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500kV青藏直流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导线分裂数、子导线截面、导线分裂间距、极导线对地高度和极导线间距)对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和合成场强的影响;对±500kV青藏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预测分析。根据电磁环境限值、电磁环境预测分析结果等,确定了±500kV青藏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结构。  相似文献   

2.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王小凤  周浩 《高压电器》2007,43(2):109-112
采用CDEGS软件包对±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极导线水平排列的±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标称电场、合成电场、无线电干扰(RI)和可听噪声(AN)的总体水平。讨论了线路参数,包括极导线对地高度、极间距、子导线截面积等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参数的影响。对海拔高度变化和单极运行方式等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流线路电磁暂态仿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锦屏-苏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稳态运行电压和每极双12脉动结构与向家坝-南汇±800kV直流输电工程相同,但输送容量、输送距离和导线型号与向家坝-南汇±800 kV直流输电工程不同。针对锦屏-苏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主回路参数,利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EMTP-RV,分别针对2种导线分裂间距对线路内部过电压和沿线接地短路电流进行了电磁暂态仿真计算,给出了2种导线分裂间距下直流线路的最大过电压水平,并根据大量仿真计算结果给出了直流线路沿线过电压水平包络线以及沿线各点对地短路电流包络线。该研究结果为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小凤  周浩 《高压电器》2007,43(2):109-112,121
采用CDEGS软件包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极导线水平排列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标称电场、合成电场、无线电干扰(RI)和可听噪声(AN)的总体水平。讨论了线路参数。包括极导线对地高度、极间距、子导线截面积等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参数的影响.对海拔高度变化和单极运行方式等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先志  梁明  李澄宇  胡全  李育兵 《高电压技术》2012,38(12):3284-3291
目前尚无对±1 100kV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的系统研究成果。为此,从满足电磁环境要求的角度,对±1 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选型及分裂方式进行了研究。采用合成场强解析法、EPRI可听噪声计算法和CISPR无线电干扰计算法等国际公认的、经过实际工程验证且广泛使用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了±1 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分裂导线根数、子导线截面、导线分裂间距、极导线对地高度和极导线间距)对地面合成电场、电晕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场强的影响,发现可听噪声是决定导线方式的主要因素。对满足电磁环境限值的不同导线方案进行了经济比较,根据电磁环境预测分析及经济比较结果可以得出,8分裂JL/G3A-1000/45型导线在满足电磁环境要求的同时年费用最小。因此提出±1 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采用8分裂JL/G3A-1000/45型导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涉及到一系列诸如导线及铁塔选型、直流极间距与对地高度的优化等技术问题,提出如何准确计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参数,为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参考。研究围绕合成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参数,通过对不同杆塔和导线型式进行计算,得出了满足相应标准的导线型式和对地高度。  相似文献   

7.
±660kV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导线选型是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线路的输送容量、传输性能、电磁环境以及输电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都有很大的影响。为经济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结构和极导线布置,针对9种±66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方案,采用广泛使用的计算分析方法,从电流密度、电场效应、电晕损失、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等方面阐述各种导线方案的电气特性,并采用最小年费用法对导线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确定宁东—山东±66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极导线结构方案。建议在2 000 m以下的低海拔工程中,双回路采用6×LGJ-630/45导线方案,分裂间距45 cm;单回路采用4×LGJ-800/55导线方案,分裂间距45 cm。  相似文献   

8.
±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限值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陆家榆  鞠勇 《中国电力》2006,39(10):37-42
±800kV直流线路的电磁环境限值是确定导线型式和线路结构的重要依据,确定合理的电磁环境限值对保护环境和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对国际上交直流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控制指标、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电磁环境标准进行了分析,结合国情,提出了±800kV直流线路电场、离子流密度、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限值建议;根据电磁环境预测结果和限值,给出了±800kV直流线路的导线结构、极导线最小对地高度和不同极导线高度下的走廊宽度。结果表明:采用建议的限值来控制±800kV直流线路的电磁环境,其电场和离子流密度水平与我国超高压直流线路的相当;无线电干扰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可听噪声满足国家环境噪声标准。  相似文献   

9.
±1100kV输电线路作为我国新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其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是线路设计关键技术原则之一。参考±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经验,给出了±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的确定原则。在导线不同截面及分裂数、分裂间距、极间距及对地高度时,进行了电场效应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经验,给出了±1100kV输电线路的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和走廊宽度,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800kV云广UHVDC输电线路合成场强计算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为研究和确定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特有电磁环境参数(也是主要的环境影响指标之一)合成场强,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800 kV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为5分裂和6分裂共5种极导线,极导线间距为22 m,对地最低距离为16、18、20和22 m时导线下方地面处的合成场强。提出了±800 kV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下地面合成场强按30kV/m控制,当采用5×LGJ-630/45及以上截面极导线时,导线最小对地高度应≮18m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马克特一门格尔法、模拟电荷法和逐步镜像法等3种计算导线表面场强方法的计算误差,应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了±800kV直流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结果显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受分裂数、导线截面、分裂间距、极间距的影响较明显,受导线高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张强  刘元庆  卢斌先 《中国电力》2014,47(12):137-143
在特高压直流工程中,输电线路下方的可听噪声水平是一个基本的环境考核指标。介绍了目前5种高压直流线路的可听噪声预测公式,通过将计算结果与向家坝-上海±800 kV输电线路下方的可听噪声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EPRI预测公式能较好地适用于中国特高压直流线路可听噪声的预测。基于该公式,分析了不同导线结构对±800 kV直流线路可听噪声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得出了导线分裂数是影响线路可听噪声的最主要因素。当电压恒定为±800 kV时,导线分裂数从4到8每增加2,参考点处的可听噪声减小10 dB(A)左右;当导线表面电场一定时,分裂数每增加2,参考点处的可听噪声增加2 dB(A)左右。  相似文献   

13.
±500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极导线排列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由于输送容量大、占地少等因素在我国得到了推广应用。±500kV同塔双回直流极导线排列方式应综合考虑电磁环境、防雷性能、走廊宽度、电晕等因素并结合工程本体造价综合考虑。本文以溪洛渡送电广东±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为例,从导地线表面场强、地面合成场强、离子流密度、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导线对地最小距离及走廊宽度、防雷性能等方面,对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几种极导线排列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溪洛渡直流工程同杆双回线路电磁环境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杆双回直流线路的电磁环境指标比起单回直流线路要复杂得多。文章根据溪洛渡直流工程选定的导线截面参数(4×900分裂导线)和运行电压(±500 kV),研究了同杆双回直流线路在不同极导线排列方式下各项电磁环境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导线截面较大,该工程线路无论采用何种极导线排列方式均能满足电磁环境限值要求,因此,电磁环境指标不是决定该工程极导线布置方式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简称宁东工程)将“全寿命管理”理念贯穿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全过程。在多分裂导线满足机械、电气性能及电磁环境限值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单导线的截面.可有效地降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这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输电线路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多个分裂型式和导线的截面组合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可知极导线分裂根数越多,导线直径越大.其电气性能就越好;但导线总截面不能太大,电流密度不能太低,否则投资过大;另外应考虑生产、施工、运行经验等因素对极导线方案的影响。综合比较后,4xJL/G3A-1000145导线的电晕特性满足限值要求.在多个电价和最大损耗小时数下,此方案的年费用最低,被推荐到宁东工程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确定±800kV直流输电线路极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对于线路设计、建设、保护环境和控制工程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国内外输电线路对树木影响的研究现状,制定出试验方法。选择30种不同树木,在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下,进行±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对树木短期影响的试验,获得了树木出现明显电晕时树木与极导线之间的距离。在试验线段下种植90棵树木,进行了±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对树木长期影响的试验,获得了烧伤树木与极导线之间的距离。根据试验结果,综合考虑试验中树木烧伤、树木出现明显电晕和极导线下方空间合成电场分布特点,给出了±800 kV直流线路极导线与树木之间最小垂直距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000kV交流单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紧凑型输电线路可较大幅度提高自然输送功率,有效压缩输电线路走廊宽度,提高单位走廊利用率,是今后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为此,对特高压单回紧凑型输电线路导线等边倒三角布置的电磁环境进行了全面研究,综合考虑电气、导线次档距振荡两方面特性和线路经济性等因素,确定了7种较优的导线结构及其分裂间距。建议特高压紧凑型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直流输电线路在正常电压运行下允许一定程度的电晕放电,电晕放电产生电晕损失,引起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分析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采用逐步镜像法计算导线表面电位梯度,分析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编写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改变导线截面、导线对地高度、分裂间距及导线分裂数可降低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