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理理论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公立高校治理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权力分配制度能有效保证大学目标和理念得以实现。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公立高校的三大权力存在形式,通过从权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切入,形成公立高校“三权”三维研究空间,解构和构建中国公立高校权力整合机制,提出公立高校内部权力中心下移,三权分立及“三A”的优化重组原则,以及三权权力资源重新配置整合的路径和框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社会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参与高校治理的利益诉求日趋强烈,但由于传统观念制约、经济条件限制、参与制度缺失等诸多因素,社会组织参与高校治理还面临着参与志愿失灵、参与权利弱化、参与体系不完备、参与力度不够的困境。因此,我们必须从强化社会参与意识、政府适当的介入和扶持、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以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等方面强化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重点考察了13类高校利益相关者,得到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双向价值需求体系及其优先顺序。研究结果证实: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并且对各种利益要求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而高校对利益相关者也有不同的利益要求,这些要求的优先顺序存在差异;同时,研究还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价值循环。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立高校的治理机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体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征,较少社会参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面临的新形势,都要求高等学校治理中必须要有社会参与。为此,政府应转变职能,改变角色定位;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决策及管理;大力发展和完善各种教育中介组织,发挥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中介及协调作用;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决策、管理的新形式,加强高校与企业、行业部门的合作关系;高等学校应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5.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体制问题,使得目前现代企业制度中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建立。其主要原因是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中没有所有者代表,没有所有者对经营者直接委托代理关系所形成制衡机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心价值体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中心圈,中心价值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权力的态度。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中出现的教师作用边缘化倾向实质上是大学组织的中心价值观出现了错位。高校的中心价值从对学术权力的尊崇变成了对行政权力的尊崇,现有的制度设计又强化了高校错位的中心价值观,为了获取资源和其他利益,迫使教师群体通过交易让渡学术权力。目前去行政化的关键在于通过重塑中心价值观,改变制度设计以消除教师作用边缘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内部教育评价活动既有助于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也产生了一些冲突。从组织管理的视角来看,这些冲突可以部分地运用官僚行为理论来进行归因及治理对策分析。高校内部教育评价中的冲突缘于控制与反控制、监控与执行以及惰性力量与变革力量之间的互动,而最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利益之争。评价的管理者与被评者之间、实施者与被评者之间以及被评者相互之间均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利益博弈。冲突的解决可从寻求共识和协调利益两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美两国十多所高校章程的文本比较研究发现:中美高校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领导决策体制。两者在权力机构、职权范围、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也呈现一些规律性特征。如,“集体领导决策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安排、职权的宏观定位以及为实现其职权所采取的不同运作机制、“管理”与“治理”的尺度、将决策权与行政权区分开来等等。针对我国高校领导决策体制法律框架与政治框架不协调的问题。应通过建立理事会或董事会等方式统一在法律框架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和去行政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和机制失灵等多方面问题,不仅削减了我国高校的创新空间和核心竞争力,也带来了政教冲突等多重矛盾,加剧了学术腐败.去行政化不仅是大学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廉政文化构建的内生动力和内化机制.去行政化不仅能激活大学的办学动力,也可为高校治理腐败和廉政建设提供新的视线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校实行的绩效工资制和年薪制相结合的教师薪资制度,具有市场化程度高、注重工作绩效、薪资总体水平较高但个体差距较大、法制体系健全等特点。这种制度在保证高校吸引高层次人才并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借鉴其经验,我国在高校教师薪资制度改革中要注意以下方面:基于教师绩效评价的市场调节应有所限制;高校教师薪资应保持高水平的外部竞争力;教师内部竞争应适度并建立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的行政化乱象主要表现为大学在组织目标设定、权力结构安排、资源利益分配、组织整合机制等方面趋同于行政机构。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来看,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大学在来自环境的合法性压力下趋同于行政化的制度环境的一种"制度性同形",它反映了特定的制度规则、文化框架与利益博弈对大学的共同制约。政治与行政层面的规制性要素、扭曲了的规范形态和文化—认知性规则以及行政主导的资源与利益配置,分别构成了大学行政化的重要制度归因、深层文化根源与关键利益触媒。  相似文献   

12.
浅议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因、历程、原则、内容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体制结构调整、大发展及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管理方面,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高考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后勤管理都经历了全面改革。计划经济下国有化的办学体制、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及单一的投资体制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内部动因,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则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外部动因。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方向性、适应性、规律性、协调性、多样性及风险预测原则。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是: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大学的建设;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发挥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同于会计造假,而是企业经理人在既定制度下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在研究盈余管理的本质及方法的同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如何对盈余管理予以合理规范并寻找强有力的监控机制,形成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班级规模普遍偏大,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实施小班化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优势,小班化教学应成为我国高校的改革要点,然实施小班化教学还面临着认识观念上的误区。解决小班化教学实施中的问题有多条路径,其中改革现行的课程结构,减少课程门类和总学时应该是其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中的学生评教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然而,其实效却一直饱受质疑,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评教活动中主体地位缺乏,具体表现为评教功能定位偏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评教程序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评教结果处理有悖于学生利益诉求。这一切都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发育不成熟、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评教制度设计中缺乏权利与责任平衡的意识等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从公司治理理论出发,探讨了制造型企业项目治理结构的问题。根据项目治理控制的3个维度,即行为控制、成果控制和氏族控制之间的不同组合,提出了4种项目治理结构,分别是控制型、合作型、目标驱动型和混合型结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目标及项目化水平选择合适的项目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鉴于我国现有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转换而来,独特的产生背景,决定了上市公司产权治理结构的特点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据调查资料显示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来自大股东的董事占50%以上,董事会成员被大股东控制事实上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这也正是一些不正常关联交易得以合法通过的原因之所在.这样既保证不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不利于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科学性和开放性.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现有上市公司中董事会存在的几方面问题与现状,解答了独立董事的特点及作用,认识到设立独立董事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从五个方面建立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利益相关者会通过社会评价、生源、学生就业、毕业生成就等途径影响高校专业建设,并最终影响高校声誉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分析专业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利益要求及其影响是实施高校专业建设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分析表明: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高校专业建设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和影响。这就需要学校在专业建设中,通过识别利益相关者,增进与利益相关者的互相了解,赢得信任以及采取利益相关者纳入的专业建设管理策略等,以促进专业建设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存在关系,资本结构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并能对经营者产生激励和约束,从而降低代理成本;而公司治理结构也会以资本结构的安排产生一定影响.从资本结构不合理角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缺陷,认为优化资金结构是提高治理效率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得以较快发展的根本。目前国内的工程机械企业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尽管它们体制创新形式各异,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企业发展与员工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地位真正实现。”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俞琚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