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于解决贫困师范生的就学问题、保障基础教育师资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对非部属师范院校会产生新的不公平;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师范生不一定能享受政策优惠;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职后保障成本太高;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等。对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我国教师的待遇;增强师范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师范教育免费制度的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也是我国师范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趋势。综合性大学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因管理体制混乱,冲淡了教师教育的职能;因注重学术性而忽视了教师的教育性;在课程设置上,照搬师范院校的做法,缺乏创新性;因缺乏系统规划,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办学重心上移,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和谐统一、加强教育实习以增强教学实践实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展教师教育是解决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面临困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教师教育的基础十分薄弱;注重职后培训,忽视职前教师培养;缺乏教师教育文化的氛围等等。基于此,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要承担起教师教育的社会责任;加大参与教师教育的投入;加强教师培训与培养一体化:以及培育教师教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当前,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的发展受到了桎梏,一些关于“教学不是专业”之类的不和谐声音重新高涨。教育学院在地方高校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必要性,应该在充分展示教育学院师范特色的基础上发掘其丰富的潜在功能,实现由教学专业向教育专业的过渡,由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分离向教师教育一体化推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个师范教育体制是在日本师范教育制度输入的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的基础教育实际建立起来的,称“日本模式”。“日本模式”跨越了清末、民初两个社会形态,以制度的全面输入始,经历了制度建立与体制的不断调试的过程。其核心特征是:以定向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为保障;以自成一体的封闭式教育体制为重要特色。作为中国师范教育史上一个重要形态,“日本模式”未能取得如期效果旋即淹没在教育史的长河中,但其建设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区域教师教育是“区域的”、“依托区域的”和“为了区域的”之新型教师教育形式。教师教育.区域化发展是区域社会发展的有机部分。经济区域化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以及近年来的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成为其存在的理由。它具有本土性、统筹性、系统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当前区域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着重处理好师范院校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区域教师教育资源的统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服务乡村振兴是地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职责和使命。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为例,提出了构建“一懂两爱三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涉农专业大学生3年的培养过程中,采用“大一认知教育、大二深化教育、大三升华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涉农专业的优化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拓展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发展思路,精准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最终实现地方高职院校与乡村振兴双赢。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顶层设计,科学把握建设定位,加强资源库内的资源建设,促进各专业课程的教育革新,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与普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的结合。推进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围绕国家重点行业,针对紧密联系国家产业规划以及设备经济发展相关专业,研制并推行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并通过远程信息技术科学来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从而为教师授课、学生日常学习、社会自主学习人才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最终带动各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推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高职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开展和其能达到的最终成效势必会对校园信息化进程和日常客户教学工作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质性研究发现。教师专业化内涵包括专业组织、专业发现素质、专业角色和专业发展四个维度。其中,专业组织内涵包括组织使命、组织制度、组织类型三个维度;专业素质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专业角色内涵包括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社会服务和社会期望四个维度;专业发展内涵包括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培训和发展环境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有机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完美诠释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以中等师范毕业生服务期制度为例,探析了20世纪前半叶以来中国师范毕业生服务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并考察了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实施情况,从中发现:从弹性较大的清末服务期制度到刚性较大的民国师范生服务期制度,服务期制度呈现日趋完善、细化和严格的趋势,有着浓重的人治色彩;服务期制度执行主体的多元化、师范生服务岗位安置以及教师的低待遇等问题均制约了师范生服务期制度的执行和贯彻。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哲学的视域重新审视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当前的教师教育存在教育生态环境不平衡、学术性和师范性对立、人才培养模式生态链断裂等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运用生态哲学观点,遵循以尊重生命的存在为前提、以回归生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为基础、从学术取向抑或师范取向转向生态取向、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生态链四个原则.各级政府要对教师个体活动予以尊重,优化“教师教育生态环境”,打破“师范性”与“学术性”在课程体系上的樊篱,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佳木斯市区域经济因各种自然、社会因素的客观影响发展滞后,振兴佳木斯市区域经济,应以招商引资为重点,重视并加强地方外语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外语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使高职高专教育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对工农业和各个产业的生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强调高职高专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也要重视地方性,为培养佳木斯市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外语人才、推进现代科技向地方区域经济转化、优化地方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等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西部地区某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为对象,分析了该校学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理解与看法以及影响其对待免费教育政策态度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对免费教育政策的关注度及认可度都较高;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及被调查者持有的就业意向会影响其对待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教师道德要求应该有三个层次:从职业道德到专业伦理,从专业伦理再到教育伦理。教师专业伦理概念的确立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专业伦理概念的建立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具有相同的历史必然性。教师教育伦理不能囿于专业伦理,教师教育伦理要从能力关照走向生命关怀,从制度依赖走向善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服务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专业化服务是产品售后服务的进一步延伸,是一种双赢的服务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詈。实行专业化服务必须树立正确的服务观。  相似文献   

16.
植保专业化服务是植保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防治措施,加速新技术推广,发展规模经营的重要手段。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是解决普及农业技术,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田率,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农作物病虫无人打药或打药不及时的问题,确保粮食安全,解放农村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商河县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历程,优化集成了商河县覆盖生产全程的统防统治技术体系,培育了规范运营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进了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服务面积逐步扩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效益有效提升。就进一步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前面的的讨论中,大家均坚持一个观点,就是专业化对于教师发展来说的确是必须的,但单一的专业化由于是一种科学主义的产物,它容易使教师进入某种标准化的轨道,失去自我。所以教师的发展必须同时坚守教师的另外一个属性——公共性,即乡村教师与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具有共享、联系与互惠的性质。在这样一种理解中,  相似文献   

19.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一项重大策略,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任务。针对“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团队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实践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根据“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师德素养、思政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化能力等6个维度能力,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的基本策略,即“师德铸魂”提升师德素养、“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能力提升”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分层培养分类卓越”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产赛教融合”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校企协作共同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请进来+送出去”“国际化+专业化”提升国际化能力,从而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经历了由设置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设置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存在诸多问题,如在课程设置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在课程传授方法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应该转向实用和技术取向;相应地,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等方面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