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文章采用狄龙模型定量计算了龙脖水库不同保证率条件下总氮、总磷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对水库富营养化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龙脖水库管理、水质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汾河水库富营养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凡 《山西水利》2004,20(1):72-73
对汾河水库的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总氦是影响水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而近年来总磷的逐年增长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性地提出了削减营养物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近年水质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结合汾河水库及其上游流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水库供水、河流水系分布概况,分析汾河水库及其上游饮用水功能区水环境状况及来自点源、面源的污染因素,指出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在污染控制、水源保护、流域水环境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实现该区域水资源保护目标的关键,提出了节水减排、执法监督、污染源治理、水质监控等水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对汾河水质、入河排污量监测的基础上,选取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以掌握汾河复流前后水环境承载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各水功能区为基本计算单元,分析计算水功能区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水域纳污能力,进而提出汾河复流后各行政分区的污染物限排总量及污染物削减率。结果表明:复流后各功能区COD和NH3-N限制排污总量分别为25 139 t/a和1 158 t/a,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24 704t/a和7 857 t/a,平均削减率分别为49.6%和87.2%。若各入河排污口达标排放后,COD、NH3-N仍要削减15 936 t/a和4 356 t/a。  相似文献   

5.
汾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水污染日趋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汾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临汾市历年汾河流域水文水质资料,分别从计算原则、模型的确定、模型参数的设定、纳污能力统计与分析等方面对汾河流域13个水功能区进行纳污能力计算分析。其结果,各功能区COD和氨氮纳污能力分别为4180.70t/a和214.53 t/a;核定COD和氨氮限排总量分别为2 480.91 t/a和172.91 t/a,均小于纳污能力。提出为保持水域功能,防止水体污染,需从源头对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满足太原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为前提,采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型,模拟和定量评价了汾河水库上游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具体包括:识别污染事故风险危害,表征水环境危害大小,估算事故危害区范围以及危害期长短;最终定量评价了汾河上游水环境风险,为制定汾河上游水环境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8.
采用1962年到2010年汾河水库淤积量数据研究了汾河水库的淤积趋势,结果显示汾河水库淤积的增长率趋缓。在此基础上,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汾河水库淤积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数学模型,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该数学模型拟合度很好。通过对上游来水量、汛期来水含沙量、水库运行方式的定性分析进一步说明该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应用该数学模型对汾河水库未来10~50年进行模拟预测,提出汾河水库改善运行模式以缓解淤积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现场核查与生态调查,对汾河水库上游流域5 268 km2区域各阶段生态系统构成及转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区域自然地理、水文及农业生产条件,分析了研究区各类生态系统变化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2000-2013年,汾河水库上游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灌丛、森林,约占总面积的80%,但农地面积减少,森林、草地、湿地、城镇面积增加;草地是最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森林为最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湿地和森林在空间上呈现扩张的发展趋势;研究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农田面积减少,对流域水环境均起到正效应,城镇面积的增加体现为负效应。汾河水库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向有利于流域水环境的改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湿地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特别是在维护干旱内陆地区的生态平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湿地建设必要性和介绍项目区概况的基础上,依据汾河水库的地形和水系特点,提出了湿地工程设计方案,主要包括翻板式拦水坝、护岸河堤工程、低位溢流坝和植物群落设计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 ,随着汾河水库上游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 ,在工业污染不断加重的同时 ,库区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也日益突出。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随意排放 ,使水库水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根本扭转 ,必将给水库管理及供水效益带来现实的和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 ,全面深入地了解水库水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 ,查清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及其分布规律 ,为水库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已是当务之急。1汾河水库概况汾河水库位于汾河干流上游娄烦县境内 ,水库库容7 21亿m3,是以防洪、灌溉为主 ,兼顾发电、养殖…  相似文献   

13.
汾河水库水质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万家寨引黄工程通水前后汾河水库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汾河水库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指出了引黄工程对汾河水库水质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汾河水库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裴翠梅 《山西水利》2011,27(10):50-51
介绍了汾河水库金属结构改扩建工程的基本情况及运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根据《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的有关规定,对汾河水库金属结构部分进行了综合安全评价,认为其综合安全性能为A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关概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水域纳污能力等的概念、联系与区别等,认为:水域纳污能力属于资源管理和资源配置范畴;水环境容量属于可利用资源管理范畴;水域纳污能力包含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承载力是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存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6.
通过汾河水库建库运行40年中年降水、年来水量、水库泥沙淤积等实测资料比较分析,指出水库在1991~2000年的10年内降水减少情况下,年来水量增加,水库淤积显著减少,说明1987年以来进行的上游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显著,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7.
泥沙淤积是水库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汾河水库泥沙淤积的现状,本文基于泥沙随机沉降的原理,并结合汾河静乐水文站的历年实测资料,建立了汾河水库泥沙淤积的随机数学模型,通过2008年汾河水库淤积地形的模拟结果与2008年实测地形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应用模型对汾河水库库区泥沙淤积发展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通过模拟计算,汾河水库泥沙淤积呈三角洲形状,随淤积年限的增加,水库淤积体逐渐向坝前移动,水库运行20、50、60年后总库容由原来的6.94亿m3,分别减小到4.04亿m3、2.95亿m3、2.94亿m3。模拟结果为水库今后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博 《山西水利》2012,(10):10-11
为了解决汾河水库泥沙淤积严重问题,以汾河水库上游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土侵蚀原理,结合DEM数据、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构建汾河水库上游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SUFI2法和手动调参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进行汾河水库上游水土侵蚀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汾河水库上游水土侵蚀量随年径流量减少而减少,随着年径流量增大而加剧。  相似文献   

19.
汾河水库是万家寨引黄工程的调节水库和山西省最大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其上游河段的COD和TN有超标现象,故确定库区污染物的输移扩散规律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保证水库水质安全至关重要。以工程技术资料、DEM模型、遥感及GPS实测信息为基础,采用GIS技术将汾河水库边界和地形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确定汾河水库的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将模型进行耦合联用,以汾河水库的水动力为基础,选取COD和TN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污染物在不同进水浓度时库区污染物超标面积,以库区污染物超标面积百分比来表征水库受污染程度。模拟结果表明:风场是影响水库水动力的主要因素;在静风和主导风力作用下污染物分别沿地形和沿下风向堤岸扩散;污染物超标面积百分比与进水污染物浓度限值呈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库区移民的产生、遗留问题处理政策、生产扶持开发及基础设施改善几方面介绍了汾河水库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建立移民多元化投资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