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风洞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芜湖体育场东 (副 )、西 (主 )看台不对称索膜结构挑篷的风荷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当主看台挑篷处于斜下风向位置时的风荷载要比类似的对称挑篷大许多。局部负压峰值通常出现在伞状膜单元尖顶附近和主看台的檐口部分  相似文献   

2.
黄鹏  戴银桃  顾明 《结构工程师》2011,27(3):98-106
以某实际结构工程为背景,在同济大学的TJ-3大气边界层风洞中对26个倒伞形挑篷群体结构进行了测压试验,得到了挑篷群上的平均风压系数、脉动风压系数、典型风向角下的分块体型系数和倾覆力矩系数,讨论了挑篷上表面、下表面和净风压的风压分布特性和最不利风向,并分析了挑篷间的相互气动干扰效应.结果表明,挑篷上的风荷载主要以向上的合...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体育场膜结构挑篷的抗风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秦皇岛体育场膜结构挑篷的风洞试验研究,以挑篷上的典型膜面的风荷载特性和风荷载响应为研究对象,直接采用风洞试验测量所得到的风荷载数据,对膜面进行了详尽的静力风荷载响应分析和非线性风振响应分析;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挑篷前缘膜面的负压风荷载数值最大,是膜结构挑篷设计的控制荷载。非线性分析表明,通过设置抗风索可以有效提高膜结构的抗风性能;膜面的风振动力效应并不显著,可以近似采用阵风系数来考虑脉动风的瞬时增压作用。这些结果可为类似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榆林机场航站楼风洞试验结果,详细分析了大跨弧形屋面及弧形挑篷上的平均风荷载、脉动风荷载及其极值分布,研究了平均风荷载、脉动风荷载的分布特性。根据分析可知,大跨弧形屋面上同时存在压力和吸力,压力主要分布在屋面弧面起坡处,吸力主要分布在屋面挑篷部位;大跨弧形屋面的峰值吸力对风向角的变化特别敏感。给出了100年重现期屋面极值风荷载等压线图和体型系数,所得结论对于西部地区此类结构的抗风设计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体育场看台挑篷刚性模型进行了表面测压风洞试验,详细介绍了试验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了在有、无临近建筑物干扰情况下的体育场挑篷表面风压分布的等值线图和结构典型测点在不同风向角下的风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邻近建筑对所测建筑的风荷载有一定的气动干扰影响,相关结论为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分别具有下凹和上凸形状膜结构罩篷的山东招远和四川达州体育场为例,通过风洞试验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这两种体育场罩篷的风荷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膜结构在各个风向角下,上风向罩蓬的风压分布都比较均匀,并且负压峰值都位于下风向罩篷的前檐附近;下凹形膜结构受到风荷载作用时的下压力要比上凸形膜结构的大,而上吸力要比上凸结构的小。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袁家岗体育中心体育场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海黎  冷利浩  邓开国 《四川建筑》2003,23(Z1):143-146
袁家岗体育场对测压试验探讨了网壳上各分区平均风荷载随来流风向角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各风向角下的表面风荷载的分布规律;测振模型试验分析了屋盖测点处位移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以及在最不利风向角下屋盖测点处竖向抖振位移全振幅随风速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了该设计方案网壳屋盖的风载体型系数及风振系数.  相似文献   

8.
贵阳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由东、西两个呈牛角造型的罩篷构成,采用了预应力平面桁架斜交网格结构体系,最大悬挑49m。对其刚性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给出了平均风压系数、平均风荷载体型系数及风压分布规律并与规范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详细讨论了风向角对风压系数和体型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多数风向角下,西罩篷的风荷载要比东罩篷的大,罩篷立面迎风面都是正压,在所有风向角下罩篷上、下表面基本都是负压,负压分布的局部最大值通常出现的迎风罩篷上表面的前缘和下风向罩篷上表面的后缘部分。建议对于有上、下表面围护结构的建筑应分别按内、外风荷载体型系数设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基本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体育场看台拱形轻钢挑棚不同风向角下的风场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随风向角的增大,挑棚平均风压系数极值(绝对值)增大;当挑棚正面迎风,挑棚的平均风压系数极值(绝对值)最大。并得出随着倾角增大,挑棚的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逐步增大,平均风压系数极值(绝对值)也逐步增大。分析表明,该类轻钢挑棚对风荷载较为敏感,风向角以及挑棚倾角是影响风压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郑州大学新校区体育场膜结构挑篷体系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结构体系的构成;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挑篷结构的骨架、膜和索等结构构件进行了受力和变形分析;检验膜挑篷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对此类结构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脊谷式索膜结构为类似双坡屋盖的空间曲面造型,具有风敏感性。结合台州大学风雨操场屋盖的风洞试验进行研究,通过分块体型系数和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分析了该类结构的表面风荷载分布特性,并与相关规范进行比较,得出一些适用于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杭州网球馆两种不同形状的膜顶结构为例 ,通过风洞模拟试验说明膜顶形状的改变对其风荷载的敏感性及其影响。说明了在进行初步设计阶段对这类轻型结构进行风洞模拟试验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这类结构屋顶的表面风压分布随风向角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陈学锐  杨乐天  周晓刚  顾志福 《建筑结构》2007,37(3):106-108,117
以某火车站无站台柱雨蓬改造工程为例,通过风洞模拟实验对雨蓬结构的平均风荷载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在无周围建筑物影响和典型风向角下,各雨蓬单元的平均风压分布特点,特别对各雨蓬单元之间的风荷载相互干扰现象和机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雨蓬单元间的相互干扰,各单元平均风荷载有很大的差别。有关结果可以为类似工程的平均风荷载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弹性恢复力的模态展开式和计算响应的拟静力公式导出产生屋盖结构最大峰值响应的等效静风荷载。给出两种计算等效静风荷载的途径,一种表示为模态等效静风荷载的加权组合,另一种表示为背景分量与共振分量的加权组合。利用同步多点压力扫描技术对一个柱壳屋盖结构进行了风洞试验。采用完全二次型组合法(CQC法)和平方总和开方法(SRSS法)计算了不同风向角下竖向位移的峰值响应,说明了模态耦合的影响。将两种途径计算的柱壳屋盖等效静风荷载分布与平均风荷载分布作了比较,分析了相应的峰值响应与平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许多结点的等效静风荷载远大于平均风荷载,而且脉动风效应和共振效应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桅杆结构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国内首次桅杆结构风洞试验,记录了格构式和单筒式桅杆模型的自振特性和风振响应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①桅杆结构的非线性程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强;②桅杆结构在风振计算中应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随着风速的加大,高振型的贡献增加;③在顺风荷载作用下,桅杆结构可能出现横风共振和混沌现象。  相似文献   

16.
屋面风荷载及风致破坏机理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建筑科技和施工工艺的进步,大量形式新颖、质量轻、柔度大的大跨度屋面结构不断涌现,风荷载成为这类结构的重要荷载。本文通过综合大量风洞试验成果和灾后实地调查结果,研究了平屋面、坡屋面、弧状屋面、柱壳和球壳屋面等各种屋面形式的风压分布特征,给出了可供设计和研究参考的屋面风压系数,并对屋面风压分布及屋面结构的风致破坏机理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得出对屋面抗风设计颇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新型雨篷非线性风振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雨篷,是由斜拉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和大跨彩板拱形结构组成的联合结构。基于这种结构的非线性特征,并且考虑风与结构的耦合作用,应用随机风荷载模拟方法,研究新型雨篷结构在随机风荷载作用下时域内非线性风振响应。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上海旗忠体育城网球中心开合屋盖静动力风荷载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屋盖导轨在风载下的支反力.屋盖静力风载由数值风洞模拟得到,屋盖叶片平均风升力值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结果基本一致;细致分析了在不同开合状态和不同风向下导轨支撑点处支反力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不同状态下导轨四个支撑点处的支反力,为导轨抗风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高层建筑的风致振动是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但目前对横风向风荷载的研究远不能满足工程应用和规范制定的需要。本文应用高频动态测力天平技术,对常见的13种典型断面的超高层建筑模型进行了不同风场条件下的风洞试验,研究了其风荷载,特别是横风向风荷载。结果表明,外形和风场对风荷载有很大的影响,而长细比对无量纲风荷载的影响甚微。本文最后给出的一阶横风向广义风力系数谱的拟合公式,可供规范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20.
Vertical cylindrical tanks for fluid and bulk storage are generally with very thin wall so they are very susceptible to buckling under wind loads.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for designers is the scarcity of reliable wind loads on tanks. A particular case of wind loads on tanks may occur when a tank is situated at the corner of a group in tank farm or distribution station, since it is expected to be loaded by different wind pressure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n isolated tank. In this paper, a large number of wind tunnel tests 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wind loads on vertical cylindrical open-topped tanks in group, with main focus on the grouping effect of large cylindrical tanks with a very low aspect ratio. Three types of tank groups are covered in this study: two adjacent tanks including tandem, parallel and staggered configurations, three adjacent tanks in triangular array and four adjacent tanks in square array. The effects of spacing between tanks and wind attack angle on wind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f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wall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difference of wind loads on tanks in a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on an isolated tank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