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基坑工程承压水降水存在诸多施工风险。通过分析,确定深基坑承压水施工的风险,水文地质调查确定承压水层的特性,围护、降水设计及优化确定合理的降水方案,围护施工和降水的过程以"四维"控制减少承压水降水的风险。从风险分析、调查、设计、施工全过程控制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建设在我国如火如荼,许多地铁基坑面临降承压水的要求。通过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二标汶水路车站和场中路车站南端头井深基坑降水的实例.分析软土地基浅层承压水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使基坑降水真正做到”绿色施工”。 相似文献
3.
局部深坑承压水降水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海文化广场基坑深度,场地内缺失第⑧层土,使第⑦、第⑨承压水层联通的地质条件,为确保开挖深基坑的稳定,防止坑底突涌的发生,通过基坑稳定性验算和抽水试验,介绍了降承压水井的布置,随挖土深度开启降承压水井的施工工艺,满足了基坑施工的稳定和周边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5.
6.
联络通道施工是地铁工程中的重大风险源之一,而位于江河底部的联络通道,更因其所处的特殊水文地质条件而风险陡增。由此,以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隧道江底联络通道工程为实例,从冻结设计、冻结孔钻进、冻结运转和开挖构筑等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了江底联络通道施工中的风险控制手段,为类似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7.
承压水降水引起周边环境变形的粘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海地区承压水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考虑上海地区软土的非线性渗流变形特征,建立了基坑降水与地面沉降三维粘弹性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3-D FEM,以上海M4号线董家渡修复工程基坑降水为例,利用抽水实验期间监测资料对计算参数进行了反演,进而对降水运行期间引起的地下水渗流场与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其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联系以往建设经验,总结分析复杂微承压水地层基坑降水技术。通过对复杂微承压水地层基坑降水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总结经验,提出复杂微承压水地层基坑降水的有效处理方法。针对复杂微承压水地层基坑降水处理,需要进一步联系工程现场实际状况,选择有效处理技术,保障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天津地铁深基坑工程实践,对天津市区微承压水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论述了深基坑工程微承压水的降压治理方案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南通地区地层以富水砂层为主,且承压水头埋深大,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往往无法隔断承压水,形成悬挂式止水帷幕。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悬挂式止水帷幕减压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设置不同止水帷幕长度,分析降水后基坑外水位降深和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止水帷幕超过降水井滤管越长,承压水渗流路径越长,坑外水位降深越小,由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也越小。但止水帷幕超过一定的长度后,坑外水位降深减小不明显,地面沉降减小幅度降低。当止水帷幕比降水井深3 m时,能够形成有效的绕流路径,性价比最高,研究结果对类似地层的深基坑减压降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简要论述了上海地区的地下水对地下工程建设的主要不利影响。提出了承压含水层降水概念设计新方法,包括安全承压水位埋深的修正计算公式、承压含水层降水方案的选用原则等。归纳、总结了针对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与降水工程特征的承压含水层降水设计计算方法。工程实例表明,合理、可行的降水方案能够保证承压含水层降水效果与有效控制降水引起的周边环境变形。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承压含水层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上海超深基坑工程不断增多,使得基坑工程承压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受到重视.本文以上海某修复工程深基坑承压层减压降水施工实例,基于Biot固结理论,采用适合基坑开挖的Hardening-Soil本构模型,针对三种不同渗流特征的降水方案,通过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分析探讨了深基坑承压降水施工对坑周区域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范围和程度.基坑降水(压)是基坑工程施工过程引起区域性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为保护建筑场地的原始环境,针对不同属性的地下含水层制定不同的降排水方案,浅部孔隙型潜水的处理方法以止降结合的疏干排水为主,深部承压水则采用减压井来控制地下水水头,同时在降水过程中辅以多种监测手段。施工阶段则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成孔、下井管、填滤料、封孔、洗井、预降水,降水井运营期间要做好井的保养维护,做到控制性的按需降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市政工程》2019,(5)
以某隧道35.55 m超深工作井基坑为例,首先分析隔水帷幕与第二层承压水降水关系,要充分预知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异性;其次从第二承压含水层特性分析、专项水文地质试验、抗稳定性分析、降水性能试验和回灌功效试验等角度,对第二层承压水降水性能、回灌功效进行深入分析。随后,采用地下水渗流3D数学模型及数值模型和分层沉降理论对4种降水井布置和回灌井布置方案进行比选分析,确定实施降回灌一体化方案和沉降预测值。最后,在基坑开挖和降水过程中,坚持"分块开挖、分区降水、合理回灌"的原则,确保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同时将实际沉降与预测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今后30 m以上的超深基坑第二承压含水层降水回灌控制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