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D36船板钢连铸板坯的高温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形貌,并分析脆化机理.结果表明:不含钒的铸坯第Ⅰ脆性温度区大于1 350℃;其在1 350~950℃时断面收缩率大于80%,具有良好的高温塑性;第Ⅲ脆性温度区为950 ~ 600℃,此时试样断面收缩率处于41.7% ~ 64%.含钒的铸坯第Ⅰ脆性温度区为熔点至1 250℃;在1250 ~950℃范围内,塑性较好;其第Ⅲ脆性温度区为950 ~600℃,此时断面收缩率在34% ~73%.为预防铸坯矫直过程裂纹产生,要控制矫直温度在950℃以上.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板钢CCSA板坯角部横裂纹发生率偏高的现象,在高温力学性能测试和铸坯表面温度测量的基础上,分析认为二冷系统造成的铸坯温度分布不合理是其主要成因.采取两项措施来优化二冷系统:改变部分喷嘴型号并调整喷嘴布置;利用修正的板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对二冷配水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二冷系统优化后,铸坯角部温度有了较大提升,角部横裂纹发生率由3.7%降至0.41%.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钢厂E36钢板坯内部质量,通过ProCAST软件建立E36钢板坯凝固过程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CAFE模块对研究过热度(10~25℃)、拉速(0.70~0.85 m/min)和二冷比水量(0.30~0.39 L/kg)等不同连铸工艺参数以及加入电磁搅拌的300 mm×2 070 mm铸坯凝固组织进行模拟.从模...  相似文献   

4.
针对邯钢大板坯近2年来的漏钢事故,结合日常所积累的数据,分析了多种漏钢事故的类别和成因;并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影响漏钢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其在预防漏钢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莫德敏  王怀宇 《宽厚板》2003,9(1):42-48
由于不规则形状的细小表面裂纹的形成使得国外某厂用连铸板坯生产的热轧钢板不断被拒收。这些裂纹来源于位于连铸板坯振痕 /表面凹坑以下的横向裂纹。这种炉次连着炉次缺陷的随机出现受到某钢厂的很大关注 ,因为该厂是用连铸板坯轧制锅炉钢、微合金化钢以及高强度级别钢这些特殊钢种。通过对有缺陷板坯和钢板的详细金相研究以及对拒收类型钢板各种重要的工艺参数方面的详细分析找出了这种缺陷形成的机理。通过一系列工艺扰动试验来验证裂纹形成机理。开发了一种缺陷潜在指数来解释这些裂纹的随机出现。该指数与影响连铸坯中裂纹形成的参数相…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连铸板坯生产检验的硫印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含铌钒钛微合金化钢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心偏析程度随钢水中C、P、S含量的增加而加重;Mn质量分数高于1.5%以及锰硫比高于300对改善中心偏析有利;高钢水过热度、高拉速和增加铸坯宽度均不利于改善铸坯中心偏析.由于B级以下中心偏析对钢材使用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为使铸坯B-1.0级以上中心偏析出现比率降至10%以下,提出如下控制策略:钢液中C、P、S含量尽量按钢种要求的下限控制,Mn含量尽量按上限控制,实际生产中元素控制[C]<0.07%,[P]<0.01%,[S]<0.005%,[Mn]>1.5%,[Mn]/[S]>300;过热度应小于24℃,拉速控制在1.0~1.1m·min-1为宜.应开发合适的二冷配水制度,并提高铸机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邯钢大板坯近2年来的漏钢事故,结合日常所积累的数据,分析了多种漏钢事故的类别和成因;并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影响漏钢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其在预防漏钢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量了高碳钢连铸板坯的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了第Ⅰ、第Ⅲ脆性温度区的温度范围.结果表明:第Ⅰ脆性温度区脆化的主要原因是晶界部位的低熔点物质在高温下首先熔化,从而导致试样沿晶界开裂;第Ⅲ脆性温度区脆化的主要原因是在奥氏体部位析出的网状铁素体导致试样沿晶界开裂;在奥氏体单相区,由于氮化铝的析出导致钢种的塑性恶化.  相似文献   

9.
E36高强度船板钢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湘钢宽厚板厂开发E36高强度船板钢的主要技术思路和工艺路线。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钢水纯净度控制和控轧控冷工艺,得到钢质纯净、组织细化的E36级船板,使其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满足了船级社的认证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安进陆  高广宽 《宽厚板》1999,5(4):23-28
本文针对舞钢1900mm板坯铸机生产中的漏钢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分别找出了开浇漏钢浇注过程中漏钢的具体原因,并制订了防范措施,有助于舞钢板坯连铸的顺利生产,供从事连铸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铸坯裂纹,探讨了CCSD36钢产生表面裂纹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CCSD36钢表面裂纹主要是由板坯的原始裂纹遗传而来,它起源于结晶器内,经二冷和轧制后使其扩展延伸。在高温下,因裂纹两侧形成了部分氧化层使其在轧制中难以焊合。在裂纹内部及其周围存在大量的高熔点低塑性的钙铝酸盐、硅酸盐等夹杂,其含量严重偏离正常状态。当这类夹杂被表面层和氧化层"捕获",受轧制力作用时导致表层开裂,使裂纹在铸坯凝固及轧制中进一步扩展或形成新的裂纹。  相似文献   

12.
Nb-Ti微合金钢力学性能的预报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Nb Ti高强度低合金钢 (0 0 8%~ 0 11%C ,0 0 1%~ 0 0 4 %Nb ,0 0 1%~ 0 2 3%Ti)板材实际生产数据 ,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 ,得出钢板屈服强度σs(MPa)和抗拉强度σb(MPa)的数学模型 :σs=2 94 0 1Wc+74 7 89WNb+10 2 1 0 9WTi- 0 17Tc+5 95 99;σb=135 6 73WNb+136 1 39WTi- 0 0 1b - 1 6 9h +44 2 4 3(Wc,WNb,WTi为成分质量分数 / % ;Tc 为卷取温度 ;b为成品板宽 ;h为成品板厚 )。同时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 ,两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报精度 ,神经网络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 10 %。  相似文献   

13.
AH36船板钢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20 t BOF-LF-220/250 mm坯连铸-2250 mm轧机轧制。对CSP轧制的控制和新剪切工艺生产的10~24 mm AH36船用开平板钢(/%:0.07C、0.26Si、1.24Mn、0.014P、0.006S、0.031Als、0.028Nb、≤0.290Ceq)和传统10~24 mm AH36船用中板钢(/%:0.13C、0.28Si、1.26Mn、0.024P、0.014S、0.038A1s、0.024Nb、≤0.363Ceq)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0.07%C AH36船用钢开平板的力学性能达到0.13%C传统AH36船用钢中板的力学性能指标,0.07%C AH36钢开平板韧脆性转变温度为-60℃,较传统的0.13%C AH36钢中板韧脆性转变温度-40℃低。0.07%C AH36钢比传统0.13%C AH36钢有较好的工艺性能和较高的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和Factsage7.0软件、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热像仪等方法对微合金化0.125%C C36船板钢250 mm×2070 mm连铸板坯高温热塑性及其角部横裂纹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800~1 200℃为C36船板钢的高温塑性区间,其中800~1 000℃的断面收缩率为75.5%~80.9%,1 050~1 200℃的断面收缩率达到87.8%~95.0%。第二相粒子NbC在950~1 100℃的大量析出是阻碍该变形温度下C36船板钢中再结晶晶粒长大的主要原因。C36船板钢铸坯角部横裂纹形成于外弧且为沿晶脆性开裂,其裂纹的形成可能与其连铸二冷9段铸坯外弧角部温度(706℃)接近脆性温度区间且进行了静态压下有关。通过将C36钢连铸拉速从0.90 m/min提高至0.95 m/min,铸坯外弧角温度由706℃提高至731℃,铸坯外弧角裂纹发生率由5.67%降至3.68%。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钢厂高强度船板钢连铸坯经常出现的中间裂纹等内部缺陷问题,从该钢种连铸坯中间裂纹区域获取试样,并对其进行了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低温脆性区(即第三脆性区)的温度范围为750~925℃,在900~950℃温度区断口处存在较多液膜。综合断口形貌、液膜存在的温度范围以及断口纵断面金相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950℃...  相似文献   

16.
果晶晶  陈健  王书桓 《特殊钢》2011,32(5):63-65
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SPHC钢(%:0.02C、0.18Mn、0.03Si、0.04Als)70 mm×1250 mm板坯进行600~1 350℃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拉力试样的断口。结果表明,SPHC薄板坯的第Ⅰ和第Ⅲ脆性区分别为1 200℃~固相线及600~850℃,850~1 200℃薄板坯的塑性最好;第Ⅲ脆性区试样为沿晶界断裂;晶界处夹杂物及γ→α相变中形成的片状铁素体造成了晶界脆性,降低了第Ⅲ脆性区材料塑性。  相似文献   

17.
高温下奥—贝蠕铁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贝蠕铁是继奥—贝球铁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工程材料之一,也是世界上正在开发的材料。本文系统地提供了奥—贝蠕铁的制取工艺,奥—贝蠕铁的组织特征及其在常温及随温度提高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以稀土硅铁为蠕化剂,所制取的蠕化率大于90%、基体以铁素体为主的蠕墨铸铁,经等温淬火后,可稳定地获得奥氏体—贝氏体基体(以下简称奥—贝蠕铁),它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在常温下σb=820~937.5MPa,δ=0.40%~0.78%;在600℃时,σb=158~187MPa,δ=4.00%~7.84%,仍超过HT150的常温性能。当低于300℃时组织和性能稳定性较好,是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金相显微镜、复型萃取、SEM、TEM对析出物的形貌、尺寸、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系统研究了含Nb-Ti微合金钢第三脆性区的热塑性。结果表明:温度在950~700℃范围内时,断面收缩率最小为25.7%。析出物以TiN、Nb(CN)为主,950℃时粒子尺寸在50nm左右。随着温度的降低,粒子数量密度由51个/μm2增加到580个/μm2,尺寸随之减小。975℃的抗拉强度及临界应力分别为58.3、61.0 MPa。975℃以上,临界应力小于抗拉强度,不易发生沿晶断裂。975℃以下时,晶粒变形临界应力大于抗拉强度,产生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9.
杨吉春  刘南 《特殊钢》2011,32(3):68-70
实验用钢GCr15(%:0.97~1.03C、1.43~1.59Cr)用10 kg真空感应炉熔炼,在充氩情况下,使用氮化硅向钢中加0.1%~0.3%氮。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该钢的锻材在700~1150℃进行拉伸试验,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口形貌和纵向组织。结果表明,氮在钢中以固溶形式存在,随氮含量增加,高温下钢的断面收缩率有较大提升,峰值应力提升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