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催化裂化汽油络合萃取深度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络合萃取剂TS-1对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南充炼油厂催化裂化(FCC)重汽油和全馏分汽油进行脱硫,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相分离时间、萃取剂用量[m(萃取剂)/m(汽油)]等工艺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还研究了萃取剂对类型硫的选择性和萃取剂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温度为30℃,最佳萃取时间为7 min,最佳相分离时间为1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硫质量分数为202×10-6的FCC重汽油脱硫,萃取剂用量为0.003,0.019时精制汽油的硫质量分数分别为138×10-6,49×10-6,汽油收率分别为99.6%,99.5%;萃取剂对FCC重汽油和FCC全馏分汽油中硫醇硫的脱除率均为100.0%,对二硫化物硫的脱除率分别为66.7%和80.0%,对硫醚硫的脱除率分别为85.7%和87.5%,对噻吩硫的脱除率分别为42.1%和32.0%。 相似文献
5.
6.
7.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FCC汽油降硫技术主要有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以及FCC汽油精制脱硫技术。在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中直接脱硫是一个比较经济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发展方向是研制新型的具有降硫性能的中孔(介孔)和高活性的活性组分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或助剂,以达到深度降低重油催化裂化汽油馏分中硫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进展情况,简要总结常规汽油脱硫技术及其缺陷,重点阐述了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探索了我国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12.
流化催化裂化汽油吸附法深度脱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以臭氧氧化活性炭为吸附剂,对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进行吸附脱硫研究,探索了最佳吸附条件和最佳再生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活性炭颗粒大小为80~100目、吸附温度为80℃、原料液态空速为1.70h-1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可使初始硫含量为796μg/g的FCC汽油的初始流出液的硫含量降到18μg/g,初始脱硫率达97.7%;在脱附剂为乙醇、再生温度为60℃、脱附剂液态空速为1.70h-1的最佳再生条件下再生活性炭,循环使用3次时仍可使初始流出液的硫含量降到45μg/g,初始脱硫率达94.3%。 相似文献
13.
Span-60乳化剂用于流化催化裂化柴油氧化脱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Span-60为乳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固载磷钨酸的半焦为催化剂,对流化催化裂化(FCC)柴油进行氧化脱硫;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Span-60乳化剂用量和双氧水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CC柴油氧化脱硫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0m in、反应温度60℃、Span-60乳化剂用量(基于FCC柴油的质量分数)0.6%、双氧水用量(基于FCC柴油的质量分数)2%、催化剂用量(基于FCC柴油的质量分数)1.2%。在此条件下对FCC柴油进行氧化脱硫,FCC柴油中的硫含量由1 400μg/g降至84μg/g,脱硫率达94%。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氧化脱硫后FCC柴油中的苯并噻吩衍生物、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基本上被脱除。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年来国内外典型的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Neste公司的NExTAME工艺,其特点是采用精馏塔和侧线反应器;Snamprogetti公司的DET工艺,主要特点是采用由甲基叔戊基醚合成、骨架异构化和烷烃分离组成的组合工艺;CDTECH公司的CDEthers工艺和UOP公司的Ethermax工艺均采用了催化精馏技术;抚顺石化公司、兰州石化公司和齐鲁石化公司的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其中兰州石化公司和齐鲁石化公司分别开发了催化精馏工艺。催化精馏技术是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含有硫化物的石油醚溶液为催化裂化汽油的模拟原料,考察了硫化氢、二硫化物、硫醚和噻吩等硫化物及胶质对固载型催化裂化汽油脱臭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化氢能中和催化剂上的碱性中心,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降低;二硫化物、硫醚和噻吩能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覆盖催化活性中心,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胶质既能在催化剂的表面和微孔中吸附,覆盖催化活性中心,又能中和催化剂的碱性中心,这两种作用使催化剂活性显著降低。几种硫化物及胶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胶质>硫化氢>二硫化物、硫醚和噻吩。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研究了流化催化裂化条件下甲醇和正辛烷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流化催化裂化条件下甲醇与正辛烷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正辛烷的裂化反应,提高了产物气体烃的收率,并降低了气体烃中小分子烃的含量;甲醇与正辛烷的相互作用也促进了甲醇的转化及甲醇转化中间产物的二次反应。随原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产物汽油中的C4和C5烃含量减少,C6~10烃含量增加,且芳烃含量显著增加;当原料中甲醇质量分数为50%时,异构化反应的作用最大,产物中C6和C8异构烷烃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further reduce the sulfur content in gasoline, a new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was proposed by using catalytic oxidation and extraction realized in an electrochemical fluidized reactor. The fluidized layer of loaded catalyst particles consisted of lead dioxide (PbO2)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 (PbO2/C) and the electrolyte was aqueous NaOH solution. The PbO2/C particle anodes could remarkably accelerate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rate and promote the electrochemical catalysis of sulfur compounds. The sulfur compounds were at first oxidized to sulfones or sulfoxides, which were then re- moved after extrac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al desulfuriz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cell voltage was 3.2 V, the concentration of hydroxyl ions in electrolyte was 0.12 mol/L, and the feed rate was 300 mL/min.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fur in gasoline was reduced from 310 ppm to 70 ppm. Based on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a mechanism of indirect electrochemically catalytic oxidation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8.
为生产清洁能源,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了脱硫研究。通过对汽油光化学法脱硫工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光敏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汽油的脱硫率也不同。采用BZP为光敏剂时.BZP对光的有效吸收很重要,在水相中的脱硫效果好于油相;脱硫是光照产生的气泡中的激发态氧进入上层后.与含硫化合物反应达到脱硫目的。当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光敏剂时,既是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又作为相转移剂,在双重作用下促进了脱硫的进行,光照10h。脱硫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了废塑料催化裂解的实验室装置,探讨了影响塑料催化裂解制汽油的因素,如温度、压力、催化剂、原料等.在优化条件下获得了80%-90%的分解燃料油,其中汽油含量达50%-70%.对烃类高聚物塑料的催化裂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预测了在工业化放大情况下该工艺的使用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硫醇的石油醚溶液为催化裂化汽油模拟体系,采用静态试验法考察了硫醇结构及含量、反应温度、活化剂、催化剂颗粒大小及储存条件等对固载型脱臭催化剂(简称固载型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异构硫醇比正构硫醇难脱除、高碳数硫醇比低碳数硫醇难脱除;硫醇含量越高,它的转化率越低,硫醇硫含量在150~373μg/g内,催化剂催化硫醇氧化反应处于反应控制阶段;在适当范围内升高反应温度、添加活化剂、减小催化剂粒径,均有利于提高固载型催化剂的活性;储存在空气中的固载型催化剂与新鲜催化剂活性相当,储存在氧气中的固载型催化剂活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