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柿竹园铅锌矿为原料,煅烧除硫后进行酸洗,实现了铅锌与其它物质的分离。通过加入1mol/LNaOH来控制pH=5.0和pH=7.5,分别得到铁和锌的氢氧化物,高温煅烧后,得到其氧化物。利用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及XRD相分析,相应地对制备的溶液和滤渣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物料的数量、焙烧温度和时间、用于酸洗的硝酸浓度等对产物的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控制适宜的工艺条件,使铁和锌的酸性浸出率分别达到85.9%和98.8%,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湿化学法合成YAG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AlCl3和YCl3的混合溶液为母盐,碳酸氢铵(AHC)或氨水(AW)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AG超微粉.AHC法得到的沉淀物经900℃煅烧2 h后,全部转变为YAG相,没有YAM和YAP等中间相生成.1 100℃煅烧2 h后获得的YAG粉体分散性好,一次颗粒尺寸为80 nm,具有良好的烧结活性,使用0.5%(质量分数)的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烧结添加剂,经过1 700℃真空烧结5 h后,获得了YAG半透明陶瓷.AW法煅烧过程中出现了YAP相,得到的粉体团聚严重,烧结体密度很低.  相似文献   

3.
FeCo纳米材料具有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较大的磁导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如何制备出高磁晶各向异性能的FeCo纳米材料,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研究表明,各向异性的一维纳米线可以提高材料的磁性能。因此提出一种简便的湿化学法,通过溶剂十六胺以及表面活性剂油胺和油酸的配合、诱导,直接合成一维的FeCo纳米线。借助形状各向异性增强了FeCo相的磁晶各向异性,成功制备出具有较高矫顽力的FeCo纳米线。调节反应温度可对FeCo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调控,在反应温度为280℃时,获得了分散均匀的一维FeCo纳米线。该纳米线的矫顽力Hc高达1 092 Oe,饱和磁化强度Ms为113 emu/g。为可控制备具有高矫顽力的一维FeCo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路线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湿化学法成功一步合成出高品质L10-AuCu纳米粒子。研究了合成工艺对AuCu纳米粒子的形貌、成分和有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AuCu纳米粒子结构将发生有序转变。当温度高于320℃时,AuCu纳米粒子开始转变为L10结构。AuCu纳米粒子中前驱体的添加比例也会影响其形貌和有序度。当金和铜的摩尔比x由小增大时,AuCu纳米粒子的分散度变差,L10结构的特征峰强度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合成温度为340℃,金铜摩尔比x为1.11时,成功获得了粒径小、有序度高、分散性好的AuCu纳米粒子。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控性强,为直接合成高品质AuCu有序化纳米粒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构建结构多样的银枝晶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实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放大的合理途径。本文报道了一种简单的湿化学方法,通过快速混合硝酸银和氢氟酸水溶液,进而实现了硅片表面高密度银枝晶的快速制备。由于Si-H表面具有一定的弱还原性,随后导致了银离子的还原,并最终形成了具有良好SERS增强特性的银枝晶结构。该方法生产速率快,重现性好,产率高,其尺寸通常为微米级,且枝晶表面无任何有机污染物。EDS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所制备的枝晶结构为单质银属性。此外,详尽的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银枝晶结构其形貌与具体的反应参数如氢氟酸浓度、硝酸银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息息相关。重要的是,该枝晶结构成功实现了苏丹I、苏丹II和苏丹III的快速分析检测,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片状银粉的湿化学制备方法。在室温下,搅拌速度为150 r/min时,把FeSO4·7H2O溶液倒入含有柠檬酸的AgNO3溶液中制备银微晶体。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的银微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银微晶体主要由大量的不规则形状的片状银粉组成,其尺寸为2~10?m;柠檬酸在片状银粉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用量对片状银粉的形成存在一个最佳值;当体系的还原速率较大时,更有利于片状银粉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湿化学法制备锂电池材料LiFePO4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石型的LiFePO4,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优良的循环性能,出色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候选.制备LiFePO4湿化学法包括:(1)溶胶-凝胶法;(2)共沉淀法;(3)氧化-还原法;(4)水热法;(5)乳化-干燥法.并给出了这些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W-TiC复合粉体,然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技术制备超细晶W-TiC复合材料,并对其复合粉体形貌和烧结复合材料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原始TiC粉进行活化预处理,使TiC粉表面获得均匀分布的缺陷,提高TiC粉表面的的亲水性,通过化学还原获得第二相TiC颗粒,且均匀弥散分布于W基体晶界和晶粒内。采用SPS烧结技术获得的超细晶W-TiC复合材料晶粒尺寸为400 nm,致密度为95%,维氏显微硬度值HV0.2达到1280。  相似文献   

9.
探索了制备纳米Skutterudite材料的一种新工艺——微波辅助湿化学法,研究了溶剂体系、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合成的影响。提出采用结构简单、低粘度的乙醇与高沸点的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体系可以控制和加快反应进程,反应温度是控制Skutterudite相形成的主要因素。采用微波加热对湿化学反应机理没有根本改变,但是显著加快了反应进程,制备了粒径约25nm的CoSb3、RhSb3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采用湿化学法制备锶镁掺杂的镓酸镧基固体电解质(LSGM)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每种制备方法的制备过程和主要特点,并同传统固相反应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对LSGM材料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耐高温、低导热、柔性微孔硅酸钙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次成型工艺,以微孔硅酸钙颗粒和硅酸铝陶瓷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了柔性微孔硅酸钙材料(记为CS/AS),在1000℃时,导热系数为0.106W/(m·K),而最高使用温度为1100℃。在200℃以下,CS/AS可以保持相当强度和柔性。常温抗拉强度约为1MPa,200℃时,抗拉强度约为0.6MPa,而柔性弯曲半径为3mm。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到CS/AS中有大量孔径小于10gm的微孔,孔隙大小和孔隙半径分布决定了CS/AS的绝热性能。  相似文献   

12.
超细锌粉无机硅酸锌涂层的结构及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3种超细锌粉作填料的无机硅酸锌涂层,用FTIR、SEM对涂层的固化机理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对3.5%NaCl溶液浸泡腐蚀后的试样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电化学试验研究了涂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无机硅酸锌涂层的结构为:Zn粉颗粒间以Si-O-Zn聚合物网络键合,涂层与底材钢基体间是以化学键结合的微观多孔的涂层结构;涂层的耐蚀性随Zn粉颗粒度的减小而显著提高.涂层的耐蚀机理主要是电化学阴极保护作用以及腐蚀产物填塞涂层孔隙的物理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孔硅酸钙柔性隔热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导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孔硅酸钙柔性隔热材料由以硬硅钙石针状微小晶体构成的微孔硅酸钙球形颗粒和硅酸铝纤维复合而成,其中大部分硅酸铝纤维首先形成柔软的纸型材料,微孔硅酸钙颗粒和其余硅酸铝纤维沉积其上,填充在硅酸铝纤维之间的大孔隙中。由于微孔硅酸钙颗粒被硅酸铝纤维分割,互相之间不能通过氢键直接相连,从而无法形成普通微孔硅酸钙材料所具有的刚性结构,只能借助硅酸铝纤维构成柔性结构。具有大量0.1~1μm直径孔隙的微孔硅酸钙颗粒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材料内空气的对流传热,同时,实验发现减少大孔隙和适当增加材料的致密度可以降低辐射传热,从而进一步降低材料的导热系数。这种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为0.25~0.32g/cm^3,热面温度1000℃下的表观导热系数可低至O.08W/(m·K)。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添加含能前驱体如硝酸锂和硝酸锌,利用爆燃反应合成了新的块状锌锂复合氧化物纳米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乳化炸药爆燃产物的形貌,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确定了爆燃产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锌锂氧化物呈现50 nm~200 nm一次粒径和方块状粒子特征.通过此廉价方法制备的该氧化物肯定了爆燃合成纳米粉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锌锂氧化物块状纳米晶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含能前驱体如硝酸锂和硝酸锌,利用爆燃反应合成了新的块状锌锂复合氧化物纳米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乳化炸药爆燃产物的形貌,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确定了爆燃产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锌锂氧化物呈现50 nm~200 nm一次粒径和方块状粒子特征.通过此廉价方法制备的该氧化物肯定了爆燃合成纳米粉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以SrCO3、CaCO3、4MgCO3·Mg(OH)2·5H2O、SiO2等为原料,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了发光性能良好的Sr2-xCax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借助于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研究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探讨了Ca2+取代Sr2+和稀土离子的掺入量及固相反应温度、时间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2-xCax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较佳烧成温度为1250~1300℃,烧成时间为3h左右;其物相单一,只含有与四方晶系的Sr2MgSi2O7晶相相同的固溶体Sr2-xCaxMgSi2O7相;紫外光和日光均可使其激发发光,随着钙取代锶量的增大,其发射峰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发光颜色由蓝绿色变成黄色,但其发光性能变差。钙的取代量为0.5mol以下样品的发光性能良好,余辉时间可达13h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强磁场能够将高的磁化能量无接触地传递到材料的原子尺度,改变材料的热力学状态,影响原子和分子的排列、匹配、迁移等行为,因此本研究将强磁场引入到湿化学法中,合成高有序度的FePtCu纳米粒子。研究表明:磁场下制备的FePtCu纳米粒子呈球形,形貌、尺寸均一,分散度较好。随着磁场强度增加,FePtCu纳米粒子的尺寸增加,有序度(s)和矫顽力逐渐提高。在6 T强磁场下,获得了尺寸约为11 nm,s为0.8985的L10-FePtCu纳米粒子。强磁场对粒子的磁化作用造成晶格应变,导致空位或缺陷形成,从而有效加速Fe和Pt原子的有序扩散,促进了FePt纳米粒子的无序-有序转化。强磁场辅助可实现对有序结构的调控,该方法为直接制备L10结构纳米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关键词:强磁场;湿化学法;FePtCu;纳米粒子;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18.
采用以硫酸锰、硫酸锌、硫酸亚铁以及柠檬酸为原料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热敏锰锌铁氧体.在900℃煅烧,得到锰锌铁氧体的粉体.将粉体压成环形样品,在平衡气氛下,1350℃烧结.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锰锌铁氧体烧结体的显微结构;用HP4192,测量从室温到150℃的烧结体的磁导率.结果表明在800℃热处理,得到尖晶石结构的锰锌铁氧体粉体.在平衡气氛下,1300℃烧结2 h,得到尖晶石结构的锰锌铁氧体烧结体.扫描电镜(SEM)图谱显示烧结体显微结构致密,晶粒平均尺寸大约在5-10μm锰锌热敏铁氧体的磁导率μi在居里温度附近发生突变,说明锰锌热敏铁氧体的磁性由铁磁相转变为顺磁相在铁离子含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锌离子含量(Zn2 )的增加,锰离子含量(Mn2 )的减少,锰锌热敏铁氧体的居里温度降低;锰锌热敏铁氧体的磁导率μi,随着锌离子含量(Zn2 )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型水玻璃自硬砂的组成;其工艺特点是水玻璃加入量<3%,强度高(抗拉强度0.5~1.4)MPa、型芯砂综合性能好(冬季硬透性好、硬化速度可调10~80min)、发气量低、溃散性好(残留强度400℃<0.5MPa;≥800℃为CO2水玻璃的1/10);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生产出的铸件品质高、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是生产铸钢件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