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王老汉打井     
王老汉选在麦收时节打井,说的是村子南边那块半亩地的尽西头。 王老汉家有井,那是去年花了千把块装的无塔供水器,水龙头一拧就呼地一下冒水的。这王老汉又犯得哪门子邪,非要在村外打井?老伴嗔怪他是不是神经又出了毛病,儿子说他瞎闹腾,闲下不自在。王老汉打井的念头还是去年“冒”出来的。麦收打麦刚结束,场子就给犁了。人家都栽上蒜苗、种上蚕豆等农作物。王老汉家的这半亩多地种的是油菜。油菜熟的快,割掉油菜正好做场,一点儿都不耽误打麦。这个当了10多年防火宣传员的王老汉,是毛泽东时代造就出来的人,凡事都想到大伙儿,不计报酬,当今可是少见的人啊。他打井这事儿一定是与麦场防火有关。老伴有时拿腔捏调地学他:“大伙儿让我干防火宣传,  相似文献   

2.
几次回老家探亲,陆续听到几起人员因平房坠落而死亡的事故,真令我毛骨悚然! 2005年夏季,因天气炎热,某村一老汉晚上爬到平房顶上睡觉.其老伴上去送水.下去时踏空坠地.当时由于天黑无人发现,第二天一早,老汉发现时老伴早已停止了呼吸.  相似文献   

3.
夜深了,梁老汉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眼皮不住地乱跳。 他想起一件事:今天家里的两头水牛没见吃多少东西,可是从下午回来就不停地“(口扑)(口扑)”放屁。莫不是牛生病了,明天还是找个兽医看看吧。  相似文献   

4.
李芳 《安徽消防》1996,(6):24-25
王老汉一到挨麦口就想着他的麦场防火宣传。他今年都60出头了,身板儿硬朗.精神头儿旺着哩。可老伴就嫌他爱操闲心,数落他:“今年这麦场防火的事儿,咱打铁的熄火,趁早收家伙。再说,哪户真烧了麦子,还有保险呢。”  相似文献   

5.
虚惊     
“咳!这鬼天气多没劲。”聚财老汉在场里一边往塑料编织袋里装着刚晒好的豆子,一边和老伴絮叨着。 “如今,场光地净,咱就等着老天爷下场透雨好把麦子种下地,谁知这老天硬是把得死死的,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已急成啥样了。” “要是松树在家就好多了!”老伴说。 松树是聚财老汉唯一的儿子,麦收过后到上海打工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眼看着别人家  相似文献   

6.
责任     
旺财老汉倔劲一上来,三头犟牛都拉不回.这不,自打昨天起,倔劲又来了,非要自罚300元钱.老伴劝、儿子求,硬是不管用.最后村支书亲自出马,也被老汉硬梆梆地顶了回去.说起来,旺财老汉家的日子虽比过去好过些,但仍不很富裕.因此,要自罚一笔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全国建材协会系统的秘书长们,一百多人聚会北京友谊宾馆。总结时,乔龙德会长和大家推心置腹,谈到了协会的方向和定位,任务和职能,从观点到论据,从理论到实证,老人家底气十足,如鸣镝破空,针针见血,又妙语连珠,形象生动。现节录如下:"有人到大衣柜里找衣服,翻了半天,发现没有一件是自己的,很奇怪呀,怎么回事儿?原来他找错地方了,那不是自己的大衣柜。你到别人家的衣柜里找自己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1)
<正>爸爸常常对我说"你是男子汉,不能说谎",可他自己却经常对爷爷奶奶说谎。有一次,我和爸爸去给爷爷奶奶买衣服。我给爷爷挑了一件咖啡色的,爸爸给奶奶选了一件红黑相间的。这两件衣服都很漂亮,不过也很贵,打了折也要好几百元。我们回到家,把这两件衣服拿给爷爷奶奶时,他们乐得合不拢嘴。爷爷马上披上外套,高兴地说:"这外套不大不小,刚刚好!"奶奶也试穿了一下,开心地说:"这衣服穿上真舒服!"突然,爷爷奶奶异口同声地说:"这衣服肯定很贵吧?我们的衣服家里都还  相似文献   

9.
欲焚     
细雨,冷风飕飕,虽早已立春,满山依旧一片枯草。一位花白头发的老汉木然伫立,他长叹一声,忽地,一屁股坐在了一座格外引人注目的新坟上。白发人送黑发人,坟中是老汉唯一的儿子和儿媳,三个月前,这对夫妻引火烧身,葬送了年轻的生命。活得好好的,小夫妻为何要引火自...  相似文献   

10.
1977年12月初的一天清早,从北京开往广州的列车到达终点站了。旅客们熙熙攘攘,忙着下车。在27号车厢,一个身穿广东人称为“唐装”,脚着力士鞋的中年人,也忙着收拾行李下车。他刚从大庆开会回来,同行的几位同志,在北京乘飞机先回来了。由于飞机客运行李的限制,就把超重的大包小包请他代劳。现在,他不得不左肩挂上两件、右肩挂上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