盆地白垩系陆相页岩油储层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袁晓冬  姜在兴  张元福  姜洪福 《石油学报》2020,41(10):1197-1208
滦探1井首次在滦平盆地白垩系发现页岩油,填补了燕山构造带中生界油气发现的空白。综合岩心、镜下薄片、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化验资料,对滦平盆地白垩系西瓜园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展开研究。研究区西瓜园组页岩油储层主要包括泥页岩、粉砂岩、白云岩、长英质混合细粒岩、碳酸盐型混合细粒岩和黏土型混合细粒岩6种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和裂缝为主,裂缝包括构造缝、异常高压裂缝和层间缝,孔隙以晶间孔和溶蚀孔为主。页岩油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6%,渗透率平均为0.265 mD,整体为低孔超低渗储层。根据岩性组合和录井显示,垂向上识别出2套页岩油储层。下部页岩油储层为火山—湖泊沉积,主要包括泥页岩、粉砂岩、白云岩、长英质混合细粒岩和碳酸盐型混合细粒岩等岩石类型,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油气显示以黄绿色轻质油为主,见天然气产出;上部页岩油储层属于正常湖泊沉积,岩石类型以泥页岩、粉砂岩、碳酸盐型混合细粒岩、黏土型混合细粒岩和长英质混合细粒岩为主,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见黑色重质油和天然气析出。分析认为,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背景和总有机碳含量是西瓜园组页岩油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低阻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低阻油气储层的测井特征,采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和神经网络法计算了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参数,并在实际中得到了检验,符合率较高。同时对储层的划分、测井曲线质量的标定等进行了叙述,其测井解释精度可满足油气储量计算的要求,达到了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袁晓冬  姜在兴  张元福  姜洪福 《石油学报》2021,41(10):1197-1208
滦探1井首次在滦平盆地白垩系发现页岩油,填补了燕山构造带中生界油气发现的空白。综合岩心、镜下薄片、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化验资料,对滦平盆地白垩系西瓜园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展开研究。研究区西瓜园组页岩油储层主要包括泥页岩、粉砂岩、白云岩、长英质混合细粒岩、碳酸盐型混合细粒岩和黏土型混合细粒岩6种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和裂缝为主,裂缝包括构造缝、异常高压裂缝和层间缝,孔隙以晶间孔和溶蚀孔为主。页岩油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6%,渗透率平均为0.265 mD,整体为低孔超低渗储层。根据岩性组合和录井显示,垂向上识别出2套页岩油储层。下部页岩油储层为火山—湖泊沉积,主要包括泥页岩、粉砂岩、白云岩、长英质混合细粒岩和碳酸盐型混合细粒岩等岩石类型,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油气显示以黄绿色轻质油为主,见天然气产出;上部页岩油储层属于正常湖泊沉积,岩石类型以泥页岩、粉砂岩、碳酸盐型混合细粒岩、黏土型混合细粒岩和长英质混合细粒岩为主,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见黑色重质油和天然气析出。分析认为,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背景和总有机碳含量是西瓜园组页岩油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