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脂在储藏期间,酸败是一个重要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而脂肪酸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和醛酮等酸败物质。 地上立式拱顶钢板油罐,立于露天,除本身的特性及水分、杂质含量外,空气、温度、湿度、光等因子,亦影响着储油的稳定性和促进油脂氧化。因此,研究各种环境条件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有助于掌握油脂在储藏期间的变化规律,指导实践,确保储油安全。  相似文献   

2.
橄榄油储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莉  王若兰  孙海燕 《食品科技》2007,32(1):182-185
将橄榄油和3种常用油脂储存在高温、常温、低温、光照和避光等6种不同的条件下,研究其储藏稳定性。通过分析储藏期间油脂的过氧化值,表明橄榄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好。同时高温光照条件下,橄榄油中生育酚的含量降低最快。常温避光和低温避光下,橄榄油的品质变化不明显,是橄榄油储藏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用植物油脂产量的逐年增加,如何保管好、储藏好油脂,防止食用植物油脂氧化变质问题,便成为当前的关键。浮顶式铝膜隔氧、隔热储藏技术的研究,就是围绕这个问题,以延长储藏期,减少轮空时间、有利战备,降低消耗、节约开支为目的,探索安全、可靠的储藏数据。 食用植物油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氧气的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使油脂氧化变质,产生  相似文献   

4.
采集的油脂样品在运输和检测过程中,如果储存方式选择不得当和检测细节注意不到位,容易导致样品代表性和检测结果准确度的下降。因此,本文对不同油脂样品在不同储藏条件下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个月的储藏,在常温、冷藏和避光3种储藏方式下油脂样品过氧化值的增幅分别为23.7%~32.3%、17.8%~29.0%和0.3%~8.8%。避光储藏方式与冷藏和常温储藏相比更能延缓油脂的氧化,过氧化值的增加也相对较小;在该条件下储藏能够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检测结果准确度。另外,密封的样品在开封后需要立即进行检测,以防止测定的过氧化值的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天然物质——槲皮素、柠檬酸混合物作为食用油脂的抗氧化剂,加入猪油中对其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分三阶段进行:通过重量法实验,以油脂在常温条件下氧化诱导期为指标,研究油脂在常温条件下稳定性。通过煎炸实验,以油脂在高温条件下酸价、羰基值、茴香胺值、过氧化值的变化,研究油脂在高温条件下的水解、氧化劣变,通过煎炸食品储存,以酸价、过氧化值、羰基值为示踪指标,研究残油在含油食品中抗氧化剂对保持油脂氧化稳定性的作用.实验表明:槲皮素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延长猪油的氧化诱导期约8~20倍,增加油脂常温储藏时间.这种混合抗氧化剂能延长煎炸油使用寿命,延长煎炸食品保存期.槲皮素、柠檬酸混合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较资料介绍的其它抗氧化剂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同批油料提取的水酶法大豆油、溶剂浸提大豆油与一级大豆油进行室内储藏实验。不同温度(25~80℃)下储存一定天数(0~60d)测定样品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稀值、p-茴香胺值以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3种植物油的过氧化值有显著区别,一级大豆油的过氧化值显著高于水酶法大豆油和溶剂浸提大豆油;对于同一油脂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越高,氧化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大豆油氧化越快;油脂储藏稳定性为溶剂浸提大豆油水酶法大豆油一级大豆油。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因营养丰富、口感好,但优质稻的储藏期限明显低于普通稻谷,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安全储藏期通常不超过一年半。针对常规储藏条件下易变黄、生霉结块、品质口味变差等突出问题,通过对优质稻储藏品质特性的研究,探索优质稻黄变的环境条件,建立优质稻黄变的检测方法,研发新型粮堆结露结块防控和处理技术,明确不同储藏条件下优质稻的保质储存周期,并将优质稻低温储藏工艺集成示范。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花生和葵花籽油脂体为研究对象,比较了3种油料作物油脂体组成间的差异,对储藏过程中不同油脂体的脂肪酸组成、磷脂和生育酚的含量以及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和酸价的变化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3种不同油料作物油脂体中的脂肪酸组成、磷脂和生育酚含量均显著降低(P 0. 05);在60℃加速氧化的条件下,储藏第0~6天时,3种不同油脂体的过氧化值均无明显变化(P 0. 05),但在储藏第6~12天时,3种油脂体过氧化值显著增加(P 0. 05),过氧化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花生油脂体葵花籽油脂体大豆油脂体;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3种油脂体的TBARS值均保持平稳,但酸价逐渐升高。研究表明,3种不同油脂体的组成和氧化稳定性存在差异,且大豆油脂体的氧化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两罐对照进行,分析了环境温度与油温、油脂品质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应用罐顶人工降雨(喷淋)装置”降雨”,高温季节能比较有效地控制罐体温度、罐内头部空间温度.改善了油脂在夏季的储藏环境,延缓了高温对油脂的自动氧化和水解酸败,是油脂安全渡夏的一种经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食用油在储藏期间会发生各种变化,使食用油品质降低,甚至酸败变质。这些变化的速度取决于食用油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夹杂物的数量和种类,储存方法和储存条件,日光照射和空气中氧的作用,以及温度和大气相对温度的影响等等。因此,为使食用油安全储藏,保持其原始品质,除应改善储藏条件和控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外,还要经常观察食用油的感官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罐对照进行,分析了环境温度与油温、油脂品质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罐顶人工降雨(喷淋)装置“降雨”,高温季节能比较有效地控制罐体温度和罐内顶部室间温度,改善了油脂在夏季的储藏环境,延缓了高温对油脂的自动氧化和水解酸败,是油脂安全渡夏的一种经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葡萄籽油和亚麻籽油储藏期间氧化对功能性成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35℃恒温避光储藏亚麻籽油和葡萄籽油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脂肪酸组成和维生素E含量变化,探讨储藏期间油脂氧化劣变对其功能性成分影响。结果表明,经60天储藏,葡萄籽油、亚麻油过氧化值分别达241.30 mmol/kg、248.72 mmol/kg;p–茴香胺值为32.20、104.06;油脂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减少0.35%和0.41%,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降低0.20%和0.09%、0.23%和1.04%,反式脂肪酸含量基本没有变化;维生素E含量显著降低均未检出;储藏期间亚麻籽油氧化对功能性成分影响均大于葡萄籽油。  相似文献   

13.
以超高温瞬时灭菌(UHT)破壁松花粉为原料,研究其在储藏期间基本营养成分、常见氧化指标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并分析了其在储藏期间的异味产生原因和主要异味成分。结果表明,储藏30 d后,UHT破壁松花粉的粗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降低31.37%和14.03%,游离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升高38.78%和32.34%,粗蛋白、总糖及氨基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储藏初期,UHT破壁松花粉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8 d后迅速增加,并在30 d时达到9.53 mg/kg;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在3 d和5 d时分别达到最大值6.09 meq/kg和34.52 mg/kg。此外,UHT破壁松花粉储藏期间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不断增加,且以己醛和己酸变化最为显著,5 d后分别增至12.69μg/g和10.51μg/g。说明UHT破壁松花粉储藏过程中的异味主要由油脂氧化产生,且储藏前期氧化较为剧烈,油脂氧化的二级氧化产物己醛和己酸是破壁松花粉储藏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也是异味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6 265 t夏季入仓小麦在高大平房仓的安全储藏技术研究,形成了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入仓小麦有效的技术处理模式,对于夏季入仓小麦的安全储存,提高科技储粮水平,实现安全储藏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鱼油样品在储藏过程中氧化指标(游离脂肪酸含量、过氧化值、挥发性二级氧化产物含量)和感官属性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监控鱼油的质量。方法:通过加速储藏实验,将2种鱼油样品(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于40℃避光储藏30d,每天监控检测其感官属性(香气)、游离脂肪酸含量、过氧化值及挥发性二级氧化产物(己醛及丙醛)的含量。以感官评价结果为判定依据,研究各理化指标与鱼油氧化程度的关系。结果:2种油脂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在储藏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不是一个可以评价油脂货架期内氧化程度的有效指标。过氧化值的测定结果显示,此指标可以反映油脂初期氧化的趋势,但不能很好地反映油脂感官属性的变化。挥发性二级氧化产物的测定结果与油脂感官属性的变化显示了高度的一致性,能够很好地反映油脂氧化状态。结论:在不具备感官评价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同时监测鱼油中挥发性二级氧化产物(ω-6脂肪酸监测己醛;ω-3脂肪酸监测丙醛)及过氧化值的含量,以更全面有效地评价鱼油的氧化状态,更好地控制鱼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充氮储存和常规储存条件下大豆原油品质指标的检测分析,研究充氮储存条件下大豆原油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储存的大豆原油相比,在北京地区充氮储存22个月的条件下,大豆原油的气味、滋味、色泽、透明度、羰基值无显著改变,加热试验后色泽变浅,溶剂残留量总体下降;充氮储存的大豆原油酸值、过氧化值较常规储存的上升缓慢。充氮储存对延缓油脂劣变有明显效果,可以延缓油脂氧化速度,对保证油脂储存品质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过氧化值、酸值、p-茴香胺值和氧化稳定性指数(OSI)为评价指标,模拟油罐储藏,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温度、含水量、氮气量、储油罐的表面积/体积关键影响因素,在储藏5个月内对成品大豆油储藏期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储藏过程中,温度对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显著,其次是氮气量、含水量和储油罐的表面积/体积.由于受外界环境和自身结构的影响,大豆油氧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为了控制成品大豆油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成品大豆油应在较低的温度(25℃)、适量的含水量(0.02%~0.05%)、充足的氮气(100%)和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条件下储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传统油炸食品在储藏过程中感官品质及其食用安全性的变化规律,本文以油炸麻叶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价,考查其在保藏过程中各种感官指标及部分反映油脂劣变程度的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样的储存条件下,麻叶中所含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价均高于炸制麻叶的残油。放置7天后,麻叶油脂的酸价即超出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可食用范围,储存13 d,其羰基价也超出了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可食用范围。而在第1天~11天的储存期间,麻叶的感官品质并未发生明显劣变,直到第16天后,其光泽、组织状态、酥脆性3个感官指标开始下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食用油脂在自然和储藏过程中自动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和水解对油脂品质影响及其各种控制氧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油脂储藏过程中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及防控措施,并重点研究了充氮对油脂氧化的延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