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有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中塑造的孔乙己这个不朽的形象,早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为此,我对绍兴的“咸亨酒店”是。心仪已久,早就想去品尝品尝那里的“茴香豆”了。去年十月,我有幸到浙江宁波出差,公事办完后,频道游了绍兴。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咸亨酒店”,品尝了“茴香豆”,体验了当年孔乙己的生活,做了一回当代的“孔乙己”。“咸亨酒店”是绍兴都昌坊口的一家老店,198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而重新开张的。“咸亨酒店”四个白底黑字的店牌两边,各悬着两个大红灯笼。酒店左边3米处是穿…  相似文献   

2.
蚕豆清香     
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社戏》中,提到他与外婆家的小伙伴开了夜航船去看戏,回来肚饿,就商量要拔了地里的罗汉豆来,架火烧了吃。第二天,被偷了豆的六一公公竟不怪罪,还特意摇船送了豆来,让“城里来的迅哥儿”尝鲜,当时我大惑:是什么美味豆子,让鲁迅先生几十年后仍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3.
《上海调味品》2010,(4):22-23
《孔乙己》—文中提到茴香豆,这是绍兴人十分钟爱的一种佐酒佳肴。上海城隍庙的五香豆所用原料相同,只是制法不同,所用香料也不一样。茴香豆所用香料是八角茴香,北京人管它叫“大料”。  相似文献   

4.
《新食品》2011,(20):I0006-I0006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里,那个现代文明尚未普及开来的鲁镇有着诸多耐人寻味的看点。当穷困潦倒、迂腐透顶的孔乙己告诉那些在成亨酒店里吃酒的“短衣帮”食客们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时,戏剧性的结果却是——孔乙己,这个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落魄者遭到了众人的嘲笑!  相似文献   

5.
诗甲之二一为《菱》云:妇孺皆知驼背白,雷门名物至今称。新鲜酒醉皆佳品,不及寻常煮大菱。自注道:“菱角通称大菱,驼背白为四角菱之一种,色青白而拱背,出雷门坂一带。”另一种为水红菱,也是四角的,上市最早,色红骄美动人,所以被商人居为奇货,摆在店头,当作水果出售。周作人早年写一篇《菱角》,其中对水红菱说过这样一段话:“水红菱只可生吃,虽然也有人把它拿去作蔬。秋日择嫩菱瀹熟,去涩衣,加酒酱油及花椒,名“醉大菱”,为极好的下酒物(俗名过酒坯),阴历八月三日灶君生日,各家供素菜,例有此品,几成不文之律。”二、罗汉豆罗汉豆即蚕豆,可以说大半个中国有之。但是罗汉豆之名只通行于绍兴一地。后经鲁迅多次应用,才四海名扬。清范寅著《越谚》三卷,卷中“罗汉豆”项下云:“此豆扁大,只能用菜,吴呼蚕豆。”上面又有一项“蚕豆”曰:“此豆细圆,吴呼寒豆。”这样意思就很明确了。  相似文献   

6.
话说绍兴菜     
绍兴人爱吃什么?外地人知之甚少。能说出个名堂来的,恐怕也只有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所提到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或者上海的“小绍兴三黄鸡”了,其实古越绍兴倚山傍海,山青水秀,物产丰富,在江南水乡风味中,绍菜独占鳌头,比沪菜、杭菜更加清雅纯朴,更加崇尚自然,更加扎根于乡土民间。绍菜的用料大多是当地的鸡、鸭、鱼、虾、蔬菜、竹笋等,讲究的是香酥绵  相似文献   

7.
<正>某个绍兴特产小吃,堂而皇之打着"鲁迅最爱"的旗号。可见,鲁迅的吃,是大大有名的。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曾这样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鲁迅爱吃,却并非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自家吃的菜与普通市民没什么区别,常常只是"老三样":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一碗  相似文献   

8.
陈根生 《美食》2004,(3):54-54
孔乙己分给孩子们吃的茴香豆,在初中就激发起我的无限神往,自己恨不得也站到咸亨酒店的柜台下面,涎着口水翘首期盼孔爷爷的到来……及至上世纪80年代去了一趟绍兴才发现,多亏了鲁迅先生的生花妙笔,原来茴香豆就是盐水煮蚕豆,蚕豆壳上二还凝结着一条条白盐霜,吃口又板又韧,跟我们家乡的五香烂蚕豆差之远矣!  相似文献   

9.
张家荣 《中国烹饪》2011,(10):22-22
在云南的一些地方,人们甚至用它佐酒,喝一口酒,吃两片菠萝蜜,好像孔乙己的茴香豆,有自在的滋味。  相似文献   

10.
回锅肉的“回”和茴香豆的“茴”发音相同,只是当年孔乙己没到过四川,不然,恐怕他也会问那些传杯送盏的服务小姐:你可知道回锅肉的回字有几种写法?与大名鼎鼎的茴香豆相比,回锅肉似乎有点登不了大雅之堂。而我以前吃过那么多还算高档的酒宴,就一般而言,大抵都是空运过来的海鲜雄踞桌面,只是每次都难以见到回锅肉的影子。然而,对那些远离家乡的四川人而言,又有什么菜肴比回锅肉更能唤起他们对故园的一腔热望呢?即便是从不曾远离家乡的土著,他们每每想起回锅肉时,也犹自有种两腮含香、唾沫暗吞的快感。据考证,回锅肉的来历应该和我们的祖宗祭…  相似文献   

11.
胡豆做成的豆泥,不愧为一款美味;剥瓣油炸,又是价廉物美的佐酒佳品,而它最得意的用途,还是羼入辣酱加工酿制,成为驰名寰宇的四川胡豆瓣,许多美味的川菜都离不得它.胡豆,古名“戎叔”或“戎菽,现在通称“蚕豆”,随地区的不同,它又叫“倭豆”、“罗汉豆”或“佛豆”.关于胡豆的来源,《管子·戎》曾有记载:春秋时,齐国  相似文献   

12.
倭豆好吃     
正蚕豆又叫胡豆、佛豆,绍兴一带称为罗汉豆,而宁波人则叫"倭豆"。《阿拉宁波话》一书中是这么解释的:"宁波称胡豆为豌豆,‘倭豆’即‘豌豆’之音转。"但我更倾向于另外两种与抗击倭寇有关的说法:其一,相传当年戚继光率兵在余姚沿海抗击倭寇,戚家军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将士们每杀一个倭寇,就会摘一颗蚕豆,用线穿好挂在胸前。  相似文献   

13.
《诗经》有关祭祀、宴饮的篇章很多,其中提到了许多器皿,我们把凡具有陈列献荐食品功能的一类称作食器,主要有簠、簋、笾、(木豆)、登、俎等几种。 “我之于,笾豆有践。”(《豳风·伐柯》)“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小雅·棠棣》)“君妇莫莫,为豆孔庶。”(《小雅·楚茨》)“笾豆有践,兄弟无远。”(《小雅·伐》)“印盛于豆,于豆于登。”(《大雅·生民》)各种食器中,《诗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笾、豆两种。笾、豆、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蚕豆     
蚕豆又叫胡豆、佛豆、罗汉豆、兰花豆等名.它是我国人民喜欢吃的一种豆类.蚕豆原产在苏联里海南部,汉代传入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栽培最为广泛.在我国南方,春秋两季均可播种.春播蚕豆在养蚕季节成熟,豆荚肥大又象老蚕,故有“蚕豆”之称.  相似文献   

15.
作家陈思逊先生应邀来沪,在上海吃了“小笼包”,颇有感慨,于是写了《在沪上吃小笼包》一文(载《四川烹任》1998年第10期)。看了这篇文章后,笔者有些不甚了解。首先,文中所说的“小笼包”到底指的什么?上海人要么说“包子”,要么说“小笼包子”,却不会说“小笼包”,一字之少,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文中还说,陈先生在“嘉兴南翔镇……吃的点心便是‘小笼包’。”上海并无“嘉兴”这一地名,浙江倒有一个“嘉兴市”,而上海只有“嘉定县”(如今已改为“嘉定区”)。这可能是作者的笔误吧。再说一下上海的“包子”和‘叫。笼包子”的…  相似文献   

16.
刀豆不是四季豆我曾在《姑苏晚报》上发表过一篇题为《刀豆絮语》的文章,结果收到了报社转来的读者来信,信中有人向我指出,文中的“刀豆”应改为“四季豆”———因为在上海人们都把四季豆叫“刀豆”的。刀豆不是四季豆,它比四季豆大得多,因荚形似刀,大如皂荚,故又名大刀豆、皂荚豆。有人指出,大刀豆种子呈淡红色,荚长尺许,宽一寸余,可我以前在上海从未见过此豆。前年夏天,我终于在路边菜摊上见到了刀豆。果然荚长尺许,但由于还嫩,未见豆粒鼓起,便买了一斤回去切丝炒来吃,风味近似荷兰豆,但似乎更胜一筹,不但脆,且略糯。…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数度出差广东,并在潮州品尝到“工夫茶”的风趣。今重读李霖《工夫茶拾遗》(见《烹调知识》1993年第三期,——以下简称“李文”),文中引录了周作人先生有关二篇《吃茶》的文章,在此作一补述。 “李文”载:周作人早年在《吃茶》一文中说:“喝茶相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重点是笔者加的——下同)。……他还在另一篇《吃茶》文章中提到“闽广吃工夫茶也是珍重红茶”说明工夫茶并  相似文献   

18.
我于8月份先后收到6月25出版的《美食》杂志第3期和9月5日出版的《烹调知识》第9期,发现程勉中先生的《难忘华亭小吃》全文已在《美食》第3期刊出,又在《烹调知识》第9期上换一个笔名“空月”再登,只是题目改了一下,将“难忘”改为“无锡”。真是无巧不成书,6月25日出版的《美食》上有陈心武先生的《吃鱼不伤鱼,吃它个稀奇》,9月5日的《烹调知识》又是这位陈心武先生以《一种奇特的吃鱼法》一字不改地再登一遍。我估计决不是《烹调知识》转载了《美食》,而是作者一稿两投所致。  相似文献   

19.
父亲是厨师     
“虫声四壁人高卧,花影一床书乱横。”这幅楹联写得极好。大凡读书人枕畔榻旁,一年四季都缺不了书。在我的卧榻一侧,堆满了与“吃”相关的书籍:袁枚的《随园食单》、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等。夜青灯之下,常神游于汪曾祺先生笔下的昆明吃食、何满子先生《五杂侃》中的成都小吃、邓云乡先生纸上氤氲的往昔京华风味……这多半是受父亲的熏陶吧! 父亲7岁丧母,16岁乘着小火轮离开崇明岛到沪  相似文献   

20.
正如鲁迅先生体味到最好吃的罗汉豆是在儿时与故乡农村小朋友看社戏的那一晚;正宗的烧豆腐应在云南建水,我以为.建水与大理一南一北,同为滇地文献名邦,有规模不小的孔庙(见上图)和“小天安门”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