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以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源深体育中心站~世纪大道站隧道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双圆盾构在净距为0.8m的近距离穿越共同沟、在净距为1m的条件下穿越五层民房建筑物推进施工.通过对盾构施工过程中若干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以及采取了有效的构建筑物结构保护措施,确保了双圆盾构成功穿越,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曾英俊 《建筑施工》2022,(6):1318-1322
为研究新建盾构穿越软土地区运营双圆地铁隧道过程中既有隧道结构的变形特征,依托上海新建轨道交通14号线云山路站—蓝天路站区间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中的地铁6号线双圆隧道工程,对既有双圆隧道结构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参数调整,展开探讨。结果表明,新建14号线下穿既有地铁6号线的过程中,既有地铁双圆隧道结构隆沉控制在±2 mm内,满足施工要求,证明了施工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穿越过程中的实际施工控制参数,明确了类似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关注的关键技术参数,即合理设置土仓压力、盾尾注浆量可有效控制施工过程对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不利影响,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市政技术》2015,(5):86-88
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某区间隧道浅覆土段盾构穿越建筑物施工的工程实例,对建筑物地基的加固措施、隧道上方杂填土改良方法及盾构施工参数确定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该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该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合肥地铁3号线新—经盾构区间隧道在350m小半径曲线上穿越园上园小区多层及高层建筑物群,该建筑物群沉降变形控制要求高,施工风险大(为1级风险源)、难度大(小半径穿越老黏土)。盾构穿越过程中,如何控制盾构姿态保证管片拼装质量,如何控制建筑物沉降保证其安全使用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通过工程实例来讲述如何保证盾构在小半径曲线上穿越地面建筑物施工质量及保证周边建筑物安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软土地区双圆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与单圆盾构工法相比,双圆盾构工法有其独特的施工技术要求,其影响地表沉降的因素更为复杂。根据上海轨道交通六号线双圆盾构区间段地表沉降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地表沉降槽的形态特征,提出了沉降槽宽度范围的估算公式。结合双圆盾构区间段的工程实践,进一步探讨了与地表沉降相关的双圆盾构施工参数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6.
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九江北站–白佛桥站盾构区间工程,该工程地层具有高富水、高砂卵石含量、高强度漂石的特点,给大直径(8.634 m)土压平衡盾构机在这类地层施工增加了难度。采用地表注浆预加固、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洞内同步及二次注浆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大直径盾构近距(4 m)穿越建筑物施工难题,有效保证了盾构施工的安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首次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超近距离穿越建筑物的成功实施,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7.
双圆盾构隧道施工土体扰动特性及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轨道交通6^#线双圆盾构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动态监测双圆盾构施工引起土体分层沉降、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变化、海鸥块背土挤土现象,总结归纳双圆盾构掘进土体扰动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双圆盾构施工土体扰动的区域性、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双圆盾构推进中对地下大口径原水管涵保护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  马华明  钟巍健  程雯 《建筑施工》2006,28(2):147-150
上海轨道交通6^#线11标双圃盾构推进施工穿越一涉及市区近一半人口供水的大口孔水管涵,为了确保减少沉降保护供水管涵的稳定,阐述了施工前的准备、对供水管涵管节的加固、双圆盾构管涵下穿越掘进过程和穿越后的技术措施,通过穿越过程周密细致的监测,顺利穿越大口孔供水管涵,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圆盾构施工地铁隧道是解决地下工程空间利用的有效途径。介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3标同济大学站—大连路站—邮电新村站区间隧道采用双圆盾构施工的方案。重点叙述了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及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通过工程实际,测得双圆盾构施工中累计的最大沉降量为49mm。  相似文献   

10.
双圆盾构机转弯进出洞与过站施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坚 《建筑施工》2010,32(5):371-372
地下盾构转弯进出洞与过站一直是施工的难点,双圆盾构地下掘进尤其如此。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8A标段工程,有效利用已施工完成的区间隧道作为后靠支撑,顺利完成了双圆盾构小曲率半径进出洞、过站施工,节省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1.
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上海地铁二号线隧道与地铁一号线隧道交叉段盾构。程的分析,得出后构趋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一些保护技术措施,包括盾构施工参数的优化匹配技术、信息化施工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溶洞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地铁五号线岩溶地层盾构技术处理措施为例,分析了溶洞的特点和分布特征.采用钻探法和CT法结合的勘察方法,论证了盾构通过岩溶地层的特殊处理办法,结合盾构施工情况对隧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注浆均达到设计效果.最后,总结盾构掘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过站小车是盾构机过站常用的施工工具,适用于各种单圆盾构机在地铁车站、明挖基坑、暗挖隧道的过站施工。在过站小车施工过程中,从测量、场地清理、钢板铺设及配重设计等方面对过站小车定位、盾构主机平移、盾构台车过站等施工要点进行控制。突显了其应用广泛、操作简单、工期短、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地铁4号线工程实例为背景,结合盾构法施工地层变形机理以及隧道施工的地表横纵向沉降监测结果,分析总结了盾构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规律,为今后类似近距离下穿越既有线路或建(构)筑物的盾构隧道工程的地表沉降控制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铁五号线员科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员村站东端隧道两侧建筑物较多,盾构机掘进前需要对区间隧道上方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建筑物的基础型式选择了袖阀管注浆加固,并提出在盾构机通过建筑物时为减少建筑物内部的差异沉降,根据现场实时监测结果及时对建筑物注入双液浆进行加固,以确保建筑物的沉降差在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以成都地铁1号线盾构近距离穿越某建筑桩基工程为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盾构穿越施工和荷载转移措施对结构及桩基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从桩端穿越时,有无采用梁包柱形式的桩基托换措施对隧道结构内力影响较小,但该措施能够有效减小被托换桩的最大沉降和各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桩基托换使距隧道较近的两桩轴力减小,距隧道较远的桩轴力增加,在所有桩体上均产生附加弯矩,但量值较小。建筑结构的最大弯矩发生在距隧道最远处的柱与右跨梁的刚接位置,桩基托换有效减小梁、柱的最大弯矩。监测数据表明,盾构穿越施工对桩基影响较小,桩基托换措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朱斌 《四川建材》2021,(4):181-182
岩溶地层修建地下工程往往会遇到岩溶溶洞等不良地质条件,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成效和安全。虽然采用注浆加固方法填充了部分岩溶溶洞起到了地层稳定性加固作用,但是地铁盾构施工依旧对于地层之中的既有结构物产生影响,严重者易造成结构沉降开裂。为此,本文依托深圳地铁16号线穿越岩溶地层段龙南-龙东村盾构区间工程,针对盾构侧穿地下管线引起结构变形问题,采用现场监测方法,研究岩溶地层地铁盾构侧穿地下管线过程中管线结构的变形规律与防控方法,为类似工程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延安东路隧道南线盾构进洞段工程施工的情况,论述了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冻结加固区的施工技术。冻结加固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盾构顺利穿越超浅覆土的地下管线和盾构进洞奠定了基础,这一事实说明该方法在上海软土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双圆盾构法隧道衬砌1:1结构试验加载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盾构技术在城市地铁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国内关于盾构衬砌的整体试验做得较少。本文详细介绍了双圆盾构衬砌试验的加载方法,及相应加载设备的设计,并同以往盾构衬砌试验的加载方法进行对比,为今后类似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江滨 《山西建筑》2009,35(34):198-200
针对北京地铁9号线区间盾构隧道穿越南四环路施工案例,制定了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程序,提出了地层加固及变形控制等安全风险规避措施,最终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