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发展进程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通过对寒地城市既有住区适老性设计的调查,研究寒地住区空间环境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总结现存问题,并探索适应我国寒地住区空间环境的适老性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社区养老"已经成为我国主流养老模式。然而,寒地城市住区因其特殊的地域、气候特点,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丁香家园住区环境和老年人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寒地住区环境在适老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通用设计的理论,针对哈尔滨市丁香家园,从生理适老、心理适老、行为活动适老三个层次提出适老性改造策略,为我国寒地城市实现"社区养老"提供物质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3.
老龄化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典型的寒地城市哈尔滨市居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居住区环境质量及老年人户外活动特征及需求,在此基础上总结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现状问题,并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适老性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哈尔滨旧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寒地旧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性改造的必要性,在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层面提出了寒地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以营造宜人、包容性的户外环境。该研究为寒地旧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性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寒地养老社区的现状,提出了寒地养老社区低碳设计理念,从建筑布局、空间组织规划、室外环境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寒地养老社区适老规划策略,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温馨、宜居、舒适的养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针对寒地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提升的需求,本文对寒地既有住区环境活力缺失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解析,结合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分析寒地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出行特征,结合案例对重构住区空间格局、增加富余开放空间以及更新低效闲置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寒地既有住区环境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改善寒地高层住宅适居性的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层住宅在寒地的建设现状从规划、建设、环境等方面总结并分析其特有的适居问题 ,进而提出改善寒地高层住宅适居性的设计策略 :规划设计合理化、景观设计适宜化、交通设计室内化、构造设计节能化、套型设计精密化、装饰设计人性化。  相似文献   

8.
适老性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老人的空巢化、少子化现象增多,传统家庭式的养老模式受到挑战,社会养老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异地养老、集中养老成为新的趋势。为老人营造一个适合养老的城市,成为现阶段缓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手段。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适老性城市建设的关键要求,形成适老性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利用专家咨询、调研、定量模型等方式,建立适老性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方法确定权重,建立综合指数模式,为适老性城市建设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以上海、南京和杭州3个城市的相应指标进行适老性评价,对适老性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旨在为适老性城市建设提供一套可推广的适用的定量工具。  相似文献   

9.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寒地城市住区商服设施是老年人居环境关键的组威部分。文章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寒地城市住区生活性服务设施设计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基于数据统计,对老年群体对生活性服务设施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进而提出设计策略,以指导寒地城市住区家务采买商服设施设计,提升寒地城市老年人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旧城区人口密度高、建设强度大、绿化用地少。微空间(小型外部公共空间)因其分布密度较高、与城市生活结合紧密、使用便利的优点,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微空间适老性的提升是实现城市宜居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南京市新街口街道微空间老年人的行为活动调查与空间形态的数据分析,认为步行可达性、功能性要求、小气候环境、适度的围合是提升微空间适老性的4个关键因素,而商业和交通设施则会对适老性产生抑制作用。旧城区微空间适老性的提升需要在政策管理、规划策略、设计方法3个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国家老年人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国家对养老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建筑行业也开始探索老年人居住问题。龙湖集团致力于推广适老性住宅,并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研究适老性住宅的设计及开发。为了推动适老性住宅的发展,本文对当前适老性住宅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适老性住宅设计的策略进行总结,为未来的适老性住宅项目提供设计策略与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京杭运河拱宸桥段滨水空间现状研究和空间中老年人的行为活动调研分析,提出空间可达性、空间类型多样性、设施齐全、空间生态性和保留空间记忆是提升城市滨水空间适老性的几个关键因素,同时进一步提出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原则。通过此研究希望对未来城市滨水空间适老性设计有一定的指导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介绍了适老性住宅无障碍设计发展的现状,然后提出了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适老性住宅的无障碍设计策略,包括完善适老性住宅的标准体系建设、坚持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室内室外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老龄化人口比例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绿地适老性已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我国在适老性城市绿地的工程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在城市绿地适老性设计理论研究方面很少涉及,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设计标准或评价方法,适老性城市绿地的建设与更新缺少理论指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绿地适老性设计的主要原则,归纳得到城市绿地适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收集老年人对评价指标的主观评价数据。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问卷数据,本文采用SEM方法构建城市绿地适老性评价模型,通过模型拟合分析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完成了对城市绿地适老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为城市绿地的适老化建设以及既有城市绿地的适老化更新提供了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专门的养老院,还是越来越受关注的老年社区,室内环境的适老性设计颇受重视,而室外环境却被忽视。文章简要介绍了美国和日本在室外环境适老性设计中"感官花园"的理念和实践,总结和探讨室外环境适老性设计的考虑因素和设计方法,以期对我国城镇养老院和老年社区的室外环境适老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适老性住宅的无障碍设计尤为重要。文章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外科研和相关设计案例,归纳得出我国适老性住宅在无障碍设计方面的现状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老年群体居住时的实际需求、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定性分析的角度出发,分别从适老性住宅无障碍设计标准体系的建立、设计的原则、室内外空间以及环境无障碍设计的要点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今后适老性住宅设计发展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更富于建设性的“积极老龄化”理念更新中的具体因素,在前期设计定位可促进相应的城市适老空间设计策略的创新,以此探讨若干不同城市适老空间的具体设计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关于适合老年人的住区设计的研究是个较热门的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住区适老性设施的重要性进行梳理,并结合现有住宅开发模式,提出在住区设计中充分糅入适老性设计,倡导无障碍住宅和适老住宅,实现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9.
刘芳  兰蓉 《江西建材》2024,(2):107-109
在居家养老为大多数人接受和推崇的背景下,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设计却更倾向于整体功能的更新,以老年群体为对象的适老化改造不够彻底,住宅建筑适老性改造已变成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以老年人行为特点和安全、行为、心理三大需求作为老旧小区住宅建筑适老性改造依据,对建筑水平停留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的重要部位进行分析,并对水平空间入口室内外空间和休息平台,以及垂直空间加建电梯和楼梯梯段防滑,提出具体的适老性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吴越超  刘敏  李天阳  刘然 《城市住宅》2017,24(11):11-15
正从生态性、健康性、智慧性3方面阐述绿色适老建筑特征,对适老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重点关注的空气品质、新风量设计、采光质量等,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给出解决方案,以期为类似适老建筑的绿色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