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为了研究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与传统单载波正交幅度调制(QAM)系统传输性能,文章基于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a标准,分别在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和存在码间干扰两种情况下,利用MATLAB比较多载波OFDM和单载波QAM系统的可靠性与计算复杂度.结果表明,在两种信道环境下,多载波OFDM系统的传输可靠性能均优于单载波QAM,但增加了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2.
对M带小波的基本理论及其提升格式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基于提升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载波调制系统——M带小波提升多载波调制(LWMT)系统. 通过在多径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及存在脉冲干扰情况下对其误比特率(BER)进行详细的分析及系统仿真,得到了基于提升的M带小波多载波调制系统在多径信道下及存在脉冲干扰时其系统性能优于传统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而在AWGN下其性能与传统OFDM系统相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与正交幅度调制(QAM)相比,差分幅度相移键控(DAPSK)信号的解调方法简单,因而近年来在一些实验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得到应用。针对16、32和64阶高阶差分幅度相移键控(MDAPSK),本文详细推导了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采用MDAPSK调制的OFDM(MDAPSK-OFDM)系统的误码性能,得到了MDAPSK-OFDM系统比特差错率(BER)表达式,仿真验证了MDAPSK-OFDM系统的误码性能,并说明了实验系统采用16DAPSK或64DAPSK调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在基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减小LED非线性的影响,将幅度-相移联合键控(APSK)与OFDM技术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引入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同时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实现系统带宽资源的充分利用,将OFDM调制与自适应技术相结合,即根据信道状况的不同,在各个子信道上使用相应阶数的APSK调制方式。文章介绍了3种典型的基于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的OFDM技术,并与基于相同阶数APSK调制的OFDM技术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APSK信号的包络要比QAM信号小,自适应OFDM技术的性能要明显优于基于相同阶数APSK调制的OFDM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OFDM系统的误码性能,研究了具有良好度分布的非正则LDPC码的生成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正则LDPC编码的OFDM高阶调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非正则LDPC编码OFDM高阶调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误比特率和误帧率特性。和无编码OFDM系统相比,非正则LDPC编码的OFDM系统采用QPSK及16-QAM调制时,在AWGN信道下,当误比特率(BER)为1-0 5时,分别节约7 dB和2.4 dB左右的信噪比;在R ay leigh衰落信道下,当BER为1-0 2时,分别节约9 dB和5 dB左右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6.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SC-FDE载波频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载波频率偏移(CFO)对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系统的影响,分析了迫零(ZF)、最大合并比(MRC)、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方案下,CFO引起的星座图畸变以及干扰的类型和特点.推导了信干噪比(SINR)损失的理论表达式,并基于数值分析和蒙特卡洛仿真分别获得了SC FDE系统不同频偏下的SINR和比特误码率(BER)性能曲线.与相同条件下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SC FDE系统在相位旋转、干扰和SINR损失的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对频偏敏感的特性,高阶调制的情况下其敏感程度与OFDM系统相当.分析结果和结论对于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已知特性信道的QAM系统的仿真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正交幅度调制(QAM)的原理和特性,并在已知特性的通信信道上进行QAM调制和解调仿真,对具有符号间干扰(ISI)的信道进行线性均衡和判决反馈均衡来提高QAM调制解调的性能.通过对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在理论上,得到合理设计QAM系统的方法.这些分析方法和得到的结论对工程中的QAM调制解调系统实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深入研究了基于IEEE 802.16e标准的LDPC编码的OFDM无线通信系统.分析了标准中LDPC码校验矩阵构造和相应的快速编码方法,建立了LDPC-COFDM无线通信系统.在16QAM调制方式下,分别在高斯信道和多径信道下进行系统性能仿真,并与卷积码编码的OFDM系统性能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LDPC编码的OFDM系统具有更好的纠错性能.  相似文献   

9.
可见光通信(VLC)系统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使得系统具有照明与通信的双重作用,从而极大地节约了能源。LED调制带宽有限是VLC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用于扩展调制带宽、提高传输速率的多种技术,如蓝光过滤、均衡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高阶调制格式、波分复用技术、离散多音调调制等。VLC系统的传输速率可以通过这些技术中的某种技术或者几种技术相结合得到大大提高。本文采用各子载波调制为MQAM的OFDM技术对可见光通信的影响,介绍了可见光通信系统,并通过SIMULINK仿真分析了MQAM调制的星座图,平均功率谱密度及误码率,进一步证明了高阶正交幅度调制(MQAM)可以调高频带利用率并降低误码率,采用256QAM调制频带利用率提高为16QAM调制的2倍。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两个以低密度校验(low densityparity check ,LDPC)码作分量码的自适应多级编码调制(multilevelcod ing ,MLC)系统,研究了其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性能.第1种自适应方案采用2种调制模式:16QAM和6 4QAM .在信道条件较差时,系统采用16QAM调制,频谱效率为2 .4bps/Hz ;在信道条件较好时,则采用6 4QAM高效调制,频谱效率为4bps/Hz .第2种自适应方案采用3种调制模式:QPSK ,16QAM和6 4QAM ,原理与第2种方案相同.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了2种自适应MLC系统在给定的BER条件下的性能、自适应MLC系统和非自适应MLC系统的性能比较,以及2种自适应之间的对比,从而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大气激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型无线接入方式备受关注,但是大气中存在的湍流效应会使系统信道不稳定,对传输性能产生影响。为了充分发挥大气激光通信的优势,提高传输速率,改善系统性能,将OFDM技术与大气激光通信相结合并建立OFDM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在弱湍流环境下不同子载波调制方式、不同子载波数以及不同循环前缀长度等因素对OFDM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为OFDM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合理的参数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广义频分复用的信号干扰以提升系统性能,该文提出了基于交织子载波索引调制的广义频分复用传输技术,通过联合设计,使得发射数据符号的子载波均按照交织子载波索引调制的方式进行数据映射,改善了接收信号的平均欧氏距离,提升了接收端信号恢复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新系统在典型无线传输信道中能够获得比传统广义频分复用系统更加优越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PAL)制模拟同频干扰消除算法。利用了PAL信号的行间相关性,在频域完成干扰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存在模拟PAL同频干扰时OFDM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14.
以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高速调制为背景,研究了有限带宽下实现高速信息传输所选用的各种高阶调制方式。国内外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多进制正交振幅调制(MQAM)和多进制幅度相移键控(MAPSK)等3种方式,分别从最小欧式空间距离、误码率性能和恒包络特性等方面对这3种调制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其优、缺点,分别给出了3种调制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场合。  相似文献   

15.
赵黎  余彬华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12):1009-1012,1018
为了有效抵御大气散射效应和提高频谱利用率,提出了自由空间光通信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由于大气信道的不稳定性,该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导致误码率很高.将里德-所罗门码引入自由空间光通信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对其进行了半实物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为10^-2时,正交频分复用较开关键控性能优越4dB;在广延雨、平流雾、沙尘天等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当误码率为10^-5时,里德-所罗门(255,223)信道编码较未编码性能优越4~5dB.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里德-所罗门码的技术能降低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6.
瑞利衰落信道多分辨率64QAM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于数字HDT-V地面广播的一种分辨率(MR)64QAM (正交幅度调制)方案。推导出在瑞利衰落和加性噪音干扰下MR-64QAM的误比特性能,并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相吻合。为改善瑞利衰落下MR-64AQM的误码性能,必须采用级连编码调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