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干旱等级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建立干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物元和欧氏贴近度理论,构建了基于欧式贴近度的干旱等级评价模糊物元模型并应用于济南市干旱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区域干旱状况方法可行、可靠,为评价干旱等级提供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综合方法,具有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北汝河流域频发的干旱灾害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分析评价干旱旱情对指导抗旱救灾、减轻干旱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新安江模型模拟计算北汝河汝州站以上流域1985~2016年日尺度径流深、蒸散发、土壤含水率,对其月尺度值与月降水量进行核熵成分分析,构建综合干旱指数,在对比分析不同分布函数拟合优劣的基础上选取拟合最优的对数逻辑斯特分布函数对综合干旱指数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综合干旱指数;基于标准化综合干旱指数分析流域1985~2016年干旱情势演变,并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北汝河流域1985~2016年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呈增加趋势;标准化综合干旱指数对轻度干旱事件更为敏感,能较好地反映流域干旱特性及典型干旱事件的演进过程。研究结果为北汝河流域抗旱减灾提供了科学支撑,亦对其他地区干旱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评价阜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并科学指导该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管理工作,根据阜阳市水资源实际情况,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角度,共选取16个评价指标,构建有区域特色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造模糊熵权模型综合评价了阜阳市2009~2013、2020、2030年及2011年各县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供水模数、污水处理率是影响阜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整体上2011年阜阳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接近饱和,与实际情况相符;为保障阜阳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调水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建成后,新生滑坡或受库水影响的复活型滑坡多达4 000余处,进行滑坡危险性等级评价为其中的关键工作之一。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基础,采用正态分布函数确定隶属度函数,构建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危险评价影响因素权重的大小,结合一级模糊矩阵,经过模糊运算后,得出滑坡危险等级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基于灰色关联的滑坡危险性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对滑坡的危险性进行客观的量化评价,将滑坡的危险性分为5个等级,以三峡库区巴东段的6个重点滑坡体为例进行危险性等级评价,并与该地区的滑坡危险性灾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和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滑坡危险等级情况,可应用于滑坡危险性等级评价中。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评价区域干旱特征,基于贝叶斯公式,构建了区域干旱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干旱等级概率,采用最大似然分类原则确定了单个干旱指标的评价结果,并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加权得到区域的干旱等级.以江苏省徐州地区干旱评价为例,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及综合指数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村饮水安全状况为目标,以水质、水量和供水3方面为准则,以饮用氟超标的人口比例等12个因素为指标,建立了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在结果展示中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分析和评价了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饮水水质安全状况处于较不安全水平,水量处于较安全水平,供水和综合处于基本安全水平,基本能体现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7.
鉴于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用水发展高度重视,选取农业用水效率来科学地评价农业发展态势.即参考相关文献建立合适的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与贡献率法结合的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并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区域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等级划分,改进传统模糊综合评判的最大隶属度原则,以更大程度上利用数据信息得...  相似文献   

8.
王俊  颜军  项晓伟 《中国能源》2007,29(8):32-34
能源消耗评估涉及到政策、法规、技术、管理等多面的情况,鉴于能耗评估中所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本文依据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因素权重。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并且该方法对能耗评估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次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的自身特点,建立了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风险影响后果以及风险的不可控程度等参数,解决了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评价量化问题,并以实例说明这种模型在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热电厂实际情况,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安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热电厂在安全生产管理、劳动安全及工作环境方面做得相对较好,而在生产设备管理方面相对较差.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热电厂整体安全程度属于好的水平.应用加权平均得到热电厂最终的分值为91.3分.评价结果客观的反映了热电厂的安全管理情况,为热电厂决策层提供了科学的管理依据,同时也为不同电厂间安全状况的比较提供了一种较为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已有的干旱评价方法缺乏普适性,构建了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干旱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濮阳渠村引黄灌区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可行、计算简单、实用性强,可为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综合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西安地区为例,选取连续无雨日数、降水距平百分比、标准化降水指数和相对湿润度指数4个干旱指标进行了干旱单指标评估研究,针对单指标评估的局限性,引进了TOPSIS客观赋权法构建了一个干旱综合指数,将单指标评估结果加权,并结合遗传算法求取权重进行干旱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综合评估结果与实际干旱状况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对能源的绿色性尚无一致的评价方法,在综合考虑传统能源评价体系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绝对成本、生态和谐、能源安全及可持续性四个指标体系评价绿色能源,为绿色能源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可变模糊优选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多指标评价问题中区间形式评价标准的处理方式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直接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首次将可变模糊集理论和模糊优选神经网络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和模糊优选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模型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总体上较弱;新的评价模型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重力坝风险评价中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通过对重力坝风险特点的分析和对风险因子的有效识别,将重力坝原观监测资料和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重力坝风险评价中,提出了重力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和定性指标的相关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构建了重力坝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价了官地重力坝的风险状况,得出其运行风险较低的结论,符合事实,验证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区域水资源紧缺程度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单层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级别特征值概念给出了多层次多目标区域水资源紧缺程度评价模型;给出了沧州区域水资源紧缺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隶属函数和分级标准;把该模型应用于沧州区域水资源紧缺程度评价,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