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下游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利用环锭纺纱的纺纱工艺特性,在现有棉纺设备上进行局部的设备改造,解决彩虹纱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选择及工艺设计等问题。纺出的彩虹纱线上分布有长度、同隔、色彩变化的彩段,彩虹纱手感柔软、风格新颖,外观独特。织物经染色整理后具有滑、爽、挺的手感,若隐若现的幻彩外观。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利用粗梳毛纺散纤维染色后再进行纺纱的工艺特性,按纱线设计的颜色循环顺序采用单色称量喂入梳毛机,直接生产出带彩段的粗纱,再以2条粗纱同时喂入走锭细纱机进行牵伸加捻,开发出了具有独特外观效果和个性化的彩虹纱线产品.纺出的彩虹纱线上分布有长度、间隔、色彩变化的彩段,反映在织物上各色相连、相互渗透、依次变化,透射出虚拟渐变的“彩虹”外观.粗梳毛纺彩虹纱产品的成功开发,拓展了毛纺企业开发生产花式纱线的空间,提高了毛纱的附加值,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羊绒/丽赛纤维/PTT多组分半精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羊绒、丽赛纤维和PTT纤维为原料,以毛纺设备和棉纺设备相结合,应用半精纺纺纱工艺纺制羊绒,丽赛纤维/PTT多组分半精纺纱.首先对3种纤维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半精纺的工艺生产过程和半精纺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探讨了纺纱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和关键技术措施,成功纺制了性能优良的羊绒/丽赛纤维/PTT半精纺纱.用该纱制成的织物手感柔软、滑爽、富有弹性、尺寸稳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罗拉花式捻线机生产粒子与结子复合纱,从设备改造方法、设备工艺参数、纺纱工艺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复合纱的生产工艺。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多形式电动机电脑控制系统代替原有的PLC控制系统,只需要一道纺纱工序即可实现粒子与结子的精确定位,开发出新型粒子与结子复合纱。该纱线结构新颖,粒子与结子分布均匀、有序且不易滑脱,同时手感柔软舒适,可满足各种风格服装的用纱需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半精纺纺纱流程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羊绒纤维的产品特点,优化生产设备及工艺,并对各道纺纱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有效地保护了纤维长度,使得成纱条干均匀度好,手感柔软,绒面丰满,达到预期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降低苎麻纺纱毛羽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U-2纤维细度显微投影分析仪分析了苎麻纱毛羽的的表面特征,通过实验系统地探讨了苎麻纺纱前处理工艺、复精梳工艺、集合器、钢丝圈与苎麻成纱毛羽的关系,纤维素酶、茶油油剂和碱法变性等苎麻前处理工艺可减少成纱毛羽13%左右;采用集合器对苎麻纱3 mm以上有害毛羽有一定的效果;钢丝圈的使用周期定为4 d对减少成纱毛羽比较有利.通过赛络纺、湿法纺纱方法探讨了不同的纺纱方式对苎麻成纱毛羽的影响,赛络纺纱方式可降低3 mm以上有害毛羽30%左右;苎麻湿法纺纱成纱光洁、紧密,手感硬挺,纺纱毛羽可减少77%~84%.赛络纺、湿法纺纱对减少长毛羽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朱军  张红梅 《纺织学报》2006,27(4):87-90
Lyocell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其针织面料在手感和外观等方面的多功能性使其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由于转杯纱自身的特点,其针织品品质优越。采用转杯纺纱技术加工28 tex的Lyocell针织纱,探讨前纺工艺及技术措施;通过对各方案试纺对比,研究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为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提高Lyocell转杯纺针织纱的成纱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花式纱线因其特殊的外观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变化,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丰富花式纱线品种,文章基于赛络纺纱方法,采用表面刻有凹槽的后罗拉上胶辊纺制新型赛络花式纱线,并阐述新型赛络花式纱的纺纱机理.在保证纺纱工艺参数及原料相同的情况下,通过TH 598 J环锭细纱机上进行试验,分别纺制赛络新型花式纱和普通赛络纱,观察纱线的...  相似文献   

9.
探讨传统纺纱设备生产米通布用纱的工艺技术措施.针对米通布用纱的质量要求,通过对传统纺纱设备挖潜、对关键工序创新改造并采取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探索出一条适于生产米通布用纱的工艺路线.实践证明,该工艺路线不但节省了前纺的纺纱设备,而且减少了用工,同时使产品的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喷气涡流纱手感僵硬、舒适性差的问题,分析影响成纱柔软性的因素,通过工艺试验,合理配置纺纱速度和纺锭直径,并通过研制防静电涂料胶辊、加装喷嘴清洗装置、合理设置清纱工艺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中静电缠扰、纤维油剂聚积及"弱纱"问题,成功试制出手感柔软、蓬松的喷气涡流纱。认为:该纱既保留了喷气涡流纱优良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又具有柔软的手感,明显提升了喷气涡流纱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探讨嵌入式复合纺纱的工艺及纺纱效果.分析了嵌入式复合纺纱的工艺原理及特点,通过合理选择原料、工艺流程,在细纱机上加装有关辅助设备,合理配置纺纱工艺参数,利用嵌入纺工艺顺利纺制出精梳棉/涤长丝50/5018.3 tex(45 dtexx2)嵌入式复合纱,指出,嵌入式复合纱能够在提高成纱强力、改善条干、降低毛羽方面发挥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涡流纺19.7 tex粘胶中空性能纱生产实践的探讨,总结了其生产经验和设计要点,介绍了工艺参数设置与优化方法.该涡流纺中空纱芯纱采用水溶性维纶长丝,外侧包覆粘胶短纤维.芯纱维纶长丝在后道工序上浆或者染色时遇热水溶解,只剩外层粘胶短纤维,使其纱线重量变轻,手感变柔软,极大地改善了涡流纺纱线手感偏硬的缺点,纱线增...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 DTM139 1200锭细纱机设备使用价值和运行效益最大化,详细分析了该机器材配置与纺纱工艺效果、纺纱速度的优化设计,阐述了集体落纱机构的特点、卷绕工艺及集体落纱工艺的优化,着重分析了确保集体落纱留头率的生产管理要点.指出东飞牵伸系统和新型落纱控制系统,可以满足各种纺纱工艺需求,包括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在对各种原料、各品种的生产实验跟踪中发现,落纱留头率可达98%以上;纺纱断头减少是改善落纱断头的必要条件;在生产中纺纱速度设定要根据纺纱环境、条件、品种、纺纱断头及后道质量要求确定,并且应通过不断的方案优化,才能找到最合理、最有效益的设计方案;在设备安装调试正常时,还应确保纺纱环境、纺纱条件正常,保证运转中的各种基础管理,做到精、细、实,这是确保设备高质、高产、高速、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提高CJ 7.3 tex成纱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为提高CJ 7.3 tex的成纱质量,采用100%新疆长绒棉,从原棉选配、工艺配置、设备部件选择等方面入手,加强工艺、设备、操作管理,通过纺纱试验证明,采用合理的纺纱工艺配置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半制品和成纱质量明显提高,成纱质量可达到乌斯特2001公报5%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可染丙纶纯纺纱,针对可染丙纶纤维性能及其可纺性,对可染丙纶纯纺纱的纺纱工艺参数及染纱工艺进行了优化。在染色工艺中注意提高色牢度,保证手感柔软;解决了各工序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证了纺纱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精梳针织纱的质量,以CJ 14.5 tex针织纱为例进行了纺纱实践.配棉应控制好原棉的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和有害疵点;对传统纺纱工艺要进行优化,选用新型纺纱器材,调整设备状态,重点改善成纱条干均匀度和控制棉结.生产实践表明,优化后的纺纱工艺成纱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纺纱工艺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紧密纺纺纱与环锭纺纱的纺纱原理。通过产品实际数据对比说明紧密纺纱线与传统的环锭纺纱线相比在改善纱线的结构,降低纱疵,减少纱线的毛羽,提高纱线的强力以及增加可纺性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紧密纺纱线在后道整经和织造过程中断头明显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织成的精纺面料织纹清晰,呢面光洁,手感滑爽,强力高。紧密纺纱线生产的产品有独特的优势。但紧密纺设备的部分工艺部件磨损严重,需要研究工艺部件国产化,以最大限度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张伟敏  龚英杰 《国际纺织导报》2013,(10):15-16,22,28
介绍了利用水溶性维纶载体纺纱和赛络纺纱开发高端针织袜用纱的机理,以及原料配置、混配棉方案和各工序主要工艺、优选参数及产品实测质量数据。阐明了选用长绒棉、水溶性维纶原料及混和方案、细纱赛络纺工艺等对策,使成纱毛羽少、手感柔软、条干均匀、透气性能和抗起球性等均达到高端客户织袜纱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探讨断续复合色纺技术的应用.分析比较了该纺纱技术三种纺纱方法的装置特点、工艺过程和技术要点.认为:在传统纺纱设备上,通过加装饰纱附加装置就能够纺制出沿长度方向呈现断续彩色复合花纹的复合纱.该技术有细纱法、粗纱法、并条法三种纺纱方法,主要工艺过程包括牵切、断续复合、牵切复合方式三个方面.三种纺纱方法的工艺特点不同,产品风格及实施难度各异,其中以并条法增加附加装置最容易,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细绒棉CJ 5.8 tex强捻纱的成纱质量,采用100%新疆细绒棉,从原棉选配、工艺配置、工艺器材选择等方面入手,加强工艺、设备、操作管理,通过纺纱实践证明,采用合理的纺纱工艺配置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半制品和成纱质量明显提高,成纱质量可达到2001乌斯特公报5%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