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金艳  桂旭  许均渊  于泽 《材料保护》2019,52(1):140-143
对电梯钢丝绳断丝进行了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化学成分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电梯钢丝绳表面断丝为疲劳断裂,主要原因是钢丝绳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受到外部挤压以及长期摩擦失油处形成疲劳应力集中点,萌生疲劳裂纹。又因钢丝绳表面挤压处产生白色马氏体,使得钢丝表面韧性弱化,加速了疲劳裂纹源的形成,故而出现了早期钢丝绳表面钢丝断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Ti—15—3钛合金的疲劳断裂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Ti-15-3合金板材光滑和缺口疲劳及疲劳裂纹萌和方式,发现光滑疲劳试样裂纹多起源于板材原始表面,形成面源;面具有中心孔和边缺口试样的疲劳裂纹多起源于缺口处的机加工端面,形成角源的线源。而且520℃时效后所获得的板材的拉伸强度是比540℃时效的高73MPa,但疲劳极限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曹京霞  黄旭  李臻熙 《材料工程》2004,(3):28-30,34
研究了双态组织的TA15钛合金的高周疲劳性能和疲劳断裂特征,结果表明,β转变组织中次生α相的数量和形态对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次生相α相的球化显著降低了合金抗裂纹扩展的能力,而大量的片状次生α相则通过造成疲劳裂纹的分枝有效地降低了疲劳裂纹的扩展速度,提高了疲劳极限.  相似文献   

4.
某镍钛合金医疗器械产品,在疲劳测试过程中发生早期断裂失效。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对产品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发生早期断裂失效是由于其原材料多股丝表面存在机械抛光凹陷,降低了材料的疲劳抗力,致使产品在周期性疲劳应力作用下发生了早期疲劳断裂失效;严格控制产品原材料表面质量,是提高镍钛合金丝材产品疲劳抗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用金相,电镜,能谱仪等手段对叶片多源疲劳断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r的分布不匀易萌生疲劳裂纹,从而导致叶片的腐蚀疲劳断裂,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Ti—25Al—10Nb—3V—1Mo合金的高周疲劳性能及断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Ti-25Al-10Nb-3V-1Mo合金650℃下高周疲劳S-N曲线及热暴露后合金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Ti-25Al-10Nb-3V-1Mo合金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可以满足转子零件的要求。对比光滑和缺口试样的高周疲劳性能,可以看出该合金缺口敏感程度高,且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金属材料/零件的表面完整性与其疲劳断裂抗力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表面完整性中的残余应力、组织结构与表面粗糙度这三个因素对疲劳断裂抗力是最有影响力的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数据库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材料的疲劳断裂性能在航空产品结构设计中是必须考虑的,它直接关系到飞机和发动机的选材和定寿。本文对已建立的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数据库管理系统做了介绍,它不仅对材料研究而且对结构设计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供了一个失效分析实例,作者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微观分析手段,结合x射线应力分析、金相和硬度等方法对某船用齿轮的断裂失效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齿轮淬硬层与基体界面存在的大量Al_2O_3、FeO等夹杂物引起了齿轮的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0.
中高碳钢丝的疲劳断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弹条疲劳试验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条进行疲劳试验时发生早期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和能谱分析对弹条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弹条疲劳断裂是由于达克罗处理前表面严重锈蚀所产生的表面凹坑所致。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B/Al复合材料疲劳断裂的特征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B/Al复合材料的疲劳断口由于主出型趋向于平断型,其断裂机理也有所不同。在同一应力水平下,界面结构较强的试样具有较高的断裂周次。  相似文献   

13.
14.
GCr15冷轧辊早期断裂失效分析E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金相和电子探针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GCr15冷轧辊早期断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断裂源并不位于宏观断口上,而是位于应力集中的辊颈键槽根部,硫化物在此聚集并沿轴向分布,导致冷轧辊在工作中发生断裂。该辊颈的显微组织很不均匀,加快了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5.
When in-service failure occurs, it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causes of failure. To get a good knowledge of in-service loading, the Authors decided to study fatigue fracture surfaces to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The ideal method is the one that permits the 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nd the load ratio from a fracture analysis. In a previous study, authors have applied a method ba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real coverage of significant fractographic features on the fracture surface. Due to limits of this method, authors decided to add another technique based on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号发动机曲轴疲劳试验未达到规定载荷累计循环次数,早期疲劳开裂的问题,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和表面氮化层检验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该曲轴为疲劳开裂,曲轴过渡圆角处的高应力区存在大尺寸硬质非金属夹杂物是导致曲轴过早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另曲轴过渡圆角处加工质量差,使得该处应力集中加剧,也是致使该曲轴过早疲劳开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This laboratory was designated as Na-tional Laboratory in 1988 and is subordi-nate to the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IMR),Academia Sinica.It is nowwell-equipped after rebuilding under a spe-cial grant-in-aid program from the centralgovernment.According to the policy of“Opening,Flowing and Serving the WholeCountry”for the national laboratories,vis-iting research fellows at home and fromabroad are welcome to join common re-search projects in this l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