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南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验室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录井、测试等资料,充分利用测井信息,建立了建南气田飞三段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物性、含气性测井解释模型,制定出气水干层判别标准,并对36口井测井资料进行解释,为飞三段储层物性分布规律研究及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裂缝和溶蚀孔洞,由于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需要结合使用电成像测井资料来进行解释。针对碳酸盐岩在勘探开发中地层划分和类型识别的需要,采用Visual C++作为开发平台,并结合Oracle数据库和FTP文件系统,设计开发一套基于电成像测井的碳酸盐岩储层分类软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碳酸盐岩地层的自动分层和类型识别、成果显示及交互解释、Oracle数据库及FTP文件系统管理和多机使用等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操作方便,易于使用,对划分地层和确定地层类型处理效果良好,提高了资料处理解释效率。  相似文献   

3.
FMI成像测井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由于非均质性强.常规测井对碳酸盐岩评价尤为困难.通过Schlumberger公司全井眼地层微电阻扫描成像测井(FMI)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地层、储层和地应力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表明:FMI测井资料可以识别碳酸盐岩裂缝和孔洞,确定储层类型和发育井段,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中国第一个古生界海相亿吨级大油田,面积约2000km2,目前钻探揭示凸起主体部位及南部斜坡区发育奥陶系下统、中上统,志留系,石炭系下统,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下统,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其中奥陶系地层主要发育为碳酸盐岩,为研究碳酸盐储层,首先全面研究其物性和岩性,集中表现在研究其孔喉分布.  相似文献   

5.
M构造嘉陵江组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主要由海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蒸发岩组成,储集岩为白云岩、灰岩,其中针孔白云岩、鲕状云岩构成了该区的有利储层,储层主要分布在嘉四1-嘉三3、嘉二3及嘉二1-嘉一段.从测井曲线分析,该套碳酸盐岩储层表现为相对高中子孔隙度、高补偿声波时差值等测井响应特征.根据速度反演结果确定储层的低速异常带,结合孔隙度反演、地震剖面反射异常以及构造特征,综合预测储层有利发育区.预测结果与钻井、测井解释结果符合程度较高.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对该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普光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是天然气的良好富集体,其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洞型和裂缝—孔隙型为主,裂缝的发育改善了渗流通道,大大提升了产能.但在测井解释过程中,普光地区溶孔型储层的分级标准较为成熟,却没有完善的裂缝型储层的分级标准,给测井解释提出了难题.结合裂缝在深侧向、浅侧向、声波、密度这些常规测井曲线上的测井响应特征,以及钻时、井漏等现场资料的反映,定性地建立了裂缝型储层的分级标准;以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所计算出的裂缝参数为依据,结合中子—密度孔隙度的计算结果,利用交会图技术,定量地建立了裂缝型储层的分级标准,为裂缝型储层的分级方法作出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的评价方法、损害机理以及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与成熟的碎屑岩储层保护技术相比较,分析了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物探CT成像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工程物探技术之一,其技术基于地下介质的物性差异,利用各种波源透视探测目的体及地质现象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以成本低、准确性高、容易判读等特点备受青睐。本文论述了电磁波CT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了某防水工程场地电磁波CT成像勘查应用实例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测工作面内煤层的构造发育情况,利用槽波波速CT成像技术对工作面内的煤层进行CT成像。首先根据每条槽波射线的波速情况,反演出工作面内煤层的物性参数,再通过改进代数重建算法(ART)对工作面中的煤层进行槽波波速CT成像。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内地质构造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郑军 《中州煤炭》2022,(11):72-79
电磁波CT法以其高分辨率、高精度、强抗干扰能力等优势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贵州某工程勘查项目为例,利用井间电磁波CT方法进行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采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单孔反演、剖面拼接,并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建立了吸收系数模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拼接剖面及三维模型可以识别单孔剖面无法发现的破碎带、地下暗河异常,清晰地展示出基岩面及溶蚀区域的空间形态,可为后续岩溶治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工业CT扫描设备对赵固一矿优质无烟煤进行样品取心和微观扫描分析;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降噪、增强对比度和二值化处理,借助阈值调节使图像信息得到准确表达;通过Avizo软件对CT图像进行重建,得到三维的裂隙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工业显微CT扫描重建的三维数字煤心,能准确地反映真实煤心的内部裂隙结构;图像精细处理能够对煤样中错综复杂的裂隙网络进行精确表征,达到定量描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不同锥角和进口流量下旋流器内空气柱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旋流器内空气柱的形状、弯扭程度因旋流器锥角和进口流量不同而不同,不能单纯用柱状、麻花状、正弦曲线状等来描述。因此,为减少空气柱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旋流器应采用合适的锥角及与之相匹配的最佳进口流量。  相似文献   

13.
以工业活性石灰为原料,采用碳酸化法合成碳酸钙晶须。分别研究了镁钙比、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二氧化碳通气量四个因素对合成碳酸钙晶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碳酸钙晶须的合成影响最大,其次为镁钙比和二氧化碳的通气量,搅拌速度的影响最小;当镁钙比为2,反应温度80℃,搅拌速度100~130 r/m in,二氧化碳的通气量70~100mL/m in,可以获得长度25~30μm,长径比28左右,大小均匀的文石型碳酸钙。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温气体加热设备,对褐煤进行不同温度的加热处理,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到其表面的破坏形式,利用高精度的CT对试样进行X射线扫描,从宏观方面得到其破坏形式的同时对CT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不同温度段褐煤的孔隙率以及裂纹的长度以及宽度。结果表明:温度作用下,褐煤固体颗粒之间产生热应力使得有机质得到热解的现象称为热破裂;热破裂效应在温度高于200℃后作用明显,200℃以下,褐煤孔裂隙演化主要是因为内部自由水及气体散失导致,200℃以后,热破裂占据主导作用,孔裂隙发育增幅变大,孔隙率较常温状态下增加了6.83%;热损伤低温阶段,褐煤破坏以细长裂隙为主,当温度高于200℃后,破坏形式以不规则的椭圆形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以二水氯化钡与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通过添加控制剂合成不同形貌的碳酸钡粒子.结果表明:不同控制剂、控制剂用量和添加时间均对粒子形貌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电子显微镜和XRD进行表征表明,在没有添加控制剂时制备出了柱状的碳酸钡粒子,粒度在2~4 μm,长径比为10:1左右;添加了丙二酸、三聚磷酸钠、EDTA和柠檬酸等并控制添加剂用量和添加时间,制备出了柱状、棒状和竹叶状等碳酸钡粒子.其晶体均属于正交晶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CT图像处理技术的岩石损伤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更社  刘慧 《煤炭学报》2007,32(5):463-468
以岩石材料的CT图像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CT扫描图像资料中的信息,提出了一种CT图像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数字图像增强技术实现了CT图像的伪彩色增强,并根据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技术分析岩石损伤演化规律,不仅从视觉上可直观地观察到岩石的损伤演变情况,而且可准确、定量地分析损伤演变过程;然后根据数字图像分割技术提取岩石中的空隙、裂隙和岩体颗粒,获得CT图像的真实细观结构,准确地描述了岩石材料内部介质的空间分布;结合损伤理论定义了以损伤面积作为损伤因子的损伤变量,损伤变量与偏应力间的曲线关系符合岩石损伤演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复垦年限下土壤孔隙微结构特征及其与复垦年限的关系尚未明确。为了探明矿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孔隙的微结构特征,选取河南省辉县市赵固煤矿复垦3 a(FK3)和10 a(FK10)土壤处理,并以原状地貌(CK)为对照。利用显微CT技术扫描200 mm田间原状土柱,结合Image J软件及其插件对土壤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及分析。结果表明,复垦土壤孔隙结构稳定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层次性和顺序性。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孔隙度、孔隙数量、成圆率、分形维数和欧拉值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从土壤剖面来看,0~30 mm土壤孔隙结构尚处于紊乱状态,孔隙数量表现为FK3>CK>FK10,而40~80 mm土层趋于稳定,孔隙数量呈现为CK>FK3>FK10。土壤剖面孔隙度与孔隙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FK3相比,CK和FK10的分形维数分别显著(P<0.05)增加了16.1%和12.3%,但FK10与CK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分形维数能综合表征土壤孔隙数量和形态特征,可作为沉陷区复垦土壤结构恢复状况的定量评价指标。本研究表明,复垦年限对沉陷区土壤结构修复具有较大影响,土壤结构达到稳定状态需经过10 a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以八水氢氧化锶与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通过添加控制剂合成不同形貌的碳酸锶粒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控制剂对粒子粒度和形貌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电子显微镜和XRD表征表明,在没有添加控制剂时制备出了纺锤状和柱状的碳酸锶粒子,粒度分别为4~6um和2~3um,长径比分别约为6∶1和10∶1; 添加EDTA、三聚磷酸钠和硝酸铈等制备出了线状、棒状等碳酸锶粒子,粒子粒度明显减小.其晶体均属于正交晶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碳酸钠熔盐法处理废SCR脱硝催化剂, 回收其中有价金属钒、钨, 在热力学计算基础上, 研究了焙烧温度、碳酸钠加入量、焙烧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熔盐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焙烧温度1 000 ℃、碳酸钠与废催化剂质量比1.2∶1、焙烧时间60 min时, 催化剂中钒、钨、钛的氧化物分别转变为Na3VO4、Na2WO4、Na16Ti10O28和少量的Na2TiO3, 此时钒和钨的浸出回收率分别达到99.70%和99.48%。  相似文献   

20.
坑透高精度CT层析成像测量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井田内地质构造条件越来越复杂,在综采工作面内必须采取适当的物探手段进行探测,而无线电磁波坑透技术在探测地质构造方面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准确度。该文通过对比三种不同数据采集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软件进行处理,分析CT层析成像图与实际揭露断层的对应情况。结果表明,当发射角覆盖范围越大,接收数据为21个时完成的探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