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4,(1):65-67
目的:探讨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4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刮宫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孕激素安宫黄体酮,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小,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较佳,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但临床疗效不如米非司酮显著。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4):63-6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试验组患者各生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妊娠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进行治疗,不但能够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而且有效促进排卵以达到妊娠目的,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5):112-1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止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组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中药止血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静脉血性激素LH(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E2(雌激素)的水平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性激素指标(E2、LH、FSH)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E2、LH、F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96.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93%、75.0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止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有效调节静脉血性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7)
目的:观察达英-35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两组,其中A组30例,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自动出血患者,B组34例,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对两组患者同样进行达英-35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B组患者显效总有效率为94.1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共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达英-35治疗功能失调性自动出血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1):55-56
目的:探析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治疗瘢痕子宫药物流产不全后宫内残留的疗效。方法:入选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42例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出血2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益母草保守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药物流产蜕膜残留手术清宫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止血率84.7%(61/72)显著高于对照组47.1%(33/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流产62例(86.1%),不全流产8例(11.2%),流产失败2例(2.7%);对照组完全流产58例(82.9%),不全流产10例(14.3%),流产失败2例(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143.6±50.2)cm3显著小于对照组(169.9±54.4)cm3,子宫内膜厚度(0.8±0.2)cm也显著小于对照组(1.4±0.3)cm,用药后阴道流血时间(5.6±2.2)d显著短于对照组(9.4±2.5)d,妊娠残留物排出时间(4.2±2.5)d也显著短于对照组(6.8±2.8)d,月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不全后宫内残留完全止血率高,阴道流血时间短,并可调节月经情况,促进子宫恢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片,于刮宫术后第5天开始服用,10 mg·d-1。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固本功血停煎剂,每日1剂,服用时间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并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治疗前后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周期等症状评分,检测治疗前后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激素(estrogen,E2)和孕激素(progesterone,P)水平,测量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记录复发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调经疗效有效率为98.44%,对照组为87.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4.305,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2.8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6.935,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SH、LH、E2和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周期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变薄(P<0.01);在3个月的随访周期中,观察组复发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χ2=4.571,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7%,观察组未发现与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显著,具有止血、调经和改善相关症状的作用,并能调节失衡的性激素,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降低复发率,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3):27-3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综合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妇科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3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般问卷调查、应用改良Kupermann评分量表及Zung抑郁评分量表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筛选出围绝经期综合征伴发抑郁症状的妇女96例(24.87%),随机分为A、B、C三组治疗,每组32例。A组给予谷维素20 mg+维生素B6 20 mg,3次/d;B组给予替勃龙2.5 mg,1次/d;C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治疗,重度抑郁症状者给予黛力新2片/d,早、中各1片,观察并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A、B、C三组改良Kupermann减分率分别为22.88%、65.35%及73.65%,Zung减分率分别为20.56%、65.44%及78.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抗抑郁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4.4%、87.5%及9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90.62%及96.8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伴抑郁症状的妇女给予替勃龙加心理治疗及抗郁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5):71-72
目的:观察止血组方对于脾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来本院门诊就医的105例脾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52)和对照组(n=53)。治疗组采用脾虚型止血组方系列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妈富隆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6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的月经相关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时间为(8.13±2.05)d较对照组的(5.30±1.75)d明显偏长(P<0.01),但治疗组痊愈率为7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2%(P<0.01);且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经期为(6.75±1.85)d,短于对照组的(8.21±2.69)d(P<0.01);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为(0.51±0.06)cm,优于对照组的(0.61±0.11)cm(P<0.01);治疗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21.31±5.78)g/L,优于对照组的(116.34±9.63)g/L(P<0.01)。结论:脾虚型止血组方更利于脾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控制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3):55-58
目的:分析超早期胃镜检查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依据胃镜检查时间分为A组(常规胃镜检查组)、B组(早期胃镜检查组)、C组(超早期胃镜检查组),各40例。比较三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出血量、止血率、再出血率、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确诊结果,检查前后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B、C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及止血率均高于A组,出血量、再出血率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出血量少于B组(P<0.05);B、C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构成均优于A组(P<0.05),且C组出血停止时间构成优于B组(P<0.05);检查后,B、C组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A组(P<0.05),且C组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B组(P<0.05);三组确诊疾病各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胃镜检查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其出血量较少,恢复情况较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41-44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B组(动脉溶栓)和C组(动静脉联合溶栓),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术中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术后出血率。结果:A组患者血管再通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B组的70.00%、C组的6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内,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A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B、C组(P<0.05);治疗后2周,三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均显著低于B、C组(P<0.05)。A组在术后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尿道出血等方面的总出血率为10.00%,显著低于B组的30.00%、C组的3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均有显著的疗效,但是机械取栓可以较早改善神经功能,且出血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8):97-98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的综合救治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72例,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综合救治,n=36)与对照组(常规治疗,n=36)。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97.2%(35/36)、77.8%(28/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呼吸平稳时间、心律好转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LVSF)、左室舒张末径(LVSD)、左室收缩(LVDD)末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治疗中,实施综合救治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儿心功能,促使其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舌侧集中总义齿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将10例拟做总义齿的无牙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5例。2组患者均先后接受两副义齿(一副是舌侧集中总义齿,另一副是解剖式双侧平衡总义齿)干预。A组在第1阶段接受舌侧集中干预,第2阶段接受解剖式双侧平衡干预;B组在第1阶段接受解剖式双侧平衡干预,第2阶段接受舌侧集中干预。采用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10例患者分别戴用舌侧集中和解剖式双侧平衡总义齿8周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中的每项内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化。结果舌侧集中的咀嚼能力、稳固性VAS评分值均明显高于解剖式双侧平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舌侧集中的美观性、语音功能、舒适性VAS评分值与解剖式双侧平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舌侧集中总义齿患者具有较高咀嚼能力和稳固性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413-417
目的:探讨大青龙汤加减联合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青龙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5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入院时及治疗5 d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Ⅱ,APACHEⅡ)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评分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白细胞、CD_(14)~+、CD_(16)~+细胞计数,并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治疗5 d后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5 d后观察组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64±1.32) h、(3.92±0.85) h、(7.75±1.69)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APACHEⅡ、SIRS评分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白细胞、CD_(14)~+、CD_(16)~+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 d后血清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与对照组14.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青龙汤加减联合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免疫状态,提高抗感染、抗炎功能,促进患儿康复,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生产实例 ,论述了冬季用重油过大火的实践情况。介绍了过大火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关键程序的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31):35-38
目的:分析重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位置、影像学特点以及发育畸形的不同类型,总结异位开口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为以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接收的2例重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输尿管及膀胱抗反流再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患儿1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患儿家属也非常满意。患者2手术也非常成功,术前症状全部消失,之后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无尿路感染症状,B超、CT、IVU以及MRU等检查结果肾功能恢复正常,重复输尿管消失,囊肿部位消失。2例患者出院后的1年里通过电话随访均无复发,表明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十分满意。结论:重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一般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都可以在术前确诊,采用输尿管及膀胱抗反流再植术的手术方法对重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畸形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4):5-8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用常规CSII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CSI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相关指标与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痫前期、早产、蛋白尿与胎膜早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黄疸、低血糖与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CSII对于GDM患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同时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畸形、低血糖与巨大儿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7):42-4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84%,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7)
目的:观察运用"证体合辨"理论治疗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S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依据"辨证论治"理论组方,治疗组运用"证体合辨"理论组方,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4.36%,对照组有效率为56.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红细胞沉降率和免疫球蛋白G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证体合辨"理论治疗SS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免疫炎性指标,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9.
A two dimensional model of a geosynthetic tube sitting on a rigid horizontal foundation and filled with several separated liquids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is proposed. The material from which the tube is made is a special synthetic fabric which is inextensible, perfectly flexible, and leakproof. Such a model is useful for modeling a consolidations process in the tube filled with a slurry.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s of the model are formulated. Unknown values like the pressure o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tube, the tension in the geosynthetic fabric, the length of the contact zone between the tube and the rigid foundation are searched with respect to the given perimeter, the volumes and densities of liquids. Such a problem is solved by the Newton’s method. The initial approximation is obtained by solving a simplified problem with one liquid with the average density. The problem is implemented in a MATLAB code for geosynthetic tubes filled with two, three, and four liquids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The tubes filled with two different liquids are studied in more detail. The graphs of the rel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graphs for the tube filled with the single liquid whose density is the average of the densities of the liquids. The comparison enable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olidation process on the height, the contact zone, the pressures and the tension of the tube.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model for a tube filled with a single liquid are compared with another model.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11):1688-169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比两组治疗后1~3个月血糖指标以及肥胖指标变化趋势。结果:两组血糖指标对比分析:提示两组均可稳定有效降低血糖指标,但观察组稳定降低血糖的幅度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降低血糖临床效果随着时间延长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P<0.05)。两组肥胖指标对比分析:对照组随着时间延长肥胖指标基本未改变,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显著降低肥胖指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以及肥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