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运用循环伏安法将酸性铬蓝K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聚合膜制备修饰电极。运用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研究吲哚美辛在酸性铬蓝K电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经对溶液的pH和扫描速率等条件进行优化处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吲哚美辛的峰电流值与其浓度在3×10~(-7)~4×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77×10~(-8)mol/L,该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吲哚美辛肠溶片和吲哚美辛胶囊吲哚美辛含量检测,回收率在99.44%~101.39%之间。  相似文献   

2.
实现了铑催化的N-芳基-7-氮杂吲哚与烯丙醇的C-H烷基化反应,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得到了一系列含氮杂吲哚的β-芳基丁酮化合物。最佳反应条件为N-芳基-7-氮杂吲哚(0. 1 mmol),3-丁烯-2-醇(0. 3 mmol),[Cp*RhCl_2]_2(5mol%),AgSbF_6(20mol%),AgOAc (0. 2 mmol)和甲醇/水(v/v=200∶1,1 m L),在100℃下反应24 h。此反应具体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为含氮杂吲哚的β-芳基丁酮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颖、方便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吲哚美辛微粒,以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吲哚美辛微粒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溶出速率及溶出度。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可制备得到粒径明显小于原料的吲哚美辛微粒,SEM显示吲哚美辛微粒呈纤维状;FTIR、DSC及XRD观察结果表明吲哚美辛微粒未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体外溶出测试显示吲哚美辛优选工艺微粒的溶出速率明和溶出度显高于原料药的溶出速率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吲哚席夫碱类衍生物并研究其抗HIV-1活性。以3-吲哚甲醛衍生物为原料,在碱催化下与芳香胺发生缩合反应合成吲哚席夫碱类化合物,并采用通过 MTT 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在MT-4 细胞内的抗 HIV-1病毒株的活性。 合成了32个吲哚席夫碱类衍生物,其结构均通过1H NMR和MS加以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结果测试表明,所合成的吲哚席夫碱类化合物对HIV-1均有优秀的抑制活性,并具有广谱的抗HIV-1活性。其中化合物31 (EC50 = 0.06 mol/L)展现出了最强的抗HIV-1活性,与阳性药物地拉韦啶 (DLV, EC50 = 0.57 mol/L)相当;同时,化合物31具有非常低的毒性,选择指数 (SI)高达2500,明显高于地拉韦啶 (DLV, SI = 1272.9)和依法韦仑 (EFV, SI = 321)。将吲哚和席夫碱两个药效团,能够得到高效、低毒的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为今后发展新型的HIV-1抑制剂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吲哚美辛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高分辨质谱(FT-ICR-MS)、核磁共振(NMR)波谱(包含~1HNMR、~(13)C NMR、DEPT135°、COSY、HSQC、HMBC)结合红外光谱分析(IR)、紫外光谱分析(UV)等方法对吲哚美辛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测定了他的精确分子量及同位素精细结构,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通过多种波谱技术确证了吲哚美辛的结构,也为鉴定吲哚美辛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色氨酸酶高效、低成本催化合成L-色氨酸,利用p ET30a为载体在宿主细胞E.coli BL21(DE3)中重组表达了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来源的色氨酸酶,以丙酮酸、吲哚和氨为底物,探究其酶学性质,考察了反应温度、起始p H、底物摩尔比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并利用丙酮酸发酵液为底物酶法合成L-色氨酸。结果表明,色氨酸酶重组表达成功,色氨酸酶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5℃,起始p H=9.0,底物摩尔比n(吲哚)∶n(丙酮酸)=0.6∶1,底物丙酮酸浓度为0.17 mol/L。利用重组色氨酸酶全细胞催化100 m L浓度为0.57 mol/L丙酮酸发酵液,流加浓度为4.27 mol/L吲哚酒精溶液6.5 m L,反应28 h后,L-色氨酸浓度达0.25 mol/L,吲哚摩尔转化率达91.8%。  相似文献   

7.
以5-氯-吲哚-2-羧酸为原料,设计合成7个全新的吲哚-2-碳酰肼衍生物,并通过~1HNMR、~(13)CNMR和MS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染色法对化合物的抗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氯-N′-((5-氟-1H-吲哚)-3-亚甲基)-1H-吲哚-2-碳酰肼对HCT116细胞具有显著抑制活性,IC_(50)值为7.72μmol/L,同时发现该化合物能够呈浓度依赖方式诱导HCT11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合成1-吲哚基苯基甲酮,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表征,通过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研究该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在309K时,1-吲哚基苯基甲酮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猝灭速率常数Kq=1.771×10~(12) L·mol~(-1)·s~(-1),结合常数Ka=3.726 5×10~3 L/mol,结合位点数n=0.884 0,ΔH=2.01kJ/mol,ΔS=36.19J·mol~(-1)·K~(-1)。结果表明:1-吲哚基苯基甲酮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该药物分子与BSA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ΔH0,ΔS0)。  相似文献   

9.
微波无极准分子光/H2O2氧化降解含N-杂环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微波激发Kr/I2混合气体产生的206 nm准分子紫外光(microwave electrodeless excilamp,MWEL)作为光源,联合过氧化氢(H2O2)用于水相中喹啉和吲哚的降解。H2O2剂量达0.06 mol/L以上,50 mg/L的吲哚和喹啉光照45 min转化率达100%,但不能被完全矿化。延长光照时间、降低目标物初始浓度和增加H2O2剂量都会使吲哚和喹啉的矿化度提高。采用旋转蒸发顶空气质联用(RE-HS-GC/MS)分析降解后水溶液中的产物,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吲哚降解后的固体沉淀物,结果表明,吲哚降解过程中发生了聚合反应,产物为5H-萘酚[2,3-C]咔唑、脂肪烯烃和酯;喹啉降解后的中间产物为己醛、甲酸丁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2-乙氧基乙烷基乙酸,说明喹啉发生开环、氧化降解。动力学方程推导了吲哚矿化的速率常数,得到两个结论:吲哚矿化符合拟一级反应;吲哚和H2O2直接反应及与其光解产生的.OH的间接反应两者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吲哚的矿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离子色谱—荧光检测器法对吲哚-3-乙酸和吲哚-3-丁酸进行检测.该检测采用1.0mL/min的0.45V/V CH_3OH与0.01mol/L Na_2CO_3的混合液,利用Dionex OmniPac PAX-500柱分离,吲哚-3-乙酸和吲哚-3-丁酸的检测限分别为0.045ug/mL和0.167ug/mL,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线性关系.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有较好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Netrin-1对肺泡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α亚基(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α-subunit,α-ENaC)表达的调控及其可能的机制,并探讨其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用相同浓度的Netrin-1(500μg/L),分别作用0、3、6、12、24和48 h,用不同浓度的Netrin-1(0、0.5、5、50和500μg/L),作用12 h。将A549细胞分为药物组(500μg/LNetrin-1)、抑制组(1μmol/L PSB1115+500μg/L Netrin-1)和对照组(仅加RPMI1640培养基),培养12 h。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α-ENaC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α-ENa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相同浓度下,Netrin-1作用A549细胞6 h后,α-ENaC基因mRNA相对转录水平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作用12 h时达最高;相同时间内,Netrin-1浓度大于5μg/L时,α-ENaC基因mRNA相对转录水平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浓度为500μg/L时达最高;药物组α-ENaC基因mRNA相对转录水平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抑制组(P<0.05),PSB1115可明显抑制α-ENaC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结论 Netrin-1可通过腺苷A2b受体途径,从基因水平上调α-ENaC的表达,有益于ALI及ARDS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 P120catenin(P120ctn)表达的影响,探讨LPA和P120ctn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LPA作用于SKOV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以最佳浓度的LPA及不同浓度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作用于SKOV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将SKOV3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LPA组和LPA+Genistein组,分别于培养6、12、24h,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分析P120ctn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P120ct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20μmol/LLPA作用24h促进SKOV3细胞增殖的作用最强,而200μmol/LGenistein对LPA促进SKOV3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PA可诱导SKOV3细胞膜中P120ctn的表达减少,胞质中的表达增多;而Genistein与LPA共同作用后,P120ctn在细胞膜中的表达增多,而在胞质中的表达减少。结论 LPA可诱导SKOV3细胞中P120ctn表达的改变,其机制可能与相关的酪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Quercetin对结肠癌LOVO细胞株TGF-β1/smad3/c-myc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LOVO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5、10、20、40、80、160μmol/L的Quercetin处理结肠癌LOVO细胞48 h,以未经Quercetin处理的LOVO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Quercetin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以5 ng/ml的TGF-β1刺激1周的LOVO细胞为细胞模型,设对照组(C组)、TGF-β1组(T组)、TGF-β1+Quercetin组(TQ组)、Quercetin组(Q组)。C组为正常的LOVO细胞;T组为用5 ng/ml的TGF-β1刺激1周的LOVO细胞;TQ组为以5 ng/ml的TGF-β1刺激1周后,再经20μmol/L Quercetin处理72 h的LOVO细胞;Q组为经20μmol/L Quercetin处理72 h的LOVO细胞。分别采用平板克隆试验、免疫组化SP法、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析Quercetin和TGF-β1对LOVO细胞克隆形成能力、smad3及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Quercetin组可明显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约为40μmol/L。TGF-β1能明显促进LOVO细胞的增殖及smad3、c-myc的表达(P<0.05);Quercetin能明显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及smad3、c-myc的表达(P<0.05);与Q组相比,TQ组细胞增殖能力及c-myc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Quercetin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下调靶基因c-myc的表达,并具有抑制LOVO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在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份FTC组织中HIF-1α、锌指转录因子(Snail)、波形蛋白(Vimentin)和钙黏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oCl2对FTC WRO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CoCl2对WRO细胞HIF-1α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150μmol/L CoCl2处理24 h的WRO细胞中HIF-1α蛋白的核定位;Western blot检测150μmol/LCoCl2处理不同时间对WRO细胞中HIF-1α、Snail、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150μmol/LCoCl2处理24 h对WRO细胞中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42份FTC组织中,HIF-1α、Snail、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多项临床指标相关,且4者表达显著相关(P<0.05);CoCl2可抑制WRO细胞的增殖活力;随着CoCl2浓度的增高,WRO细胞中HIF-1α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先增高然后趋于平稳;150μmol/L CoCl2处理24 h的WRO细胞内HIF-1α蛋白发生核转位;CoCl2处理的WRO细胞中随着HIF-1α蛋白表达的增多,Snail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多,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P<0.05);150μmol/L CoCl2处理24 h后,侵袭、迁移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HIF-1α能够通过上调Snail与Vimentin的表达,下调E-cadherin的表达,进而促进FTC EM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s inhibitor,HDACi)辛二酰苯胺氧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及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UVEC,以不同浓度的SAHA分别处理24和48 h,另设不加SAHA的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并计算增殖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15μmol/L SAHA处理48 h的HUVEC凋亡和细胞周期,基质胶体外血管生成试验检测HUVEC的体外成管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HUVEC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SAHA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SAHA浓度高于80μmol/L时,抑制率增加不明显,24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60.53和30.49μmol/L;经15μmol/L SAHA处理48 h,与对照组相比,HUVEC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01),S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01),G0/G1期比例明显降低(P<0.001),体外成管能力明显下降,P21、caspase-3激活型、caspase-9酶原和激活型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结论 SAHA能够抑制HUVEC增殖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并使P21、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水平上调,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人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血管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将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A(未给药)、实验组B(环靶明终浓度5μmol/L)及实验组C(环靶明终浓度10μmol/L),培养48 h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Gli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latelet-derivedgrowth factor D,PDGF-D)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通过小管形成试验和血管拟态试验检测细胞处理前后血管形成能力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处理前后Gli1、PDGF-D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并对二者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Gli1和PDGF-D在各组SGC-7901细胞中均有表达;实验组SGC-7901细胞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较对照组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li1和PDGF-D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受到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29,r=0.786,P<0.05)。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可能通过Gli1来调控PDGF-D的表达,进而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高糖高胰岛素(High glucose and insulin,HGI)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模型组(HGI组,给予25.5mmol/L葡萄糖与0.1μmol/L胰岛素)、L-Arg低、中、高剂量组(给予HGI组药物,并分别加入0.01、0.1和1.0mmol/L的L-Arg)和L-Arg+L-NAME组[给予HGI组药物,并加入0.1mmol/LL-Arg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特异性抑制剂L-NAME],以细胞表面积、蛋白质含量和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mRNA表达为反映心肌肥大的指标,观察L-Arg对HGI致心肌细胞肥大作用的影响;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S,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OS,iNOS)mRNA的表达;比色法和硝酸还原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S的活性和NO的含量。结果 L-Arg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G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并上调eNOS mRNA的表达及NOS的活性,增加NO的浓度。NOS抑制剂L-NAME可完全阻断L-Arg的上述作用。结论 L-Arg可通过激活eNOS表达,促进NO释放,产生抗HGI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人结肠癌Lovo细胞分别经不同浓度(10-6、10-5、10-4和10-3 mol/L)的罗格列酮和美洛昔康作用6、12和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法检测罗格列酮处理24 h的细胞COX-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罗格列酮浓度大于10-5 mol/L,美洛昔康浓度大于10-4 mol/L均可明显抑制Lovo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罗格列酮可明显降低Lovo细胞COX-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且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罗格列酮能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er-2基因沉默对人骨肉瘤细胞株saos-2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her-2 shRNA重组表达质粒,转染至骨肉瘤细胞株saos-2,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shNC阴性对照组;RT-PCR检测her-2、VEGF-A和IL-8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er-2蛋白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VEGF-A和IL-8的分泌水平。结果构建的her-2 shRNA表达载体能抑制her-2基因的表达,对her-2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63.05%和62.59%;转染重组质粒her-2 shRNA后VEGF-A和IL-8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分泌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her-2基因沉默后,VEGF-A和IL-8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her-2基因参与了骨肉瘤细胞VEGF-A和IL-8基因的表达调控,提示her-2基因可作为研究骨肉瘤血管生成分子机理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血管平滑肌样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like cells,VSMLCs)分化过程中Periostin的表达及其在促VSMLCs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和培养大鼠BMSCs,取第2代BMSCs分为2组:诱导Ⅰ组(用50 ng/ml PDGF-BB单独向VSMLCs诱导)和诱导Ⅱ组(加入地塞米松1μmol/L、胰岛素1μmol/L、吲哚美辛1μ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0.5 mmol/L,向脂肪样细胞诱导),以大鼠胸大动脉平滑肌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分别于诱导后7 d和14 d,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平滑肌肌动蛋白(SMα-act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 MHC)、平滑肌肌钙结合蛋白(SM Calponin)和Periostin 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erio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诱导Ⅰ组细胞的SMα-actin、SM MHC、SMCalponin和Periostin基因mRNA及Perio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14 d比7 d显著增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与阳性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诱导组及诱导Ⅱ组在14 d均无表达。结论 PDGF-BB(50 ng/ml)能够单独诱导BMSCs向VSMCs分化,Periostin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