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流域的无定河与海河流域的永定河,同属于多沙河流。由于两流域在地貌形态和侵蚀产沙上的不同特点,无定河流域拦沙措施主要是在大量支离破碎的干、支、毛沟中修库筑坝,蓄水拦泥;永定河则是在河道上进行大规模的引洪放淤,用洪用沙。至今,两流域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减沙效益,且均以沟道工程措施减沙为主,坡面措施减沙为辅。  相似文献   

2.
纸坊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沙效益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根据纸坊沟流域土壤侵蚀制图和多年径流泥沙观测资料 ,在阐明该流域土壤侵蚀特征的基础上 ,对比分析了“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各治理期间流域输沙量的变化 ,重点定量评价了‘八五’和‘九五’期间降雨衰减影响和综合治理影响在流域输沙量减少中的作用。降雨衰减影响占 1 3;而综合治理影响占 2 3。  相似文献   

3.
前言无定河是黄河托克托至龙门间的一条较大多沙支流,发源于陕北白于山,干流全长491公里,流域面积302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313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5%。年平均径流15亿立米,年输沙量2.52亿吨,流域面  相似文献   

4.
无定河是黄河托克托至龙门间的一条较大多沙支流,发源于陕北白于山,干流全长491公里,流域面积30261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313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5%。年平均径流15亿立方米,年输沙量2.52亿吨,流域面积仅占三门峡以上面积的1/23,而输沙量却占1/6,其中粗沙(粒径>0.05毫米)占1/4,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威胁本区农业的发展,而且威胁黄河下游的安全。建国以来,开展了流域综合治理,在为当地农林牧业生产服务,为黄河减沙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王家沟流域历年的降雨、径流、泥沙试验资料,较全面地论述了当地土壤侵蚀的基本特点。王家沟流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活动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有较好的代表性,从1955年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径流泥沙观测,35年(1955年~1989年)累计治理面积占流域面积的76.5%,年平均治理速度2.1%,流域年输沙模数由15850t/km~2降低到5112.0t/km~2,即减少67.7%,“七五”期间由于治理面积增加,措施标准提高,使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较“七五”前减少59.4%,本文阐述了本类型区小流域的治理模式、治理速度、土地利用结构和减沙效益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7.
曹文洪  姜乃森 《人民黄河》1993,(11):18-21,50
通过对浑河流域降雨,产流,产沙特性分析和降雨,径流,输沙资料统计,采用成因分析法建立了适合该流域的降雨-径流和降雨-产流经验关系。用水文法和水保法对流域80年代减水,减沙量计算的结果表明,所减水量中,降雨和流域治理的作用分别占41.5%和58.5%;所减沙量中,降雨和流域治理的作用分别占21.1%和78.9%。  相似文献   

8.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本文以无定河小流域治理为例,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占有详尽资料,较为深刻地剖析了治理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浑河流域是官厅水库以上流域内八大产沙区之一。根据对浑河流域实际资料分析,引洪用沙不仅洗盐隔碱、肥田壮土,利用了流失土壤的养分,而且年平均减沙比大于减水比的1倍,个别年段达3·1倍,在注意引洪渠首工程型式的引沙效益后,减沙比更高于减水比。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在流域减水减沙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以陕西省黑草河小流域为例,对多种水土保持措施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流域的径流输沙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通过对比评价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减水减沙效益,为流域内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和优化流域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定河流域存在的水质污染、生态水量不足、地下水超采、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形成等突出问题,分析了问题成因、体制机制短板与不足,提出了构建水资源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格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控源减污、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水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环境与发展治理能力等5个方面具体任务,探索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新路径、新模式,以期为北方半干旱地区资源型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克什克腾旗通过 9年的山水田林草路、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取得了显著的减洪减沙效益。经实测 :多伦河、碧柳河治理程度分别达 87% ,92 % ,消减径流 5 6 % ,5 0 % ,确保了城镇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元坊流域原是太行山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经过八年综合治理,完成治理保存面积22.36 km~2,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950 t/(km~2·a),下降到254.71 t/(km~2·a),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14%提高到8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林牧等各业协调发展,人民脱贫致富。元坊的实践表明:山区综合治理必须以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十八盘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治理前后农业经济与水土流失情况的对比,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显著效益.“山上防护林,山腰经济林,山脚基本农田,山沟拦沙蓄水”的治理模式体现了生物措施为主,生物工程相结合,多种措施并举的治理原则.通过各种具体措施及其效益的分析,得出了综合治理是小流域治穷致富的有效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一)流域概况和治理要求 無定河發源于白宇山区,流經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米脂、綏德、子洲、清澗等八县和吳旗、子長、內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到清澗川口入黄河。干流(包括上游紅柳河)全長488公里。較大支流有榆溪河、大理河、蘆河、怀宁河。自然流域面积23,500平方公里,占榆林專区土地总面积67%。全流域按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1月9日,陕西省科委委托省水利水保厅,对“无定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技术鉴定。无定河流域在贯彻“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总方针的基础上,把“降水就地入渗、就地拦蓄”作为这一地区的治理方略,采取点向面扩散,一架山、一条沟、一面坡集中连片,在首批开展的169条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二个类型区的治理措施: (1)河源梁涧区:20°以上的梁峁坡采取隔坡水平沟整地营造灌木及牧草;20°以下的坡耕地营造灌木带,形成灌木网络,实行草田轮作;涧地修保涧工程,引洪压碱,并  相似文献   

17.
正确评估大暴雨条件下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作用,可为科学揭示流域侵蚀产沙变化的驱动机理提供理论支撑。综合采用改进的水土保持成因分析法、林草植被减沙模型和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对近10年大暴雨作用下4个典型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减沙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佳芦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在"2012.7.27"大暴雨中减沙效益为65.4%;杏子河流域在"2013.7.12""2013.7.25"和"2013.7.27"三场连续降雨中,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分别为56.5%、40.7%和36.5%;西柳沟流域上游在"2016.8.17"大暴雨中,林草植被措施减沙效益达84.2%;岔巴沟流域在"2017.7.26"大暴雨中,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为79%。大暴雨作用下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明显,但遭遇连续极端降雨情况,水土保持减沙效益会降低。  相似文献   

18.
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甫川系黄河的一条多泥沙河流,到1997年年底流域治理度达到了28.2%。随着流域治理度的提高,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逐渐增大。坝地减沙作用大于减水,林地、草地、梯田的减沙作用小于减水。20世纪80年代前林地的减水减沙作用最大,坝地次之;80年代后坝地减水减沙作用最大,林地次之。  相似文献   

19.
多沙粗沙区综合治理规划与减沙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3,(10):124-126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通过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环境条件,揭示了该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治理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多沙粗沙区综合治理规划:近期(2020年以前)实施综合治理面积3.92万km2,建设淤地坝1.53万座,其中骨干坝0.42万座。分析了其减沙作用:采用多沙粗沙区1956—2000年实测多年平均输沙模数1.02万t/km2分析计算,到2020年拦沙工程年平均拦沙能力新增1.56亿t,在该地区建设大中型拦沙坝、开展综合治理措施是减少黄河泥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巢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和近10年来发挥的减灾效益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下一步治理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