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建筑废弃物的来源及组成成分、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后,提出对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利用有利于拓宽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品种,提高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同时提出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建胡过程中的处理模式,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零外运",有利于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在提高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方面政府的政策引导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2.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的概念提出以来,城市规划师与建筑设计师对大量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却忽视了旧城更新与改造过程当中的建筑废弃物的因素。我国城市建筑废弃物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建筑废弃物因处理不当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且特征明显。发达国家在处理城市建筑废弃物方面已经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政策、法规以及处理方法,在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分别在建筑物废弃物的治理原则、导向策略与技术措施等3个层次上提出了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国外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领域起步早。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努力,基本实现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是一种资源,造就了一个新兴产业,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已高达90%甚至100%。国外对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政策规划和技术推广方式各不相同,但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一、处理情况1.处理站点布局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选址难,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经考察目前发达国家在建设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4.
确定建筑废弃物产生量是研究建筑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以山东省为例,采用建筑面积法对建筑废弃物产生量进行估算与分析,应用指数平滑预测法对未来建筑废弃物产生量进行预测,并提出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建议,以期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及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提出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中诸因素间的关系,并采用Vensim软件对济南市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仿真分析,其分析结果与济南市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筑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旧建筑物的拆除及“更新换代”过程,对于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大多为填埋、随意废弃和焚烧,只有少量被回收利用,因而造成了大量建筑资源的浪费以及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如何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高效绿色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物尽其用,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而建筑废弃物的分类遴选是提高其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步骤,针对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中的分选过程及再利用途径进行相关的研究,总结了建筑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分类遴选方式及其对建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建筑废弃物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经过一定技术和工艺处理后再生利用,达到改善环境、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绿色可循环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建筑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理论,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建筑废弃物填料基本性质,并通过室外回填试验验证了建筑废弃物应用于场地回填的可行性,提出利用建筑废弃物在场地中回填再生利用。结果表明: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建筑废弃物在场地回填再生利用中,CBR强度高,水稳定好,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晁罡  陈丹  张丹 《建筑经济》2013,(1):16-18
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单一、效率低下,没有充分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再生价值,同时又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对称.通过透明高效的信息平台构建,及时整合、发布建筑废弃的综合信息,在有限时间内更好地处理城市建筑废弃物.  相似文献   

9.
<正>"这个处理站每小时可处理50吨建筑废弃物。经过这个处理站回收处理后,建筑垃圾利用率可达90%。"投资建设该处理站的吉林省乾旭建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明臣说。据介绍,这个处理站是吉林省首座移动式建筑废弃物处理站,它能够使建筑废弃物真正实现资源化、再生化、减量化,节约了天然资源。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及拆除工程现场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经移动式建筑废弃物处理站分拣、剔除或粉碎后,产生  相似文献   

10.
建筑废弃物是可以合理循环利用的一种资源,作者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建筑废弃物利用进行研发,实践及时间证明,用城市建筑废弃物生产的再生骨料及用其制成的混凝土制品,应用在建筑上是可行的.本文就已经通过鉴定的建筑废弃物利用工艺及制品作介绍,并对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作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