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35)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新形式下全社会也要求以人为本。学校教育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在当前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形势下,我们政治教师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学生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14)
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要求教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教学根本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具体的班级学情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既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又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要进行课堂教育教学重点的取舍,运用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3)
新课程理念修正了传统教育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的能力发展是衡量教育发展的基本标准。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师生有了平等的关系,教师需要跟学生平等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以让他们自由交流,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并且关注其三观发展,为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祖国发展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3)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理念,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给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新要求,继而分析了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以期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3)
数学属于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新的教学大纲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引导。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学习视角,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
<正>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理念的支持下,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校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体育达标就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想法,从深入研究新课标开始,不断寻找适合新型体育教学的方法,使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和优势尽快显现出来。在不断探索新教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使自己能更好地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则是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最直接的体现,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广泛欢迎。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7)
<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新课程改革,不仅赋予教学许多新的理念和要求,而且使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的教育智慧不在于自己使劲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勤奋学;好教师一定是教程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