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D. Parker    D.A. Adams    K. Zhou    M. Harris    L. Yu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3,68(4):1240-1243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fatty acid (FA) compositions and oxidative stabilities of cold-pressed cranberry, carrot, hemp, and caraway seed oils. The cold-pressed cranberry and hemp seed oils exhibited higher α-linolenic acid (18:3n-3) contents with levels of 22 and 19 g/100 g fatty acids, respectively. Cold-pressed carrot seed oil contained about 82% oleic acid and had the lowest total saturated fatty acids among all tested oils. Cold-pressed caraway seed oil had the greatest oxidative stability with an OSI value of 150 hours. In addition, cold-pressed carrot seed oil had the lightest color while hemp seed oil was the darkest among all the oils tested.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东北地区宝石红、秋福、哈瑞太兹、菲尔杜德、欧洲红5种红树莓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树莓籽油,对不同品种的红树莓籽油进行了理化指标测定,并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红树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同时进行了欧洲红红树莓籽油的稳定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5种红树莓籽油酸值2.13~8.54 mg/g、皂化值125~168 mg/g、过氧化值0.27~2.72 mmol/kg、碘值123~148 g/100 g,属干性油;5种红树莓籽油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主要为亚油酸(45.38%~51.06%)、α-亚麻酸(26.42%~32.31%)和油酸(10.09%~14.00%);欧洲红红树莓籽油稳定性受光照、氧气、温度和抗氧化剂影响,其中温度和氧气是主要影响因素,高温加氧气会极大地促进红树莓籽油的氧化;(63±1)℃下21 d后红树莓籽油氧化程度是常温组的7.21倍;常温下21 d后有氧组红树莓籽油氧化程度是无氧组的6.20倍;光照条件下21 d后的氧化程度是避光组的2.12倍。抗氧化剂能一定程度地延缓其氧化进程,3种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之间效果差异不显著,α-生育酚效果不如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田甜  段玉峰  牛付阁 《食品科学》2010,31(21):357-360
目的:研究覆盆子糖蛋白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测定覆盆子糖蛋白粗提物的总还原能力及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和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证明覆盆子糖蛋白粗提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通过测定小鼠血清、肝脏、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研究覆盆子糖蛋白粗提物对小鼠体内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盆子糖蛋白粗提物可显著增强小鼠血清、肝脏、脑组织中CAT、SOD、GSH-Px 活性;并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可有效地清除·OH、O2 - ·和DPPH 自由基。结论:覆盆子糖蛋白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红树莓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超声提取、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红树莓籽油,比较三种提取方法对红树莓籽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成分、籽油中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究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酸值、皂化值、过氧化值低,碘值高,在红树莓籽油中检测出19种脂肪酸,占红树莓籽油总成分的98.22%,其中亚麻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9.98%和48.07%;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中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含量高,分别为97.37 mg/100 g和18.88 mg/100 g,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与超声提取和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有极显著性差异;超声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最强,只与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有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采用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红树莓籽油,籽油品质好,活性成分丰富,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菜籽粕脱毒液中植酸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文菊  彭密军  彭胜  吕强 《食品科学》2011,32(17):172-175
采用碱沉淀法从菜籽粕脱毒液中回收提取植酸并对该制备植酸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BHT为阳性对照,考察植酸对猪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采用流动化学发光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以VC为阳性对照,考察植酸清除羟自由基( ·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1, 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及H2O2的能力。结果表明:回收提取植酸以NaOH调节溶液pH8为优,得率达92.83%,植酸含量为45.96%;植酸对猪油的酸败和过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优于BHT;制备植酸(实验制备)清除各种自由基的能力依次为:O2 ·> ·OH>H2O2>DPPH自由基,且除DPPH自由基外对其他自由基清除效果均优于VC。表明植酸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态深层快速发酵法发酵红树莓果醋,分析红树莓酿造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的含量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3 种自由基清除率随着醋酸发酵明显升高,醋酸发酵10 d后,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分别保留了68%、85%、38%,DPPH自由基、O2-·、·OH清除率分别为98.63%、83.82%、78.36%。相关性分析显示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互为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主成分1成很高的负相关;·OH清除率、O2-·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互为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主成分1成很高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酿造过程分为3 个集群,代表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性能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加速贮藏期间红树莓籽油的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法,阐明红树莓籽油的贮藏稳定性。在监测的0~35 d内,红树莓籽油过氧化值升高190.89倍,饱和脂肪酸升高0.50%,不饱和脂肪酸降低2.53%,β-谷甾醇、α-生育酚含量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总方差贡献率为93.30%,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权重最大,为9.56%,综合载荷图、得分图得出:0~9 d内油脂的组成变化较大,其中0~3 d内不饱和脂肪酸向饱和脂肪酸的转化速度较快。综上所述,随着红树莓籽油贮藏时间延长,红树莓籽油品质变差,为保持红树莓籽油贮藏稳定性,建议20℃避光密封保藏条件下在16 d内进行抗氧防腐干预,此条件下货架期为336d。...  相似文献   

8.
选取广西油茶重点产区河池、百色和梧州的主要油茶品种普通油茶、岑溪软枝油茶及大果红花油茶的种子为原料,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油茶种子的油脂及测定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油茶籽油试样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4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油茶种子出仁率为53.29%~68.91%;干籽含油率为47.05%~59.51%;GC-MS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单不饱和酸含量为72.91%~80.11%,其中河池巴马软枝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酸含量最高,为80.11%,主要成分是油酸;多不饱和酸含量为5.85%~9.14%,其中梧州岑溪软枝油茶籽油的多不饱和酸含量最高,为9.14%,主要成分是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3.62%~17.95%,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同时,广西油茶籽油中含有少量的9,10-环氧-十八碳烷酸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黑豆果籽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黑豆果籽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研究,鉴定出其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哥伦比酸、二十碳酸、二十碳一烯酸、二十碳二烯酸;主要组分油酸占14.8%,亚油酸占42.8%,α-亚麻酸占14.7%,γ-亚麻酸占13.8%,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90.4%,特别是γ-亚麻酸相对含量较高,黑豆果籽具有很高保健价值和良好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黑树莓果汁和牛乳为主要原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和单纯形重心设计分别对黑树莓乳饮料原料配比以及复合稳定剂配比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黑树莓果汁8%、鲜牛乳35%、蔗糖6%时,产品风味最佳,感官评分为92分;CMC 0.129%、黄原胶0.037%、瓜尔豆胶0.084%时,产品稳定性最好,其沉淀率为2.77%。  相似文献   

11.
牛蒡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牛蒡籽油的理化特性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牛蒡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棕榈酸 6 1% ,硬脂酸 1 77% ,油酸 18 83% ,亚油酸 6 8 0 2 % ,亚麻酸 6 82 % ,不饱和脂含量达 93%以上 ,其营养价值可与大豆油、核桃油相媲美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遏蓝菜种子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成分,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遏蓝菜种子油,对遏蓝菜种子油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为43.93%;常温下估测密度为0.88 g/mL;酸值为2.27 mgKOH/g;碘值为124.27 gI2/100 g;皂化值为198.33 mgKOH/g;种子油中主要含有芥酸(31.06%),亚油酸(24.83%),油酸(14.55%),亚麻酸(11.33%),11-二十碳烯酸(4.88%),棕榈酸(5.18%),15-十四碳烯酸(3.23%),硬脂酸(0.57%)9种脂肪酸。为遏蓝菜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猕猴桃籽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猕猴桃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亚麻酸含量高达 6 3.99% ,是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源 .  相似文献   

14.
为测定大蒜及黑蒜中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根据改进的Nagai法测定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水杨酸法测定羟自由基清除率,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结果表明黑蒜和大蒜多糖含量分别为98.67mg/g和50.33mg/g;大蒜和黑蒜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黑蒜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强于大蒜,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结果表明黑蒜多糖含量大于大蒜并其且体外抗氧化能力强于大蒜。  相似文献   

15.
探讨采前水杨酸处理对树莓果实贮藏效果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树莓果实于采前用1mmol/L 水杨酸喷施1 次、2 次和3 次后,采摘并贮藏于1℃条件下,分别隔10、23d 统计好果率,同时测定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研究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杨酸喷施2~3 次均能显著提高树莓采后贮藏期间的好果率,其中喷施2 次的效果最好。采前水杨酸处理可提高采摘时树莓果实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而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含量,以喷施2 次效果最为明显。同时,水杨酸处理可提高树莓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过氧化氢、总黄酮含量和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花青素和总酚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采前水杨酸处理主要通过诱导次生代谢物质产生和增强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来显著提高树莓果实采后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野西瓜苗种子油理化性质和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野西瓜苗种子油,并测定了野西瓜苗种子油的常见理化性质,同时采用GC-MS法分析了野西瓜苗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野西瓜苗种子油的提取率为16%,折光率为1.4741,碘价为126.9gI/100g,酸价为6.73mg(KOH)/g,皂化价为185mg(KOH)/g.GC-MS分析共确定了10种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其中亚油酸含量为63.61%,棕榈酸含量为16.72%,油酸含量为12.30%,硬脂酸含量为2.23%,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79.11%.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火龙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利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了火龙果籽油抑制Hep G-2、HT-29人体癌细胞的增殖,并绘制了火龙果籽油对这些癌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果籽油中主要含有亚油酸(41.28%)、油酸(26.17%)、棕榈酸(20.76%)等组分,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2.10%;MTT法显示火龙果籽油呈剂量(1、3、5 mg/m L)和时间(24、48、72、96 h)依赖方式抑制Hep G-2、HT-29等细胞增殖,作用48 h细胞抑制率分别可达到24.76%、38.92%、48.18%和35.47%、46.11%、53.78%,火龙果籽油对这些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性、持续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冠果种子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文冠果种子油,对文冠果种子油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56.4%,相对密度(d20)0.912 4,折光率(n20)1.466 5,水分及挥发物含量10.13%,酸值0.93mg/g(以KOH计),皂化值167.46mg/g(以KOH计),碘值101.32g/100g (以I计).油中主要含有棕榈酸7.87%、硬脂酸5.25%、油酸33.93%、亚油酸48.34%、亚麻酸4.6l%.  相似文献   

19.
精制大豆油烟点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关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植物油脂是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混合物,精制大豆油是我国居民主要食用植物油脂之一,烟点与游离脂肪酸含量是精制大豆油的两项重要质量指标,其直接决定了大豆油的质量等级。一般情况下,精制大豆油游离脂肪酸含量高,则烟点低,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两者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0.
苦皮藤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不同地区苦皮滕籽的千粒重有所不同,但含油量基本相同。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苦皮藤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与同科的2种植物和其他2种杀虫植物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相比较。结果表明,苦皮藤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达71.1%;亚麻酸为18.2%,远远高于其他几种植物。该结果为充分利用苦皮藤这一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