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烁 《电信快报》2015,(3):38-40
以微信为代表的OTT(Over The Top)应用的兴起,对传统运营商的语音和短信业务逐渐造成冲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列举OTT应用对电信运营商业务造成的冲击,介绍全球各大运营商与OTT合作竞争的各种途径,总结OTT时代运营商的生存发展之道,最后陈述国内运营商应对OTT冲击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OTT(overthetop)模式冲击传统付费电视产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硬件设备商以及内容生产商等都将自身定位于视频产业的参与者并设法获取相应价值。OTT业务对传统通信业务的影响主要是对网络的影响、对终端的影响和对内容的影响。OTT下电信运营商的应对主要是网络智能化、植入OTT业务、提供OTT业务和寻求制衡共存。  相似文献   

3.
目前以微信、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OTT业务蓬勃兴起,对话音、短信等传统的电信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介绍了OTT代表性的业务与应用,分析了电信运营商发展OTT业务的机遇,指出互联网电视、视频通讯等是运营商未来重点的业务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OTT业务的迅猛发展对基础电信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带来了剧烈冲击。在综合分析OTT业务的基础上将OTT业务划分为综合通信类和内容服务类,并从产业链的角度对OTT业务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移动通信产业链、终端制造产业链和内容服务产业链的整合角度出发,提出了运营商应对OTT业务冲击的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爽  朱晓松 《电视技术》2015,39(16):7-11
为了更好的应对OTT及IPTV的冲击,面向多终端的互动点播平台成为广电运营商可行之路。智能机顶盒的发展和广电网络的不断扩容也为基于IP技术的互动点播平台建设和运营提供保障。本文以河北广电网络秦皇岛有限公司为例,描述了以安卓机顶盒和智能移动终端为载体,实现直播、回看、点播服务设计与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OTT和IPTV的发展,传统有线运营商受到了冲击。让网络更流畅、更宽,才能让高清业务、4K业务或其它业务更流畅地在网络上传输。成都广达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技术经理许立杰表示,2018年,公司的传统业务是让广电网络更流畅、更宽,上网速度更快:在转型业务上将主推智慧社区,通过智慧社区对异常的识别,让智慧社区变得更加智慧,让广电网络在智慧社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广电双向网络改造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未来广电网络除了应考虑传统广播类业务之外,更需要对OTT等互联网新业务提供支撑。基于此,在进行网络改造的同时,如何兼顾新旧业务、改造成本及未来发展需求成为有线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介绍张家港现有网络实际的基础上,针对广电OTT业务提供了一套双向网改设备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任晓炜 《电视技术》2011,35(16):10-12
互联网电视的出现,给广电网络运营商带来了一定冲击.介绍了互联网电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并站在广电网络运营商的角度,对互联网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市场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为广电网络运营商业务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OTT时代移动通信产业现状与特点,对4G智能管道的QoS能力管控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个基于智能管道能力开放的OTT产业合作体系。该体系从运营商网络核心优势出发,从与OTT的流量合作、自服务、实时QoS控制三个层面分别介绍了智能管道QoS能力开放创造的价值,帮助移动运营商提升OTT时代的用户感知,从OTT业务发展的旁观者转变为OTT产业升级的获益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三网融合相关政策的出台,广电网络运营商面临IPTV、直播卫星和OTT TV的多重竞争压力,如何保证新增有线电视用户的同时现网用户不流失,是广电网络运营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吉视传媒现有双向网络及技术平台环境,在高清交互媒体数字电视平台基础上,依托互动电视内容资源和视频存储的中心优势,底层IT资源采用虚拟化方式对OTT平台进行规划与建设,提出采用当前流行的云计算技术进行处理,将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和无线WiFi覆盖两种技术结合,使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从固定网络向无线覆盖延伸,服务从单一的电视机终端向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拓展,形成一个新的收视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1.
认为OTT TV不仅可以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还可以把丰富的互联网业务引入到电视业务中,实现电视使用的丰富化和个性化,因此OTT TV已超越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成为广电行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中兴通讯提出的低码高清与OTT TV多屏融合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即可以让运营商充分发展OTT业务,扩展更多的增值业务,实现盈利增长;又可以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且清晰流畅的视频体验,最大程度提升用户业务使用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12.
随着OTT TV业务在全球迅速发展,以及国内OTT TV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国内正在逐渐形成一种以产业链上各业务商合作共建的OTT TV生态系统,但还处于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局限。电信运营商应将网络服务能力、平台能力、终端能力扩展到OTT TV产业链中,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通过应用智能管道的网络策略,构建融合CDN的平台策略和合作推广的终端策略,推动OTT TV商业模式的成熟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移动运营商 如何应对OTT业务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OTT的冲击,移动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话音和消息)将继续下滑。但与此同时,OTT也需要调整目前的商业模式,这可能会削弱用户原来对OTT业务的感觉。移动运营商可以利用这一点,迅速决定应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OTT。  相似文献   

14.
目前以微信、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OTT业务蓬勃兴起,对话音、短信等传统的电信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运营商被管道化的危机感越来越明显.本文提出运营商应当探求出与OTT服务商的竞合关系,建立与OTT服务商实现共赢的健康的运营模式,并对OTT业务合作模式以及应对OTT业务来袭的战略选择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帮助电信运营商在与OTT运营商的竞合中赢得主动权,文章通过分析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结合OSS/BSS领域的最新技术能力,为运营商指明在OSS/BSS层面需要着力把控的三个重要发展方向:1)提高快速、动态响应用户需求和新商业模式的能力,2)具备与用户、合作方、网络实时交互的能力,3)简单、灵活的OSS/BSS架构体系。  相似文献   

16.
汪洋  温淑鸿 《中国有线电视》2013,(11):1249-1252
从目前的监管政策、技术层面以及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剖析了我国IPTV与OTT TV的产业现状,并从承载的内容、受众类型和承载的网络3方面对IPTV与OTT TV作了比较。通过各方面的分析,试图进一步明确IPTV与OTT TV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探究未来电视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IPTV和OTT的大规模发展给有线运营商的基础视频业务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有线电视的主营业务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IPTV、OTT视频对有线视频业务的冲击,提升用户体验,太原有线对在广电数据网络中开展面向多个终端屏幕的OTT业务作了尝试,这些终端包括机顶盒终端、PC终端、PAD终端和智能手机终端。从技术角度对多屏OTT平台的功能架构、技术方案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和系统的安全性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在广电宽带网络的基础上,基于广电传输网络和海量电视内容,对多屏0TT平台的规划目标、总体架构与技术路线提出了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8.
4G时代流量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G已成为全球电信业发展的主流,高性能智能终端的成本降低和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OTT业务的不断兴起,对运营商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国内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移动话音,流量经营和避免被管道化已经是运营商面对的最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电信运营商面临传统业务被移动互联网应用替代的现实、增量不增收的威胁、传统业务模式被OTT逐步替代的挑战。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市场、移动互联网经营特点、移动互联网各层面的特点以及未来OTT产业融合趋势,并进一步结合电信运营企业的特点,提出电信运营商应该转变创新模式、实践开放式创新、实施商业模式创新、与生态系统其他物种友好协同、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优化组织结构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4G已成为全球电信业发展的主流,高性能智能终端的成本降低和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OTT业务的不断兴起,对运营商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国内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移动话音,流量经营和避免被管道化已经是运营商面对的最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