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豌豆淀粉颗粒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豌豆淀粉的颗粒性质,包括颗粒的形貌、X-光衍射图样、链淀粉含量、分子量分布、溶解度与膨胀度等。并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蚕豆、豌豆为对象,研究了两种豆类淀粉的各种性质: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的糊化特性,淀粉糊的膨胀度和溶解度,淀粉-碘复合物的可见光谱,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以及沉降体积。结果表明:通过对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度、黏度等性质进行研究,对蚕豆和豌豆淀粉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实验发现温度和放置时间对两种豆类淀粉的性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两种淀粉在进行加热、糊化时,随着温度的变化,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粉糊的溶解度和膨胀度等。两种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放置的时间的不同,对淀粉糊的沉降体积、透明度等性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淀粉碘复合物可见光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均在620 nm左右。  相似文献   

3.
豌豆淀粉与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基本组成、颗粒形态、凝沉性、糊化特性、透明度及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与比较表明:豌豆淀粉中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但其颗粒直径小于马铃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相比,豌豆淀粉易于回生,但糊稳定性较好;豌豆淀粉糊的透明度低于马铃薯淀粉,但其淀粉组成中慢消化淀粉含量高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基本组成、颗粒形态、凝沉性、糊化特性、透明度及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与比较表明:豌豆淀粉中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但其颗粒直径小于马铃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相比,豌豆淀粉易于回生,但糊稳定性较好;豌豆淀粉糊的透明度低于马铃薯淀粉,但其淀粉组成中慢消化淀粉含量高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5.
自然发酵对豌豆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豌豆在35℃下分别自然发酵0、1、3、5 d,研究对豌豆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溶解度、膨润力、黏度特性和质构特性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的pH从7下降到4.2,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透明度降低。自然发酵后豌豆淀粉的溶解度和膨润力均降低,发酵5 d后,糊化温度从73.05℃升高到83.55℃,峰值黏度从178.42 RVU降低到120.8 RVU,淀粉凝胶硬度从920.34 g降低到104.01 g。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豌豆瓣、豌豆淀粉加工机械的主要结构与特点,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其加工质量的因素,确定了主要参数和整机参数。  相似文献   

7.
以三峡库区光滑豌豆为原料,用水磨法制得豌豆淀粉,用柠檬酸处理制得豌豆缓慢消化淀粉。采用正交设计,结合SPSS软件进行分析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淀粉乳浓度为10%,柠檬酸浓度为0.9%,热处理温度为120℃,热处理时间为25min。该条件下,豌豆淀粉中的缓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可达26.42%。制得的缓慢消化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与黏度均不如原淀粉。  相似文献   

8.
豌豆淀粉糊粘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Brabender粘度计测定了豌豆淀粉糊在不同浓度,pH及添加物条件下粘度曲线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其粘度性质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了解豌豆淀粉的特性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现有豌豆淀粉及蛋白生产提取工艺的考察研究,筛选出影响豌豆淀粉和蛋白的主要工序,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和提取方法,即在常温下使用0、1%H2SO3溶液在浸泡罐内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50~60h,获得比较理想的产品品质和收率。淀粉收率达到47.6%,蛋白含量小于0.6%;蛋白收率25.4%,蛋白粉蛋白含量90.25%。  相似文献   

10.
百合淀粉的物理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百合球根淀粉为原料,研究其物理化学特性,从而得出,百合淀粉中含有25%的直链粉和60ppm的磷。直链淀粉的极限沉降和极限粘度值(η)分别是2.33×10^-13秒(90%的二甲亚砚溶液,25℃)和312ml/g(1MKOH、25℃)。通过分析还原性和非还原性末端发现,直链淀粉分子是一个聚合度为2300,平均带有4.9个分子链的多链分子,用甘薯β-淀粉酶水解,降解率为98%。支链淀粉分子的链长分布  相似文献   

11.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分别研究一定添加量(1%、5%、10%)的大豆肽和豌豆肽,与大米淀粉进行共糊化的相互作用及对其理化性质(透明度、凝沉性、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消化性能、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的加入对体系RVA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原淀粉相比,豌豆肽的加入使大米淀粉糊的透明度显著增加,但大豆肽的添加对透明度的影响不显著。大豆肽和豌豆肽的加入均能显著改善原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溶解度和膨胀度,且大豆肽的影响比豌豆肽更明显。5%、10%的豌豆肽显著增加了大米淀粉的凝沉体积比,但大豆肽各添加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大豆肽的加入使大米淀粉硬度显著下降。此外,加入豌豆肽和大豆肽后,RDS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大豆肽的效果显著大于豌豆肽,其中5%的大豆肽使SDS和RS增加最多。可见,豌豆肽和大豆肽能改善大米淀粉的糊化和老化性质。  相似文献   

12.
豌豆淀粉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豌豆淀粉的碱法提取工艺,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和碱液质量分数对淀粉中蛋白残留量及淀粉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黏度速测仪、离子色谱对豌豆淀粉的表面结构、糊化特性及支链淀粉链长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豌豆淀粉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26,提取时间18.00 h,NaOH溶液质量分数0.43%,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豌豆淀粉的蛋白残留量为(0.081±0.005)%,淀粉得率为豌豆干基质量的30.5%。豌豆淀粉为表面光滑的椭圆形,与绿豆淀粉、豇豆淀粉和红豆淀粉比较,豌豆淀粉具有较低的峰值黏度和较高的糊化温度。豌豆淀粉的链长主要分布在聚合度9~25,属长链型淀粉,是制备粉丝、粉皮的良好原料。该研究为豌豆淀粉的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小麦淀粉分别与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以不同比例混合后淀粉混合物的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和凝胶特性等。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的峰值黏度(2 430.50 Pa•s)等糊化特性参数低于马铃薯淀粉(9 001.02 Pa•s)和豌豆淀粉(2 644.50 Pa•s),而糊化温度(90.70 ℃)高于马铃薯淀粉(67.05 ℃)和豌豆淀粉(73.95 ℃)。两种混合淀粉体系的糊化特性值在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的值之间发生变化。凝胶的质构和水分子状态等参数有相似的特性变化规律。小麦淀粉的模量(G′为4 770.85 Pa、G″为453.80 Pa)高于马铃薯淀粉(G′为1 392.46 Pa、G″为175.65 Pa)和豌豆淀粉(G′为3 256.89 Pa、G″为275.36 Pa),两种混合淀粉体系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在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的值之间发生变化。马铃薯淀粉(7.84 J/g)和豌豆淀粉(8.18 J/g)的热焓值小于小麦淀粉(13.06 J/g),小麦与马铃薯混合淀粉、小麦与豌豆混合淀粉热焓值降低。综上所述,小麦淀粉分别与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混合使得混合淀粉的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可为淀粉的天然改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挤压和酶解挤压处理对豌豆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挤压和酶解挤压的方法改性豌豆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快速黏度分析仪、流变仪分析原料、挤出物和酶解物3种样品的结构变化,并测定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结果:挤压处理能部分破坏豌豆的结构,表现为相对结晶度下降,I1045cm-1/I1...  相似文献   

15.
稻米淀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兆丰  顾正彪  洪雁 《食品科学》2004,25(12):184-188
本文详细介绍了稻米淀粉的提纯、组成与结构,并对稻米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淀粉的糊化和老化性质、吸水率、溶解度以及膨润力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同时,比较了籼米淀粉、粳米淀粉和糯米淀粉在组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挤压条件(豌豆淀粉水分质量分数:25%、35%、40%、45%和55%;剪切温度:50、60、70、80?℃和90?℃;螺杆转速:100、120、140、160?r/min和180?r/min)对豌豆淀粉的体外消化率和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消化法测定了豌豆淀粉的水解度,并通过稳态剪切实验、频率扫描实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究单螺杆挤压对豌豆淀粉消化特性的作用机理,阐述物料水分、螺杆转速和挤出温度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衍射,快速黏度仪从分子晶型、结构、黏度性质等角度,揭示豌豆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豌豆淀粉经挤压处理,快消化淀粉含量显著降低,抗性淀粉和慢消化淀粉含量也发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在水分含量26%,螺...  相似文献   

18.
战晓凤  邬应龙 《食品科学》2013,34(10):44-49
以豌豆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氢氧化钠分别为醚化剂和催化剂,对制备羟丙基淀粉的工艺和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制备工艺中环氧丙烷、pH值、温度、时间对羟丙基取代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环氧丙烷添加量12%、反应pH11.3、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8h。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制得的低取代度羟丙基淀粉糊化温度下降了11~18℃,峰值黏度增加了74%~109%;在34~90℃,溶胀度随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羟丙基化还降低了淀粉的消化性。  相似文献   

19.
小麦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压热法制备小麦抗性淀粉RS3,并考察其部分理化性质及结构性质。结果表明,该产品含抗性淀粉13.89%,透光率较好,持水力、溶解度和膨胀度都随水浴加热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其淀粉-碘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4 nm,碘吸收曲线在580~610 nm之间呈较宽的吸收峰。该产品颗粒形状大部分为圆形,偏光十字明显,多呈十字型,且交叉点均位于颗粒中心;起糊温度为68.7℃,糊化不易发生,但较易老化。淀粉颗粒结晶结构为C型,仍保留了小麦淀粉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分析仪、HAKKE流变仪及差示量热扫描仪,对银杏淀粉的颗粒大小、晶体特性、热特性及物化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银杏淀粉呈圆形或卵圆形,粒径范围分布在5~20μm,为C型晶体,结晶度39.9%。银杏淀粉的糊化温度高于玉米和木薯淀粉;糊透明性和冻融稳定性好;但凝沉性差;温度与黏度系数符合Arrhenius方程η=45.672e-0.094/R(T 273.2)(R2=0.9746),温度和流变指数a=2E-5T2-0.0025T 0.6157(R2=0.9685)。热力学参数分别为To72.34℃、Tp76.69℃、Tc80.08℃和ΔH5.79J/g干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