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了二亚乙基三胺(dien)和咪唑为配体的两个铜(Ⅱ)单核配合物[(dien)Cu](ClO4)2、[(dien)Cu imH](ClO4)2和一个非对称性的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dien)Cu im Zn(tren)](ClO4)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反射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配合物在乙腈和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Zn(Ⅱ)能通过咪唑桥改变Cu(Ⅱ)接受电子的能力,增强催化歧化超氧离子的活性.在水溶液中咪唑桥异双核配合物不很稳定,部分从Zn(Ⅱ)端断裂.  相似文献   

2.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BP)为配体与M2+(M=Co,Ni,Cu)合成了几种新的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通过元素分析、IR、UV、TG-DTA和电导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BP)2.nH2O,配体中羰基氧和邻位羟基氧与中心离子配位构成平面正方形结构,三种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为:Co(Ⅱ)>Ni(Ⅱ)>Cu(Ⅱ)。  相似文献   

3.
在以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Ti、Ni、Cu金属做阳极,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与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不对称席夫碱Cu(Ⅱ)配合物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4-二羟基苯乙酮、二胺基硫脲与取代水杨醛反应,合成了3种不对称席夫碱配体及其Cu(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UV-vis、MS等手段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并研究了不对称席夫化合物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性能。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不对称席夫碱Cu(Ⅱ)配合物对催化H2O2分解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2,2',2″-三氨基乙基胺(tren)Schiff碱和咪唑为配体的2个铜(Ⅱ)单核配合物[(tren)Cu](ClO4)2、[(tren)Cu imH](ClO4)2,以及一个对称性的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tren)Cu im Zn(tren)](ClO4)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反射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配合物在乙腈和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Zn(Ⅱ)能通过咪唑桥改变Cu(Ⅱ)接受电子的能力.在水溶液中咪唑桥异双核配合物较稳定,未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试特定结构Cu(Ⅱ)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和其他性能,以甲基丙二酸、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醚为配体制备了两种未见报道的环状双核配合物[Cu(mmal)(Dadm)(H2O)]2·4H2O和[Cu(mmal)(ODA)(H2O)]2·4H2O。通过元素分析和电子自旋共振推断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测试了往配体溶液中加入Cu(Ⅱ)离子和其他过渡金属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的抑菌性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体能选择性地结合Cu(Ⅱ)离子,所合成的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假单孢杆菌的抑菌效果与原料试剂相当,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菲-9,10-二酮、邻氨基苯酚、乙酸铜和乙酸钴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席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通过NMR、元素分析、MS、IR和UV-Vis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并考察了席夫碱及其配合物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性能。结果表明,席夫碱Cu(Ⅱ)、Co(Ⅱ)配合物对双氧水分解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光功能Cu(I)配合物是近年来新材料领域的一个亮点.介绍Cu(I)配合物发光原理,和常见的几种Cu(I)配体及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二亚乙基三胺(dien)和咪唑为配体的两个铜(Ⅱ)单核配合物[(dien)Cu](ClO4)2[、(dien)Cu imH](ClO4)2和一个非对称性的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dien)Cu im Zn(tren)](ClO4)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反射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配合物在乙腈和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Zn(Ⅱ)能通过咪唑桥改变Cu(Ⅱ)接受电子的能力,增强催化歧化超氧离子的活性。在水溶液中咪唑桥异双核配合物不很稳定,部分从Zn(Ⅱ)端断裂。  相似文献   

10.
呋喃甲醛与1,3-二氨基硫脲反应,合成了呋喃甲醛缩(1,3-二氨基硫脲)(L)配体及其相应的Cu(Ⅱ)、Co(Ⅱ)、Zn(Ⅱ)、Ni(Ⅱ)配合物.测定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溶解性能及摩尔电导率,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紫外和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3种L-赖氨酸多吡啶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Cu(L-lysine)(Phen)(Cl O4)](Cl O4)(Ⅰ,Phen=1,10-菲咯啉)、[Cu(L-lysine)(IP)(Cl O4)](Cl O4)(Ⅱ,IP=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和[Cu(L-lysine)(PIP)(Cl O4)](Cl O4)(Ⅲ,PIP=2-苯基-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并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配合物对pBR322 DNA的氧化切割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多吡啶配体平面的增大,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大小依次为配合物Ⅲ配合物Ⅱ配合物Ⅰ,配合物可能通过部分插入方式与DNA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玲 《河北化工》2012,(10):42-44
利用Cu(I)前体[Cu(CH3CN)4]BF4与配体2-巯基吡啶、邻菲罗啉进行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铜(I)配合物:{[Cu3(py2tH)6](BF4)3.H2O}n。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同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对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发射光谱显示在632nm处的发射峰属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即MLCT。  相似文献   

13.
靳文娟  吕兴强 《精细化工》2012,29(12):1240-1244
在希夫碱Cu(Ⅱ)配合物Ⅰ〔Cu(Ⅱ)双香草醛缩乙二胺〕、Ⅳ〔Cu(Ⅱ)双香草醛缩邻苯二胺〕的基础上,对配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将重原子效应、共轭效应、空间位阻效应等结构影响因素引入到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的结构设计中,合成了4种希夫碱类铜金属配合物,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Ⅱ的晶体结构。运用改进的NBT还原法测定了该6种SOD模拟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结构改变后的SOD模拟物较原结构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有明显提高且各因素影响幅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边占喜  范瑞清 《化学试剂》2002,24(5):260-263
用乙酰基二茂铁和乙二胺缩合制得2,7-二(二茂铁基)-3,6-二氮杂辛-2,6-二烯,经过还原制得2,7-二(二茂铁基)-3,6-二氮杂辛烷,以这两种化合物为配体分别和Co(Ⅱ)、Cu(Ⅱ)、Zn(Ⅱ)、Cd(Ⅱ)、Hg(Ⅱ)等金属氯化物反应合成了两个系列10个配合物,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并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荧光光谱的测定,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同时给出了配合物可能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化工》2021,48(18)
在甲醇溶液中,以三乙基胺作为碱,配体HL~1和四氟合硼酸铜(Ⅱ)及碘化钾反应,合成了铜(Ⅱ)配合物[L~(la) CuI]。对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配合物是一个平面正方形单核铜(Ⅱ)配合物,但配体(L~1)-的吡咯环β位发生了非预期的碘代,形成了碘代配体(L~(la))~-,配合物为[L~(1a)CuI]。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2,2′,2″-三氨基乙基胺(tren)Schiff碱和咪唑为配体的2个铜(Ⅱ)单核配合物[(tren)Cu](ClO4)2、[(tren)Cu-imH](ClO4)2,以及一个对称性的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tren)Cu im Zn(tren)](ClO4)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反射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配合物在乙腈和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Zn(Ⅱ)能通过咪唑桥改变Cu(Ⅱ)接受电子的能力。在水溶液中咪唑桥异双核配合物较稳定,未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N -(苯基,二茂铁基)甲基- β-羟乙胺(FcY) ,并以该化合物为配体,合成了Cu(Ⅱ)、Zn(Ⅱ)、Cd(Ⅱ)、Hg(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热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M(FcY)Cl2 ·nH2 O(M =Cu,Zn ,Hg,n =2 ,0 ,0 ;Cd为Cd(FcY) 2 Cl2 ·H2 O)。  相似文献   

18.
以5-氟水杨酸和邻菲罗啉为定向配体,与乙酸铜反应经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单核铜(Ⅱ)配合物[Cu(fiac)(1,10-phen)]·H2O(1)(Hfiac=5-氟水杨酸,1,10-phen=邻菲罗啉),并对结构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401(6)nm,b=1.20947(10)nm,c=1.40478(17)nm;α=7.2680(11)°,β=75.090(9)°,γ=76.300(6)°,V=1719.6(3),Z=2,Dc=2.425g·cm-3,R1=0.0411,wR2=0.1108,S=1.110。配合物1中的Cu(Ⅱ)离子分别与来自二齿配体Hfiac上的两个O原子和来自邻菲罗啉配体上的两个N原子配位,形成平面构型。通过对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6-[(5-甲基-1,3,4-噻二唑)-2-巯甲基]-2-苯乙烯基苯并噁唑的Cu(Ⅱ)配合物,并培养出了配合物晶体。对配体晶体和铜配合物晶体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20.
苯甲酸类过渡金属配合物因其在有机合成、生物化学的催化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文中采用水热合成法,以2,2'-二硫代二苯甲酸为配体与Cr(Ⅲ),Cu(Ⅱ)和Zn(Ⅱ)3种金属离子氯化物反应,在140 ℃得到3种相应过渡金属配合物.依据元素分析,质量、容量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3种目标配合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2,2'-二硫代二苯甲酸与Cr(Ⅲ)形成摩尔比为3:2型配合物,与Cu(Ⅱ)形成摩尔比为2:1型配合物,与Zn(Ⅱ)形成摩尔比为2:2型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