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技术”课程工程教学案例设计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配合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笔者在电工电子基础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宗旨,在"电子技术"课程中试行了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该课程部分章节的工程教学案例设计实例,并给出了课堂分析讨论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培养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双语教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出发,介绍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体系建立的思路和目标,描述了课程教材建设的特色,探索了面向普通学生群体展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方法,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教学双方努力的基础上,展开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为培养以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双语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了解美国混合式教学法的实践及研究现状的基础,提出工程技术类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难点,并重点介绍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CSUS)两门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成功经验.以重庆大学“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为案例,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发现,合理的课程构建是影响混合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案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高压直流输电"课程工程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案,包括工程案例的选择以及案例实施的过程。进一步结合某实际直流输电工程中换流站交流侧滤波器的设计,给出工程案例教学的实例。最后,根据笔者在"高压直流输电"课程工程案例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分析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群的教学中由于每门课程各自独立开展教学,缺乏知识的融合和衔接,导致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课程群的教学中采用案例嵌入协同教学模式,将完整的工程案例嵌入到课程群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协同规划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再围绕案例展开研究性教学。通过嵌入的工程案例衔接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工程应用的概念;同时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部分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薛松 《电子世界》2014,(19):175-17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以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在当前职校教育中,《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对于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当前职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的实施策略,以促进职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推动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传统的通识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几乎没有任何关联。为体现专业特色,贴近专业需求,有必要引入相应的专业特色教育。本文以面向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在该课程中引入专业特色教育的必要性、操作要领及所取得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Visual C++语言"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以专业工程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笔者为相关教学内容精选了与之配套的教学案例,使得教学内容具有了明显的专业特色。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面向卓越计划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工学”作为工科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各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配合我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笔者在电工电子基础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实施了新一轮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总结了“电工学”课程的新型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供同行...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非电专业学生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的能力,以化工专业为例,对少课时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制定了体现化工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教学环节,将电子工艺综合实训纳入实验教学环节。课程改革成果将为非电类少学时专业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