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荣锋  朱坚  夏文元  孙胜利 《红外》2008,29(1):41-45
本文介绍了PCI总线和MIL-STD-1553B总线转换的实现方法。该设计使用PLX公司的PCI9052和DDC公司的1553B协议芯片BU-61580,通过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K100进行PCI协议和1553B协议的转换。使用Visual C 完成对PCI的读写操作,进而控制61580芯片实现1553B总线的数据传输。最后成功实现了用计算机通过PCI卡完成1553B总线控制器(BC端)的功能,并通过了系统测试。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研究1553B总线协议和总线实现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以BU-61580协议芯片为核心设计了原理样机的软硬件系统,原理样机实现了1553B总线协议终端的功能,并结合总线测试卡进行了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数据在1553B总线上传输正常,原理样机实现了其BC和RT的全部功能,满足MIL-STD-1553B总线协议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PCI局部总线的1553B总线接口卡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1553B数据总线协议及其接口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PCI局部总线的1553B总线接口卡。系统使用PLX公司的PCI9052和DDC公司的1553B协议芯片BU-61580,通过FPGA芯片EP1C12B进行PCI协议和1553B协议的转换,使用DSP控制器TMS320F2812作为下位机的主控单元,并编制了接口卡驱动程序,实现了1553B总线和PCI总线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工程》2016,(6):72-75
针对卫星通信的复杂性和高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Xilinx新型的嵌入Power PC440处理器硬核和美国DDC公司1553B协议芯片BU-61580构建的1553B总线系统。对1553B总线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1553B总线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BU-61580三种工作模式的初始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对1553B总线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是可靠通信系统,设计满足1553B总线协议标准。  相似文献   

5.
针对远端设备状态的远程测试与图像监控,把嵌入式技术结合到远程测控系统中,提出了基于802.11协议嵌入式网络的远程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硬件平台的核心处理器选择ARM9系列的S3C2440A芯片,并通过基于802.11协议的USB网卡接入网络完成信息传输。系统的软件平台选择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并搭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以实现基于B/S模式的图像远程监控功能。经实验验证,系统可以实时可靠地完成基于802.11协议网络的嵌入式远程测控功能。  相似文献   

6.
一种1553B总线协议编解码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编解码器是1553B协议芯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自主研发1553B总线协议的IP核,满足对1553B协议芯片的广泛需求,设计了基于1553B总线协议的编解码器。对编码器和解码器采用自顶向下和独立设计的方法,充分利用同步时钟方法,提高了可靠性,有效解决了数据间干扰和亚稳态问题。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实现了编码与解码功能。最后在FPGA硬件平台上进行了实际调试,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覃朝东 《电子技术》2007,34(11):22-23
文章使用DS3231芯片为基于ARM处理器的Linux嵌入式系统提供独立的实时时钟,处理器从DS3231获取精确的时间信息.介绍了ARM处理器与实时时钟芯片的接口电路设计.介绍了嵌入式ARM处理器和12C总线的通讯协议,介绍了Linux-2.6的驱动程序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实时时钟驱动程序在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ARM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综合控制系统的测试需求,提出一种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可以实现对于综合控制系统的综合控制,硬件部分以高性能的ARM芯片LPC2378FBD144为核心,通过1553B总线对各功能模板及设备进行信息综合与统一管理,软件部分采用Visual C++6.0编写,使用MFC开发库进行开发,提供图形化人机接口,实现对用户程序和数据文件的上传和下载。通过测试实验,整个系统实现了对综合信息处理装置进行复位、启动、通信、软件调试、单元测试等,系统具有通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机载火控数据采集的效率,本文以1553B数据总线协议为依据,提出一种以DSP为处理核心实现1553B数据接收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法。信息交流部分由软、硬件两部分完成。其中DSP选用TI公司的TMS320C6713为处理核心,1553B协议芯片选用DDC公司生产的BU-61864,外接逻辑电路用FPGA实现。本文设计的电路所选器件应用广泛,通过机载火控数据采集实验,该设计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
基于DSP的1553B总线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1553B总线协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1553B总线接口设计方案,详细描述了硬件电路的实现及软件驱动程序的编写.在电路中采用DSPTMS320F2812为核心处理单元,BU-64843为1553B协议执行元件,采用FPGA实现地址译码和逻辑控制功能.为了保证1553B总线消息处理的实时性,直接由下位机DSP控制1553B协议芯片,负责消息的读取、处理、写入和1553B协议芯片的初始化,通过对BU-64843寄存器的配置,使系统工作在BC/RT/MT模式.通信协议处理模块严格按照通信协议收发周期性消息,时间误差精度小于1μs.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得CAN总线网络通信更加便捷,提高CAN总线设备检测效率,基于ARM和FPGA设计了一种CAN总线检测系统。在设计硬件电路时采用了功能模块化方法,对ARM模块、FPGA模块和CAN总线接口电路分别进行具体的设计。在FPGA内部采用了自顶向下的方法进行逻辑设计。在设计中针对多接口集成问题,采用ARM微控制器设计了USB和以太网两种接口,且两个接口可独立工作并完成数据交互。完成设计后,进行了仿真验证和硬件调试,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可有效实现CAN总线数据的检测和相关测试。  相似文献   

12.
修吉宏 《红外》2010,31(11):25-30
1553B总线是机载设备之间实现信息传输时广泛采用的一种总线标准。简要阐述了1553B总 线协议,并以某型机载可见光相机为例,介绍了相机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系统的交联方式。 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介绍了采用TMS320F2812和B61580芯片实现1553B通讯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并说明了将1553B 模块嵌入相机主控软件的流程。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小红 《现代导航》2021,12(4):276-279
Zynq-7000 系列是由 Xilinx 公司研发制造的处理平台结构,具有可编程、可拓展的特征,归属于 SoC 芯片,将 FPGA 和 Cortex-A9 双核 ARM 有机融为一体。我们在利用 Vivado 对 Zynq-7000 系列芯片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可以同时使用自己创建的 IP 核以及 IP Catalog 中的 IP 核,具备个性化、机动灵活的特性。文章简要论述了 Zynq-7000 系列芯片的功能,浅谈了 1553B 接口总线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根据 1553B 总线的特征及协议如何在 Vivado 中利用 Zynq-7000 提供的自定义 IP 核实现 1553B 总线接口方案的设计,提升接口性能,简化应用,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MIL-STD-1553B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航空总线协议,针对总线协议控制器基本依赖于进口专用器件现状,提出了以Xilinx公司Virtex-Ⅱ ProFPGA为核心实现航空总线协议接口的系统设计方案。采用SoPC技术,将PowerPC405硬核处理器与总线接口逻辑集成在一片FPGA上,从而使系统集成度高、扩展性强。通过测试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满足1553B总线协议标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基于LXI仪器总线的1553B通讯模块开发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的1553B总线通讯解决方法。以SOPC技术为支撑,在一块FPGA上嵌入NiosⅡ软核处理器、以太网控制组件、1553B控制组件和RAM模块;通过移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和LwIP协议,实现了TCP/IP协议和1553B总线协议;最后开发了模块的仪器驱动程序。本文设计方法开发难度低,设计模块体积小、便于升级,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ARM的超声波测厚系统中,ARM处理器的数据接收能力往往与A/D芯片的工作速率不匹配,为避免有效数据丢失,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用FIFO作为高速A/D与ARM处理器之间的中转接口会得到很好的效果。这里以FIFO存储器CY7C4261作为中转器件实现了A/D芯片AD9283与ARM处理器S3C2410的接口设计,并叙述了数据从A/D芯片到ARM的整个数据采集过程。该接口电路用FIFO实现了超声测厚系统中A/D与ARM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了系统测厚精度。它的电路简单,调试方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堤 《电子世界》2012,(21):16-17
使用ARM处理器和GPRS技术对智能家居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及CC2430芯片组成家庭内部的局域网络,通过AT89C51单片机作为各控制器终端的控制核心并采用中断方式来进行对应控制。ARM中央处理器、GPRS模块、Zigbee模块之间采用串口通信方式实现,从而使整个系统结合成一个整体。通过该控制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物联网或者手机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并且接收有关的家居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