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2017,(3)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浸叶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原药对桃蚜48 h LC50值分别为0.9977、5.8498 mg/L,氟啶虫胺腈对桃蚜的相对毒力是吡虫啉的5.86倍。辽宁和陕西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4~48 mg/L对桃蚜防治效果达99.0%以上;山东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8 mg/L对桃蚜防效达85.0%以上。[结论]氟啶虫胺腈可有效防治桃蚜,田间分别在露红期和落花后各施药1次,整体的防治效果可持续近1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7,(2)
[目的]明确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混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效。[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混配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联合毒力并进行田间试验,分别用Wadley法和Abbott法评价混配组合的增效作用。[结果]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以质量比1∶2和1∶3混配抑制菌丝生长的增效系数为2.6和1.8,表现增效作用。50%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2和1∶3桶混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增效系数为1.0,表现相加作用。[结论]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按有效成分质量比1∶2和1∶3混配后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增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苯吡嗪菌胺等复配对人参菌核病防效。[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方法,以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复配杀菌剂对人参菌核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联苯吡嗪菌胺与啶酰菌胺复配剂对人参菌核病联合毒力为增效;增效系数为7.08,最佳配比为1∶10时,田间试验防效75.93%。联苯吡嗪菌胺与丙硫菌唑复配剂对人参菌核病联合毒力为增效,最佳配比为1∶10时,增效系数为5.06,田间试验防效82.35%。联苯吡嗪菌胺与氟啶胺复配杀菌剂对人参菌核病联合毒力为增效,最佳比例为20∶1时,增效系数为3.74,田间试验防效72.06%。[结论]联苯吡嗪菌胺与啶酰菌胺、丙硫菌唑、氟啶胺二元复配防治人参菌核病具有增效作用,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氟啶虫胺腈对水稻褐飞虱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彭  黄新培  谢忠能  余晔  辛建忠  王春生 《农药》2012,(10):760-762,770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稻茎浸渍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原药对水稻褐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3.52、1.60 mg/L,LC90值分别为31.27、21.50 mg/L,表明氟啶虫胺腈与吡虫啉对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用量50、75、100 g a.i./hm2于药后3 d的防效达61.6%~97.1%,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7~14 d的防效达84.2%~99.2%,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结论]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是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较好药剂,推荐用量50~75 g a.i./hm2,重点喷施水稻茎基部。  相似文献   

5.
《农药》2021,60(8):614-616,620
[目的]探索三氟苯嘧啶与烯啶虫胺2者复配的合理性及2者复配后对褐飞虱的防效。[方法]依据杀虫剂室内活性测定标准,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进行测定。[结果]三氟苯嘧啶与烯啶虫胺之间联合作用表现为增效作用,最佳比例为1∶6。此比例下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复配制剂20 g/667m2对褐飞虱有较好的防效,施药后7 d防效高达90.3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三氟苯嘧啶SC和50%烯啶虫胺WG。[结论]三氟苯嘧啶与烯啶虫胺2者联合具有增效作用,可用于水稻田褐飞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5,(12)
[目的]明确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在防治水稻纹枯病上的可混性。[方法]采用室内联合毒力、盆栽试验法。[结果]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5个配比的供试混剂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以5∶1的配比抑菌效果最好;盆栽试验表明:相同质量浓度下,30%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悬浮剂5#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高于其他配方。[结论]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烯啶虫胺与氯噻啉复配的可行性,并明确其复配后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方法]室内测定烯啶虫胺、氯噻啉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活性水平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当烯啶虫胺与氯噻啉之间的有效成分配比为1∶1、2∶1、3∶1、4∶1时,都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最佳配比为2∶1,共毒系数(CTC)达到159.61。田间防效试验表明:烯啶虫胺·氯噻啉(2∶1)混剂施药后7 d防效高达94.75%,明显优于5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79.12%)、40%氯噻啉水分散粒剂(70.73%)和3%啶虫脒微乳剂(70.54%)3种对照药剂。[结论]烯啶虫胺与氯噻啉按照2∶1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具有更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桃蚜和瓜蚜的杀虫活性。分别采用浸叶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原药对桃蚜和瓜蚜48 h LC50值分别为0.98 mg/L和1.70 mg/L,氟啶虫胺腈对桃蚜和瓜蚜的相对毒力分别是啶虫脒的4.2倍和2.0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桃蚜和瓜蚜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平均防治效果为82.0%~96.0%。氟啶虫胺腈可有效防治桃蚜和瓜蚜,是农业生产上防治蚜虫的理想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6,(2)
[目的]探索烯肟菌胺与三环唑混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及剂量。[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苗法测定烯肟菌胺与三环唑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验证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烯肟菌胺与三环唑防治稻瘟病EC90值为7.2449、19.1850 mg/L,且在1∶1、1∶3、1∶5、1∶7及1∶9五个配比下具有明显增效作用;3地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 225~300 g a.i./hm2对水稻穗颈瘟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结论]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配比1∶9)可用于防治水稻穗颈瘟病,推荐剂量为225~300 g a.i./hm2。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Z2):242-244
采用盆栽法进行了烯酰吗啉、嘧菌酯复配产品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嘧菌酯(20∶20)复配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EC50为10. 225 9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嘧菌酯40%悬浮剂2 000倍3 000倍使用浓度下,防治效果达81%3 000倍使用浓度下,防治效果达81%87%,而且持效期长,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郭振营  郭志刚  李琳  路飞  李梦姣  徐洪乐  吴仁海 《农药》2024,(5):371-375+381
[目的]明确吡氟酰草胺和双氟磺草胺混配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2者不同配比混配对猪殃殃和荠菜的活性,利用等效线法评价联合作用,明确最佳配比范围,并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评估其药效。[结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吡氟酰草胺和双氟磺草胺不同比例混配对猪殃殃和荠菜防效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取2者比例为15∶1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6%吡氟酰草胺·双氟磺草胺悬浮剂72~192 g a.i./hm2应用于小麦田苗后除草,对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均有较高的防除效果,45 d株防效可达80%以上,鲜质量防效可达90%以上。[结论]该产品除草效果显著,且对小麦安全,推荐16%吡氟酰草胺·双氟磺草胺悬浮剂96~120 g a.i./hm2应用于小麦田苗后除草。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17,(5)
[目的]明确腈苯唑与氟啶胺混剂对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作用。[方法]联合毒力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腈苯唑与氟啶胺混配,在比例为1∶1~1∶5时,对草莓白粉病表现出增效作用;田间试验,混剂(腈苯唑∶氟啶胺=1∶3)在33.75~101.25 g a.i./hm~2剂量下,对草莓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草莓灰霉病具有很好的兼治作用。[结论]在一些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同时发生的田块,该混剂在33.75~67.5 g a.i./hm~2时,对控制其危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并且减少农药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20%吡吗啉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该药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确定最佳剂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吡吗啉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最佳用药量为有效成分300g/hm2以上,对辣椒疫病防治作用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新的水稻种子处理剂配方。[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当咪鲜胺和戊唑醇复配比例为2∶1时,抑制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表现为增效作用。噻唑膦对水稻干尖线虫的LC_(50)值为50.3513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胺·噻唑膦·戊唑醇悬浮剂400~100 mg/L浸种或1∶250药种比拌种,对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具有良好的防效。[结论]20%咪鲜胺·噻唑膦·戊唑醇悬浮剂可作为新型种子处理剂防治水稻种传病害。  相似文献   

15.
氟吗啉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兴远 《农药》2006,45(6):424-426
室内离体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对沈阳、丹东、彰武3地采集的不同菌株辣椒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的EC50值分别为0.171、0.137、0.097ìg/ml,与对照药剂烯酰吗啉的抑菌活性基本一致;温室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对辣椒疫病的EC90值为39.51ìg/ml,活性略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43.38ìg/ml);多点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及其混剂对辣椒疫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生产上使用5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在推荐使用剂量为600~800ga.i./hm2,施药3~4次,间隔8~10d的条件下,对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优于相同剂量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15,(10)
[目的]明确烯酰吗啉与喹啉铜混剂对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作用。[结果]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与喹啉铜混剂在5∶1~1∶5配比范围内,对黄瓜霜霉病表现出显明相加作用;田间试验,当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混合发生时,用作保护剂,相同质量浓度下,烯酰吗啉与喹啉铜混剂的综合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剂。[结论]烯酰吗啉与喹啉铜桶混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混合发生的田块应用,具有很好的综合防治效果。该技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的毒力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室内毒力,在田间进行小区药效试验。[结果]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成虫的LC50值为1.89 mg/kg;田间药效试验中,10%烯啶虫胺AS 100 mg/L对柑橘粉虱药后1、3 d防效分别为98.75%、96.04%。[结论]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使用以ZORBAX SB-C18、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45nm波长下对氟啶胺·烯酰吗啉40%悬浮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检测氟啶胺和烯酰吗啉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0.9997,标准偏差为0.07、0.03,变异系数为0.48%、0.11%,平均回收率为99.71%、99.45%。  相似文献   

19.
《农药》2019,(11)
[目的]绿盲蝽是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中的一种重要害虫,本研究旨在筛选成本低效果好的氟啶虫胺腈混剂。[方法]以北京市上庄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滴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4种杀虫剂对北京上庄地区种群的毒力依次为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联合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分别按1∶4、1∶8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其共毒系数为125.67与170.71。[结论]上述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氟啶虫胺腈混剂对绿盲蝽进行田间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5,(8)
[目的]探索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剂量。[方法]采用Sun-Johnson法测定室内联合毒力,并验证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SC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结果]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0.352、0.083 mg/L,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5∶1~1∶5五个配比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SC 76~92 g a.i./hm2的用量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30%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SC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