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维勃 《玻璃》2002,29(6):33-35
1 概述 退火窑是浮法玻璃生产线三大热王设备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消除玻璃中的残余内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稳定玻璃内部结构,保证玻璃带在退火窑内各区的降温速度。但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窑体老化,辊道变形使得退火窑的退火工况陷入混乱,造成玻璃炸裂次数增加,成品率下降。现就某厂300 t/d退火窑冷修改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玻璃使用时的安全,对各种玻璃制品都规定其残余的内应力不能超过某一规定值。所以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应力测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介绍了液晶玻璃基板应力测量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应力大小是玻璃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介绍了玻璃应力的分类、计算方法、测量方法和先进测试设备。退火是消除应力的有效手段。采用最高575℃的温度曲线对微晶玻璃块(40mm×50 mm×30 mm)进行退火实验,退火前后采用高精度数字应力仪进行应力测量。退火前实验件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应力最小值0.85 nm/cm,最大值25.06 nm/cm;退火后实验件的应力分布均匀,应力最小值为0.75 nm/cm,最大值2.39 nm/cm。实验结果表明此退火能够明显减小微晶玻璃应力值并大幅提高应力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信箱     
问:请谈谈消除瓶罐玻璃炸裂纹的有效方法? 答;在瓶罐玻璃生产过程中,经制瓶机成彤后的热玻璃制品,通过输送装置进入退火窑。在制瓶机与退火窑之间的输送过程中,热玻璃制品以不同程度与金属等部件相接触,如制瓶机的拨瓶杆、输瓶机的转盘以及推瓶机的推瓶杆等。此时的玻璃制品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较小的硬度,若与低温或硬性物质接触和磨擦,玻璃表面会产生一定的应力及不同程度的划痕,当应力或划痕程度增加到一定极限  相似文献   

5.
退火是平板玻璃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消除与均衡玻璃在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以保证玻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炸裂破碎.生产平拉玻璃,一般均采用加热退火工艺,我厂在1975年以前也采用这种工艺.1975年开始,取消了成型室上部的穿膛火以及退火窑中的底火和面火,试验靠玻璃本身的热量来进行退火的自热退火工艺.在七年  相似文献   

6.
保温瓶燃煤退火窑的设计及操作王佑鹏(武汉保温瓶厂430074)退火是玻璃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由于玻璃在成型作业中,不管是压制、吹制、还是拉制,都存在着很大的温度梯度,这些温度梯度在玻璃纵向或横向,有时大体相同,但在吹制的玻璃制品中,常常是极不均匀的,为...  相似文献   

7.
引言玻璃退火,是为了减小冷却高于应变点的玻璃所产生的不希望存在的残余应力.冷却速度越慢,残余应力越小.因此,显然一种简单的减小应力的方法,就是减小冷却速度.但是,这样会增加退火时间,且需要更长的退火炉.在实践中,希望用短的退火炉而又得到具有小残余应力的玻璃.这只有通过合适的退火工艺才能达到.这些方法早在60年代,热粘弹性理论研究工作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8.
何流  殷明瑞  易元  闵蛟 《玻璃》2022,(9):41-44
密度是玻璃基板最重要的物性指标之一。传统方法中,检测密度时要对样品进行精密退火,以消除残余应力的影响,但该方法不能客观精准地反应玻璃基板性能的变化。通过运用浮力法分别对退火前后玻璃基板的密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玻璃基板原片密度的波动大于退火后密度的波动。因此,有必要对玻璃基板原片的密度进行检测和管控。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浮法玻璃退火质量的检验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当玻璃从退火窑出来以后沿带宽方向测其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应力称为“平面应力。”该应力是由于沿玻璃带宽度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测定平面应力的意义在于能及时地反应生产过程中玻璃带的退火质量,了解玻璃在退火窑中横向温度分布,对生产的趋势提出予告性的信息,为退火工艺制度的调节提供重要依据。浮法玻璃在线测量应力仪的应用对浮法玻璃退火质量检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文献数据及作者经验简短地叙述了空心玻璃、平板玻璃或光学玻璃的一些新的退火方法。特别有兴趣的是提到空心玻璃退火时,在玻璃制品的整个表面形成预压缩应力的完全新型方法的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平板玻璃生产中原板玻璃的炸裂造成了产量下降和经济上的损失,其炸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应力过大且分布不均。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玻璃本身和引上机膛中三维空间热不均匀性所引起的。热不均匀性的改善可由调整退火制度来解决。退火制度的合理调整,可通过两条途径来解决,第一  相似文献   

12.
平板玻璃在引上机膛内的炸裂,不外两种原因:一种是纯粹由于外部机械力作用而引起的;另一种则主要是由于玻璃板本身在退火冷却过程中存在过大的内应力而引起的。在一般情况下,以后者为主。平板玻璃在炉膛和机膛内的退火和冷却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开始冷却、缓慢冷却、加速冷却和强烈冷却。而玻璃内的残余应力,却产生于缓慢冷却带。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影响缓慢冷却带退火质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塑料内应力是指在塑料熔融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大分子链的取向和冷却收缩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内在应力。内应力的实质为大分子链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不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在冷却固化时不能立即恢复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的实质为一种可逆的高弹形变,而冻结的高弹形变平时以位能形式储存在塑料制品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种被迫的不稳定的构象将向自由的稳定的构象转化,位能转变为动能而释放。当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和相互缠结力承受不住这种动能时,内应力平衡即遭到破坏,塑料制品就会产生应力开裂及翘曲变形等现象。几乎所有塑料制品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应力,尤其是塑料注射制品的内应力更为明显。内应力的存在不仅使塑料制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应力开裂和翘曲变形,也影响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外观质量等。为此,必须找出内应力产生的原因及消除内应力的办法,最大程度地降低塑料制品内部的应力,并使残余内应力在塑料制品上尽可能均匀地分布,避免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改善塑料制品的力学和热学等性能。论坛里面已经有很多坛友对塑料制品应力开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期推出应力开裂专题,对塑料制品存在的应力开裂问...  相似文献   

14.
2.2条纹 条纹也是药用玻管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玻璃不均匀性方面的缺陷,主要是化学组成不均匀造成。它不仅仅是一个外观问题,还可能在二次加工为玻璃瓶成品时退火没能消除结构应力引起产品自裂或使用过程中破裂。而且在拉管成型时对壁厚、管径有很大影响,因为它的机械强度、黏度、表面张力均不同于主体玻璃,在自由成型过程中是一个明显的破坏因素,必须引起重视和严格预防。  相似文献   

15.
韩彤 《玻璃》2011,38(4):11-14
玻璃的退火是浮法平板玻璃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阐述了玻璃热应力产生和消除方法,指出在线应力检测是控制退火质量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蓝宝石衬底晶片加工过程中,研磨作业后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去除加工过程中所残余的应力,并消除残余应力所引起的衬底形变。退火前需对衬底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后的衬底放入退火炉中进行高温退火。退火后,衬底晶片表面时常会出现一些色差的缺陷区域,此缺陷由于目视可见,不符合出货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进行研磨加工或直接损失报废等处理,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本文目的为探究蓝宝石衬底退火后表面出现缺陷的分析,了解成因后即采取措施避免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马坤 《中国玻璃》2000,(3):26-29
本文详细阐述了玻璃应力形成的原因,后果及其所特有的双折射现象,利用双折现象就可以对玻璃内应力进行检测与分析。“3500玻璃在线应力仪”作为检测与分析玻璃表层应力的有效仪器,被广泛使用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通过对玻璃表层应力的检测与分析,来调整玻璃的冷却速度及退火窑的工艺参数,从而大大提高玻璃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李成存 《玻璃译林》1998,(10):30-35
光弹性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分析玻璃残余应力的方法,这里所说的玻璃包括平板玻璃和形状复杂的玻璃制品然而,这些方法在测量实验上和对测量数据计算上常常是复杂的,使用这些方法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测量装置和计算程度。实际上玻璃的破损总是起始地它的表面或棱边。因此,对玻璃质量控制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弄清玻璃表面或棱边应力状况。  相似文献   

1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残余应力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孔释放法对系列钢制压力容器手弧焊接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测试 ,讨论了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对加载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的验证。结果表明 ,焊接接头的应力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是影响钢制压力容器安全性的关键 ,采用加载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非均匀应力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0.
柔软剂也叫应力消除剂。在电沉积过程中加入柔软剂可以改变镀层内应力的方向,使压应力和拉应力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宏观上起到缓和镀层内应力的作用,以此达到降低和消除内应力的目的。采用N-240C型柔软剂作为应力消除剂,研究了其体积分数对镀层光亮度、结合力、耐蚀性及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