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还原焙烧-硫化钠浸出工艺解决了锑回收的问题。富锑烟尘先进行焙烧,焙烧渣经硫化钠浸出,锑的浸出率90%,锡的浸出率1%,锡锑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 过去,工业上生产锡酸钠多用精锡作原料。近年来有用铅锡厂一些含锡中间产品或直接用锡精矿作锡酸钠之研究,并开始投入小规模的工业生产。至于直接用低品位锡中  相似文献   

3.
王磊 《四川冶金》2024,46(2):73-77
铅冶炼采用反射炉熔炼处理铜浮渣时,锡主要进入反射炉粗铅及铜锍,继而分别进入铅电解、铜电解系统,不仅对电解产品质量及电解阳极泥中稀贵金属分离率存在影响,同时造成有价金属锡的流失。针对该情况,本文根据金属对氧元素亲和力的大小,在铜浮渣氧化造渣的基础上,对反射炉粗铅中锡的分离回收进行工艺研究,通过理论性研究及工业实践,可有效的在铜浮渣氧化造渣过程中将金属锡富集于渣相中,实现金属锡的富集分离,富锡渣既可以直接外售,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熔炼、真空蒸馏、电解等生产精锡,实现有价元素综合利用,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梯度磁选装置对某50 t/d选厂产生的尾矿(TFe=39.46%,Sn=0.71%)进行磁选试验研究,分析了给矿浓度、磨矿细度和磁场强度对尾矿磁选效果的影响;但由于该尾矿中锡品位较高,且有一定的回收价值,而单一磁选法又不能同时有效回收锡、铁元素;因此,本文通过重-磁联选工艺,可得锡品位为3.01%、锡回收率为38.22%的锡富中矿及铁品位为50.02%、铁回收率为71.42%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5.
1 前言我国铁矿资源比较丰富,在铁矿总储量中,富矿比例小,贫矿比例大,由于铁矿品位和有害杂质的关系,占储量95%左右的铁矿石都需要选矿。峨山县贡山铁矿,综合样含铁41.96%。以褐铁矿、赤铁矿为主,以湿式强磁选为主,进行了单一磁选、磁-重、磁-浮  相似文献   

6.
前言工业上生产锡酸钠,传统方式皆用精锡作原料。使用金属锡与硝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而生成锡酸钠,然后水浸蒸馏而得到产品锡酸钠。直接用低品位锡精矿合成锡酸钠,是1980年提出来的。其背景情况是:精锡经多次调  相似文献   

7.
8.
贵溪冶炼厂从铜电解过程产出的阳极泥中进行金银贵金属和硒碲等稀散金属的回收,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原料成份也有变化,碲回收系统中锡含量上升,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提高碲电解废液的氢氧化钠浓度,对生产系统中的锡进行分离,结果显示,碲新液和电解液中锡含量从40g/L降至10 ~ 15g/L.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是关于从含铂、铑、钯和贱金属的盐酸水溶液中溶剂萃取分离钯方法的改进。这种含金、钯、铂、铑等金属的盐酸水溶液可来自铜、银电解阳极泥的处理工艺。银电解阳极泥用硝酸分解得到含银溶液和残渣,中和含银溶液得到沉淀物。当用盐酸溶解此沉淀物时,便可制得含金、铂、铑、钯和贱金属的盐酸水溶液。另外,残渣用盐酸和过氧化氢处理时,也可以获得这种盐酸水溶液。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硫酸从锡选矿尾矿中浸出铁,考察了反应时间、硫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反应温度对铁浸出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各因素影响主次及适宜浸出条件。结果表明:铁浸出率随反应时间延长,硫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及反应温度升高而提高;各因素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硫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反应时间;在反应温度70℃、硫酸浓度1.5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4 mL/g、反应时间90 min适宜条件下,铁可以完全浸出。  相似文献   

11.
钴、镍分离工艺流程试样中主要含大量Co、Ni、Zn、Mn以及少量Fe、As……,不含Hg、Ag。大量Co(2~3g/1)中微量铜的测定,不适宜于采用极谱法。文献报道了Cu~(2+)相对于廿余种金属离子的选择系数。从数据可见,仅Fe~(3+)、Hg~(2+)、Ag~+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研究了交前液中锡的存在形态和比例以及钨锡分离等问题。研究表明,交前液pH值对锡的存在形态有较大影响,交前液pH值越高,SnS3^2-存在比例越低;利用沉淀剂A能够高效地从钨酸钠溶液中将SnS3^2-选择性优先除去。除锡率随试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在用高铝粉煤灰盐酸法制备氧化铝的过程中,粉煤灰中的铁会随酸性浸出液进入氯化铝溶液.为了低成本降低氯化铝溶液中铁杂质的质量分数,提出了在水溶液中电解除铁的方法.除铁实验中使用双室隔膜电解槽,对初始条件为pH值2.0,Fe2+质量分数0.25%的FeCl2溶液进行循环电解,研究了几种常见金属阴极板上单质铁的析出效果.结果表明:使用钛、铁、锡、铜、铅5种金属电极均可在5 h电解后达到90%的除铁率,溶液中亚铁离子的质量分数降低至小于0.03%.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研究了交前液中锡的存在形态和比例以及钨锡分离等问题。研究表明,交前液pH值对锡的存在形态有较大影响,交前液pH值越高,SnS32-存在比例越低;利用沉淀剂A能够高效地从钨酸钠溶液中将SnS32-选择性优先除去。除锡率随试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国外锡工业》1998,26(3):33-36
用TBP作萃取剂研究了从含Ag,Cu,Sb,As,Sn,Fe,Pb的氯化浸出液中萃取Sn。分离Sn的最佳萃取条件为:25%TBP-10%1- 醇-65%煤油(体积%)。用HCl作反萃取剂,采用四步反萃,达到〉80%的Sn回收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矿浆电解溶液"氯化钠+盐酸体系"中铁屑对锑的置换反应。在反应时间1h、铁屑加入量1.2倍、搅拌速度230~400r/min、温度20~50℃时,锑置换率可以达到99.5%以上,得到的海绵锑纯度达98%以上,解决了矿浆电解过程中铁的积累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砷高锡阳极泥中砷锡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碱性焙烧—浸出工艺处理高砷高锡阳极泥,考察了碱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液固比、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等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为:碱料比0.9、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h、液固比3(mL/g)、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2h。在此条件下,碱性焙烧—浸出工艺能实现砷锡高效分离,砷的回收率高达95.2%,浸出渣含砷0.5%,其它有价金属有效富集以便后续回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我国在钨冶炼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产品质量名列前茅.结合国外钨冶炼工艺中除锡研究的发展情况,对我国除锡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除锡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使用三种新型酚醛型冠醚聚合物(P-DB18C_6OCH_3,P-DB18C_6CH_3,P-DB18C_6Cl)作为捕集剂,对三种稀土元素(镧、镝、镱)水溶液(浓度为10~(-4)—10~(-9)g/ml)进行富集分离。对富集效率,富集容量,洗脱回收率,重复使用效率,电场影响,分离效率进行了测试,并用电子能谱对稀土元素在冠醚上的结合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设计中采用了化工逆流原理,用ICP对稀土元素浓度进行定量测试。初步结果表明:对浓度小于10~(-6)g/ml的稀土溶液三种冠醚均达100%富集效率,富集容量为0.7×10~(-5)~1.9×10~(-3)gRE/g树脂,洗脱回收率不低于55%。7次重复富集效率降低不大于50%,对浓度均为10~(-5)g/ml的镧、镝、镱混合液进行富集时其富集效率分别为65.33%、20.17%、36.53%,为分离提供了依据。在冠醚富集柱两端加0.15V电位差后发现富集效率增加10%左右;用电子能谱实验表明镧、镱在冠醚表面以氧化物形成存在,与它们的氧化物标样相比结合能降低约1.4eV。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