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6):83-84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联合音乐干预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及音乐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对负面情绪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8.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0%(P<0.05)。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干预前SDS、SA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和SAS超过界值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74.0%,低于观察组的92.0%(P<0.05)。结论: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中引入抚触护理及音乐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3):83-84
目的:探讨综合社会支持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本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化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社会支持,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SDS、S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5,P=0.023)。结论:综合社会支持可有效改善宫颈癌化疗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6):65-7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摩情况。方法:将7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并且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0):83-8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尿毒症透析患者心理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透析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6.00%(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期间配合整体护理进行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还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控制并发症发生风险有积极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85-90
目的:探讨全程人性化护理对无痛分娩足月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本院待产足月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无痛分娩,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人性化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评估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27.26±5.73)、(25.38±4.6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分别为(505.29±25.56)、(41.24±6.27)、(10.45±1.42)、(562.72±28.27)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4.00%、胎儿窘迫率为2.00%、新生儿窒息率为2.00%、围产儿死亡率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无痛分娩足月产妇的负面情绪,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
目的:探讨双心诊疗模式在心血管疾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心血管疾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双心诊疗模式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经双心诊疗模式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SAS、SDS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81,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治疗中采用双心诊疗模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负面情绪,达到心脏与精神的双重治疗,减少住院次数,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S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糖尿病合并ASC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通过整体化护理五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进行护理。护理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主要临床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出院前及出院1月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出院1月后干预组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ASC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8):78-79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接受化疗的96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与SDS评分明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6):68-69
目的:通过组建血透病友之家进行6个月规律的综合性干预措施,观察组建血透病友之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透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干预组即组建血透病友之家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6.7%,观察组为96.7%,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CL-90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组建血透病友之家可以使患者焦虑和抑郁改善,从而使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明显提高,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6):107-109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联合产后护理对预防产妇腰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伴有产后腰痛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产后均给予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产妇焦虑与抑郁情绪差异、疼痛程度、症状缓解与住院时间、护理舒适度。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AS、SDS、VAS、ODQ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第1天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7天观察组舒适度评分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综合产后护理对预防产妇腰痛有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并可明显缩短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7):107-108
目的:探讨情绪管理联合饮食调护在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四肢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情绪管理与饮食调护共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骨密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干预后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上肢与下肢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四肢骨折老年患者予以情绪管理及饮食调护共同干预,有助于患者负性心态改善,提高骨密度,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4):97-100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和皮肤瘙痒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皮肤瘙痒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皮肤瘙痒时间、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试验组皮肤瘙痒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及皮肤瘙痒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1):83-8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降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改善负性情绪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Mo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语言、视空间技能与注意与集中、记忆、计算和定向力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执行功能与抽象思维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Mo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应用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3):84-85
目的:观察家庭跟进式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肌肉萎缩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伴肌肉萎缩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跟进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运动耐力(6MWT)、肌肉营养状况(FFWI)、COPD评估测试表(CAT)。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PBS、SAS、SDS、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FMI、6MW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COPD伴肌肉萎缩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36):101-105
目的:探讨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在分娩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15 d生活质量评分(SF-36)、焦虑及抑郁情况评分(SAS、SDS),比较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护理前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角色功能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5 d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角色功能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5 d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实行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产妇生活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5):75-76
目的:研究探讨舒适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且处于麻醉苏醒期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舒适护理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苏醒状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舒适度评分、不良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12.73%(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可有效加快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5):94-9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中应用及对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ER亚单位总表达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DS以及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Rα总表达率与ERβ总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雌激素受体水平,提高其生存率,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35):77-78
目的:探讨压力接种训练(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SI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MH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SIT。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治疗依从性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透析依从、用药依从、饮食依从和液体摄入依从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T能明显改善MHD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28):77-81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n=50)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予以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护理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护理后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康复指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护理前两组血清IL-6、CRP、ACTH、NE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清IL-6、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ACTH、NE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均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后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康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消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应激反应程度,明显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33):87-88
目的:观察改良腹式呼吸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腹式呼吸训练,观察组实施改良腹式呼吸训练。比较两组心理状况、训练舒适度、护理配合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训练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训练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配合优良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腹式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强康复护理配合,并提升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