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针对沉陷区开展的治理工作,总结了沉陷区治理经验,通过治理,使沉陷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土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治淮》2019,(3)
正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20世纪50年代煤炭消耗占全部能源的比例曾高达90%。近年来,在经济转型、环保加强等因素的制约下,煤炭消费增速明显放缓。2018年中国煤炭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首次低于60%。由于淮北地区降水较为丰富,加之高潜水位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煤沉陷区往往积水,形成人工沉陷水域。淮北市是典型的煤矿城市,沉陷区的治理,在淮北市经济社  相似文献   

3.
淮南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煤炭开采造成的大规模地面沉陷和沉陷洼地积水是淮南煤矿开采区主要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社会生产与生活。另一方面,淮河中游本段地势低平,气候多变,不少年份洪涝旱灾并存,而区域内水资源调蓄工程不足,迫切需要改善。将沉陷积水洼地改造建设为具有综合功能的蓄洪与水源工程,是一个具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采煤沉陷区治理思路,可趋利避害,为提高区域防洪、除涝和水资源保障的能力服务。本文基于淮南采煤沉陷区蓄洪除涝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需求,构建了较为系统的技术研究框架,以期为支撑实际的沉陷区治理与综合利用提供技术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开发常常造成采煤沉陷区的水源条件恶化、土壤结构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采煤沉陷区有容无水是生态修复的关键问题,利用沉陷区构建平原湖泊和湿地,依托过境的水源条件合理挖掘采煤沉陷区水资源调蓄能力,创造沉陷区湿地景观,提升区域水资源保障能力,对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对沉陷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探讨。并以安徽省某采煤沉陷区为例,确定沉陷区可供水量,计算供水保证率,并对沉陷区综合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辉 《治淮》2012,(11):46-48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煤炭资源的大力开采与有效利用,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由此造成的地质灾害也随着而来——地面沉陷,、资源破坏、生态恶化。因此,促进煤炭、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做好采煤沉陷区的修复与生态保护工作,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推动沉陷区资源再生利用和“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煤炭的开采,造成地面沉陷,改变了地形,给河流水系、生态环境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以淮北市为例,针对采煤沉陷区的类型,提出不同的利用模式,探索采煤沉陷区综合开发利用问题,为采煤沉陷区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王成  顾令宇 《治淮》2011,(12):102-103
水质模型是预测评价建设项目对水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的水环境影响时,往往需要二维动态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各种方法的水质模型,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特征线法及有限体积法等等.笔者建立了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对淮南潘谢矿区采煤沉陷区不同蓄水条件下的水流水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采煤沉陷区在2020年积水面积和治理措施条件下库区水质浓度场分布,对水质可达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煤沉陷区的动态发展改变了河道的汇流范围,增大了暴雨洪水的随机性,不利于沉陷区洼地的防洪调蓄。本文研究现状地形与预测沉陷叠加的地形预测技术,提出一种沉陷区洼地汇流范围划分的新方法,利用ArcSWAT的集水区划分工具提取现状地形与预测地形各主要流域的洼地汇流范围。通过各沉陷区洼地不同年份(2010,2020,2030)汇流范围的比较分析发现:地表的不规则沉陷使淮南矿区附近的河道汇流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甚至导致不同流域的兼并。洼地汇流范围的定量分析可为沉陷区洼地的防洪除涝、水量调蓄、非点源污染分析提供必要基础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淮南采煤沉陷区蓄洪除涝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南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及ArcSWAT模块预测了研究区2020年、2030年的沉陷、集水范围与面积。在划分沉陷区集水范围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区域内3个主要沉陷区不同频率的暴雨产流量,分析了沉陷区的蓄涝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利用沉陷区蓄水能力,对当地未来蓄洪除涝作用显著,能有效缓解当地的洪涝压力。  相似文献   

10.
淮北市采煤沉陷区湿地水文过程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北市北部肖濉新河流域采煤沉陷区形成的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气候变化、煤炭开采和下垫面改变共同作用下,湿地水文过程的演变趋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降雨量呈增加趋势,变化率为18mm/10a,蒸发量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下降趋势明显,变化率为53mm/10a,90年代之后趋势不明显,变化率仅为4.7mm/10a。受城市化和沉陷区范围增加的影响,稳沉后沉陷区汇水量将增加530万m3/a。受煤炭终采的影响,沉陷区湿地疏干水呈减少趋势,稳沉后将减少1 000万m3/a。由此可得出沉陷区湿地水资源在稳沉后呈现减少趋势,减少量为462万m3/a,为淮北煤炭沉陷区湿地修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淮南煤矿采煤沉陷区蓄洪除涝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对于煤矿采煤沉陷区的治理途径仅限于土地的复垦、深挖浅垫、开发湿地等手段,而利用沉陷区做蓄水区,发挥其蓄洪除涝作用的研究案例目前国内比较少见。本文针对淮南矿区的3个主要沉陷区进行了初步分析,摸清了沉陷区的动态变化规律,并预测出未来这些沉陷区的可蓄容积能够极大地缓解当地乃至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压力,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提高供水保证率,对该地区的防洪除涝及水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城市.淮北矿区由于多年的采煤,造成的沉陷土地达110km2,其中地表沉陷积水面积为31km2,且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淮北市以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在沉降区湖面的治理过程中提出了养殖型、景观型、净化型、水源储备型等四种治理思路.其中的一些已经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部分项目仍在规划之中.本文分析四种治理思路,总结其经验,可为其他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辽宁地区采煤沉陷区内水利工程、河流及水生态所受影响,构建基于防洪、除涝、生态修复为目标、水系治理和生态修复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辽宁地区采煤沉陷区水系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标准化以及类似工程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提出以蓄水、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并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的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及蓄水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而较好地利用了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的供水保证程度,同时可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在同类地区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研究以蓄水为主的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和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将沉陷区作为湿地开发的3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供水保证程度和配置能力,同时也可促进水生态修复和改善人居环境,对同类地区的改造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淮南潘谢矿区是典型的平原高潜水位矿区,采煤沉陷面积大、积水深、稳沉时间长、治理难度大。通过对潘谢矿区采煤沉陷区现状及变化趋势的特点分析,提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并对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顾令宇  刘芳 《治淮》2011,(3):14-15
一、引言淮南煤矿地处安徽省中部,为国家确定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6大煤电一体化基地之一,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矿区范围以淮南市为主,东部深入至滁州市,西部延伸到阜阳市,地跨淮河两岸。区内水系众多且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区内采煤沉陷积水区域也在不断增加,并逐步形成连贯成片的湖泊型水体  相似文献   

18.
19.
王辉 《人民黄河》2013,35(7):51-53
针对煤矿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问题,根据沉陷区的沉陷形态及与水系的相对分布位置,因地制宜地进行沉陷区内部治理及水系沟通,通过调蓄外调水源、拦蓄河道雨洪资源,建设生态湿地和沉陷区"水库",是沉陷区治理的新思路、新模式,可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增强区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结合治淮开展两淮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富华 《中国水利》2010,(22):61-63
针对两淮煤炭基地采煤沉陷的有关情况,以及采煤沉陷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统筹兼顾新农村建设和治淮水利工程建设,对两淮煤炭基地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统筹该区域煤炭开采与水利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和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